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讓孩子帶路。每次出門,不管是拜訪親友還是外出旅遊,要試着讓孩子走在前頭,為我們帶路。
2、坐在前面。如果不是對号入座,就坐在最前面,不論是開會、聽課、看演出,都堅持這樣做,培養孩子敢為人先的意識。
3、讓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把鞋穿好”、“把電視關上”、“把杯子遞給爸爸”、“幫媽媽把門打開”……日常生活中把一些小事交給孩子,鼓勵他獨立完成,常常會使孩子信心倍增。自信源于能力,要讓孩子确信自己有能力做好事情。
4、正視别人。經常練習正視别人,用有力的目光注視對方,并且保持笑容。
5、保持良好的走路姿勢。保持良好的走路姿勢,昂首挺胸,兩眼看向遠方,經常有意識地把走路速度加快。
6、暗示孩子不一般。經常用暗示的方法,使孩子相信自己是個特殊人物,将來必定有出息。這樣能使孩子經常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覺,而且對自己也會有較嚴格的要求。
7、讓孩子參與家庭決策。讓孩子參與到家中某些事情的決策,如去超市購物時征求他的意見:“你看哪一個盤子漂亮?”“要買哪個價位的牛奶?”等等,主人翁的感覺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重要,而且在參與家庭決策的過程中,能鍛煉孩子判斷力與做事能力,進而對自己做出進一步的肯定,增強自信。
8、遇到挫折安慰孩子。即使遇到最大的失敗,如高考落榜,也不能用嚴厲教訓或懲罰的方式對待孩子。
9、找到孩子的優點,并鼓勵。這不僅對一般孩子有效果,即使是優秀的孩子也很需要鼓勵,天才也會因為缺乏動力而枯萎。對那些成績較差的孩子來說,更需要用這種方法來培養他的自尊和自信。
10、告訴孩子,爸爸媽媽也犯錯誤。父母如果對孩子隐瞞大人也會犯錯誤的真相,孩子就會很難接受自己犯錯,或者在一件事沒做好時自暴自棄,這樣孩子永遠也不會牢固地樹立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