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可以由多種因素作用于機體而導緻發病,患者可有胰島功能衰減、胰島素抵抗等,繼而引起糖、蛋白質、脂肪、水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也是一種綜合征。
而糖尿病患者如果長期處于高血糖的狀态,還會累及機體的其他器官組織,如心髒、大腦、腎髒、眼睛,以及神經和血管等,引起多種并發症。因此為了有效地控制血糖,患者應嚴密地監測自身的血糖水平。同時為了預防或及時幹預并發症,患者也應定期進行一些相關的檢查。
①糖化血紅蛋白檢查
糖化血紅蛋白是糖與血紅蛋白的結合産物,其參考值單位(%)是指占總血紅蛋白含量的百分率。其中,糖化血紅蛋白A1c可作為監測糖尿病控制情況的指标。而糖化血紅蛋白的濃度可以反映患者在檢測的前3個月平均的血糖水平。
糖化血紅蛋白與糖尿病慢性并發症的關系密切,呈正相關。因此糖尿病患者應每2-3個月檢查一次。
②尿微量白蛋白檢查
尿微量白蛋白檢查主要是檢查糖尿病患者24小時的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或随機尿微量尿白蛋白和肌酐的比值。如果患者出現微量尿白蛋白,可能已經處于糖尿病腎病的前期,若及時采取幹預措施,有助緩解甚至逆轉病情。
尿微量白蛋白是早期發現糖尿病腎病的重要指标。因此糖尿病患者宜每年檢查一次,如果有異常情況,則應每3個月檢查一次。
③眼底檢查
糖尿病的其中一種并發症就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該病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視力,甚至會導緻失明。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一般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患者可有進行性的視力下降,如果沒有引起重視,那麼就會逐漸惡化直至喪失視力。因此糖尿病患者應每半年到一年進行一次眼底檢查。
④神經病變檢查
糖尿病患者可并發神經病變,包括周圍神經病變和自主神經病變,患者可有肢體感覺異常,甚至感覺減退或消失。而進行神經病變檢查可及時發現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感覺異常的情況,然後采取措施幹預。
⑤下肢及足部檢查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其中一種并發症,通過下肢血管和足部的檢查,可觀察患者的足部有沒有麻木、疼痛、靜息痛等異常感覺,或者有無間歇性跛行、腫脹、畸形,以早期發現是否有下肢血管病變或糖尿病足。檢查手段一般有足背動脈搏動檢查、踝肱指數測定、下肢血管超聲或造影等。
⑥生化檢查
包括肝腎功能、血脂、尿酸等指标的檢查。因為機體的物質代謝與肝髒有密不可分的關系,而糖尿病患者所使用的藥物也需要經過肝髒的代謝,因此定期檢查肝功能有助發現患者是否合并有脂肪肝等肝髒疾病,或肝功能是否有異常。
而檢查血脂、尿酸等,可有助及時改善異常指标,降低糖尿病患者并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⑦心髒檢查
包括心電圖、心髒超聲等,有助排查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并發疾病。另外,由于糖尿病患者可并發神經病變,因此可能會出現無症狀性心肌缺血,而沒有疼痛等征兆對于患者來說是很危險的。所以糖尿病患者應每3-6個月進行一次心髒的相關檢查。
⑧肺部檢查糖尿病患者發生肺結核的幾率會比一般人高,因此應每年進行一次胸部X線檢查,以排查有沒有發生肺結核的情況。
⑨其他
血糖檢查就不需要強調了,糖尿病患者應該都知道。另外還有血壓、脈搏、體重、腰圍等也最好每個月檢查一次。
以上的這些檢查都與糖尿病患者的代謝與并發症有關,定期的檢查可以及時發現異常和采取措施,控制病情,延緩并發症的發生。
結語
糖尿病一般需要長期用藥控制,同時配合生活方式的調理,但是定期的檢查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糖尿病患者應注意定期進行相關的檢查,同時要根據檢查結果,結合醫生的意見來調整用藥方案、生活習慣等,以延緩病情的進展,獲得更好的生活或生命質量。
要知道,并發症對于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和生活影響是非常大的,而且有資料顯示,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死于糖尿病并發症,所以預防或延緩并發症的發生對患者來是非常重要的。
#糖尿病##糖尿病檢查#
參考資料:
[1] 糖尿病患者定期該做哪些檢查[J]. 糖尿病天地·文摘(中旬),2013(2):38.
[2]王建華. 糖尿病患者應定期做哪些檢查?[J]. 醫藥食療保健,2014(3):14.
[3]楊來進. 糖尿病檢查項目及臨床意義[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3(21):311-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