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餘雲開
談起老莊,大夥十之八九,言必稱其為一種消極哲學,不甚在意。
仔細考究,誤解老莊哲學者,無非兩種人,一種是古代皇權下大學者,言一半遮一半,不敢講完整,因為老莊哲學根底是反皇權的——因為皇權是“人為”的帶頭大哥;另一種便是不學無術、半懂不懂,故而人雲亦雲。
凡下過細心的人,必不會輕下妄斷。甚至偷着樂還來不及,哪還肯輕易下評判呢?
直接點說,老莊哲學,實為天理正道,人類生存尺度。如同數學公式,可用于建樓測繪、科技發明推演、航天裡程計算等等——在這裡,數學就是絕對正确的形态,出不得半點差錯。
那麼,老莊哲學,實際上就是人生在世修身、處事、立業的正确“公式”。
當然,這個絕對正确性,我們目前沒有論證。但沒有論證不代表就無正确可能,至少在直覺主義、形而上學、神秘主義上的具有絕對正确性;至少他與不正确性呈對等姿态——因為也無法證明它的不正确性。
可以想想我們的人生,其實都是在過着一種沒有論證的生活。很多時候,我們人生決策靠的就是直覺。如果說,誰的生活全是靠論證來走的,那我們就要問他是否幸福了?
甚至,人生計劃往往都很難如願,不信麼,可以做過調查,有幾個人年頭做的計劃年尾能完美實現。所以叔本華說:“當我們一作計劃,就代表着這個計劃就不可能成了”。
也就是說,世界的狀态、人生曆程、生活方向等,其實呈現一種波瀾壯闊的偶然性,就像人的情緒一樣,剛剛還是喜笑開顔,轉瞬可能愁雲密布。
那麼,生活在這樣的境況裡,作為人的我們唯恐靠着直覺前行,論證、計劃不過是多餘的“人為”操作,而且這種操作既勞心勞力,又可能造成了很多的問題。因為,人的智識是有局限性的,難以有一個全貌的認知,沒有對全貌的認知,我們就不可能做出萬無一失的決策。
用老子的話說,宇宙的整體情況是一個變化的,這個變化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也是由靜生動、由陰轉陽。
所以,老子用“無為而無不為”的公式,就包含了一個完整的邏輯,一個宇宙的性質,一個生存的準則。
“無為而無不為”是一個完整的思維,包含了物理學的運動理論,也包含了悲觀主義和樂觀主義;包含了孟子的“性本善”,荀子的“性本惡”;包含周敦頤的太極誠體,亦包含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包含了半個叔本華、半個尼采——叔本華隻是到了“無為”的境界,而尼采卻隻有“無不為”的境界。
從“無為”到“無不為”,就是在正确的框架上充滿無限可能,“無為”就是正确的框架,“無不為”就是無限可能。
那麼“無為”用在人身上,該怎麼用呢?
我們可以先反過來理解,人的“無不為”情況下會是什麼狀态呢?那可能就是凡事都能成或說能成大事,至少包含這個意思。
那麼凡事都能成的“我”,自然就具有包容性、創造性、健康性(或說生态性),這就好比天之廣大,地之厚載,生态之互益。
包含這三點的“我”,必然是無私欲、想象力豐富、不被世俗消耗精氣神的人。總結為一句話,就是無私我。當一個人無私我之後,才能夠“無己、無功、無名”(莊子言),即不被私欲的牽引、不被世俗偏見、成見、評判所左右,能夠精力充沛、至誠專一的創造,才能“無不為”。
如此一看,老莊哲學與消極有什麼關系?根本毫無關系。事實上,老莊哲學告訴我們的是要正正确的框架下,即道的框架下去作為、去生活、去立業、去治國。一言以蔽之,“順道而為”。
那麼,人如何順道呢?那就是先“無私我”,用叔本華、佛家的話說回到悲觀主義基礎上,棄絕一切的感官私欲——但可惜佛教和叔本華隻是到了這個境界就沒有“然後”了;用莊子的話說,就是心如死灰、形如槁木,在這個基礎上,“我”成為了道的工具,成為實現“道”的價值,而不再是我的欲望、情緒的工具。從而“順道而行”、在道的推動下,“我”就會有大作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