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關注,一起學習更多養羊知識!
從本日起,我們将每天為大家更新一篇羊病的治療方法,大家一定要關注,并且對本文進行收藏分享,說不定以用都用的上。如果大家有想要提前想知道怎麼治某種羊病的,可以留言,我為大家提前更新。
口炎是口腔黏膜發炎的總稱,病羊表現為口腔疼痛,采食和咀嚼困難,流口水。
【病因】
羊可因采食尖銳飼草刺傷口腔,或其他原因損傷口腔黏膜而發病,也可因病原體感染而引發口炎,還往往伴發全身症狀。羔羊口炎多是由飼養管理不當而引起發病,缺乏維生素C或維生素B1也可引發口炎。
【臨床症狀】
病羊表現食欲減少,口内流涎,咀嚼緩慢,欲吃而不敢吃,當繼發細菌時有口臭。卡他性口炎,病羊表現口黏膜發紅、充血、腫脹、疼痛,特别在唇内、齒龈、頰部明顯。水疱性口炎,病羊的上下唇内有很多大小不等的、充滿透明或黃色液體的水疱。潰瘍性口炎,在黏膜上出現有潰瘍性病竈,口内惡臭,體溫升高。上述各類型口炎可以單獨出現,也可相繼或交錯發生。在臨床上以卡他性(黏膜的表層)口炎較為多見。繼發性口炎常伴随出現有關疾病的其他症狀。
【診斷要點】
(1)采食與咀嚼障礙是口炎的一種明顯症狀。原發性口炎,病羊常采食減少或停止,嚴重者可見出血、糜爛、潰瘍,或引起消瘦。
(2)繼發性口炎多見有體溫升高等全身反應。如患羊口瘡時,口黏膜以及上下嘴唇、口角處呈現水疱疹、出血及幹痂樣壞死;患口蹄疫時,除口黏膜發生水疱及爛斑外,趾間及皮膚也有類似病變;患羊痘時,除口黏膜有典型的痘疹外,在乳房、眼角、頭部、腹下皮膚等處亦有痘疹。
(3)真菌性口炎,常有采食發黴飼料的病史,除口腔黏膜發炎外,還表現拉稀、黃疸等。
(4)過敏性口炎,多與突然采食或間接食用某種過敏源有關。除口腔有炎症變化外,在鼻腔、乳房、肘部和股内側等處見有充血、滲出、潰爛、結痂等變化。
【防治】
(1)排除異物等病因。清除口腔異物,改善飼養管理條件,喂給柔軟富營養易消化的草料,有條件的要補喂牛奶或羊奶。
(2)輕度口炎的病羊,可選用0.1%高錳酸鉀、3%硼酸水、1%鹽水等反複沖洗口腔,塗碘甘油或0.2%龍膽紫,每天1~2次,直至痊愈為止。
(3)口腔黏膜潰瘍時,可先用1%~2%硫酸銅塗擦潰瘍面,然後用5%碘酊、碘甘油、龍膽紫溶液、磺胺軟膏、四環素軟膏等塗拭患部。
(4)病羊體溫升高、繼發細菌感染時,可用青黴素40萬~80萬國際單位,鍊黴素100萬國際單位,肌肉注射,每天2次,連用2~3天;或服用或注射磺胺類藥物。
(5)若維生素缺乏,可注射或口服維生素B1或維生素C。
(6)中藥療法。
大羊可用柳花散:黃柏50克、青黛12克、肉桂6克、冰片2克,各研細末,混勻,塗于口内瘡面上。
羔羊口炎并發肺炎:花粉30克、黃芩30克、栀子30克、連翹30克、黃柏30克、牛蒡子30克、木通30克、大黃30克、芒硝30克,将前八種藥共研細末,加入芒硝,用開水沖,分給10隻羔羊灌服。
大家都學會了嗎,沒學會也不要緊,關注收藏以後慢慢看。我将持續為大家更新羊病的治療知識!
責任編輯:李運飛,責任校對:劉傲楚,二審負責人:張付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