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地。山藥應實行2-3年輪作。整地除施肥後耕翻外,主要是開挖供塊莖向下伸長的疏松溝,一般溝深1米以上,溝寬20-25厘米,溝間距80-100厘米。人工開溝比較費時,一般在冬前進行,開溝後回填土時,注意不要打亂土層順序。用專門的開溝機功效高,可在播前一個月進行。
2、栽植。一般要求5厘米地溫穩定通過9-10℃後,即可定植。在中國蜀南及兩廣地區可在3月定植,四川在3月下旬至4月,華北地區4月中、下旬定植,東北5月上旬定植。定植方法是用鋤頭開溝8-10厘米,将種薯縱向平放在溝中,以芽嘴為準,均勻鋪開,播種密度一般3.75-4.5萬株/公頃,株距25-30厘米,行距就是溝間距。播前,在已開溝的正上方,挖深度10厘米左右的播種溝,按株距将種塊順壟平放溝中,種塊上端朝同一方向,排好種後,覆土,拍平。
3、整枝搭架。山藥是攀緣植物,苗高30厘米前,必須搭架,架高1.5-1.7厘米,架材入土深20-30厘米。常搭成人字架或四角架。種塊發芽時,一般可伸出1條主莖,但有時也可伸出2條以上,相應會産生2-3個塊莖,相互争奪養分,使每個塊莖又細又小,影響優質生産,應在出苗後,立即拔除多餘的莖蔓,隻留1個粗壯的主莖。有的品種側枝過多,中後期要适當摘去下部側枝,以及主莖與側枝的頂頭。零餘子大量形成,影響塊莖生長,一般可控制在1500-2250千克/公頃。
4、施肥。山藥需肥量大,每生産1000千克塊莖,約需吸收純氮4.32千克、五氧化二磷1.07千克、氧化鉀5.38千克。山藥忌氯,不宜用氯化鉀,強調重施有機肥。一般高産田基肥每公頃需施45-75立方米腐熟的有機肥、磷酸二铵350-400千克、尿素250-300千克、硫酸鉀150千克左右,于整地前,撒施田間,耕翻于25厘米左右的土層中。進入莖葉和塊莖的旺盛生長期,要重追1次肥。每公頃施氮、磷、鉀複合肥400千克左右,并澆水。
5、灌水。前期隻要表土5厘米以下濕潤就不必澆水。一般在苗1米左右澆頭水;相隔20天左右,進入枝葉生長盛期,再澆二水,前2次水要淺澆,切忌大水漫灌。二水後1個月左右,進入塊莖迅速膨大期,若土壤幹旱要大水澆透。秋季,注意排水防澇。
6、采收。10月下旬至11月,莖葉全部枯萎時,開始收獲塊莖。塊莖貯藏主要是保溫防凍,适宜溫度為2-4℃,相對濕度80-85%。可堆藏、埋藏或窖藏等。在溫暖的中國南方和長江流域,可随收随上市。零餘子必須成熟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