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四大才子,又稱吳中四才子,他們是明朝中期生活在蘇中地區的唐寅(唐伯虎)、祝允明(祝枝山)、文徵明、徐祯卿四人的并稱。後世許多戲劇、小說在提及此四人時都有意将四人當成一個整體。四人在繪畫、書法、詩詞、文章等領域各有千秋,他們的成就不僅對當時也對後世影響深遠,關于他們的許多轶事流傳至今。
影視中的江南四大才子
一、唐伯虎
唐寅位于四大才子之首,據說還是當時江南地區第一大美男子,在四大才子中名氣最大。唐寅出生在一個世商家庭,他的父親唐廣德經營一家唐記酒店。唐寅的從小聰明好學,他的父親就不讓他接手家裡的事務,專心培養他讀書。唐寅不負衆望,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考中蘇州府試第一名,進入府學讀書;弘治十一年(1498年),考中應天府鄉試第一名(解元),入京參加會試;弘治十二年(1499年),會試期間卷入著名的徐經科場舞弊案,一度驚動了明孝宗坐罪入獄,後被貶為浙藩小吏。從此,唐寅喪失科場進取心,遊蕩江湖,埋沒于詩畫之間,終成一代名畫家。唐寅晚年生活窮困,依靠朋友接濟。嘉靖二年(1524年)病逝,時年五十四歲。
唐伯虎的繪畫作品融宋代院體技巧與元人筆墨韻味而自成一體,勁峭秀雅而不失風骨;書法取法趙孟頫,風格豐潤靈活,俊逸秀麗;詩文以才情取勝,詩詞多紀遊、題畫、抒懷之作。
二、祝枝山
祝允明,字希哲,長洲(今江蘇吳縣)人,九歲就能吟詩作對,但因長像奇特,而經常自嘲醜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祝允明的科舉和仕途都頗為坎坷,十九歲中秀才,五次參加鄉試,終于在明弘治五年(1492)中舉,後七次參加會試均不第。這個時候連他的兒子祝續也在前一科中進士,于是祝允明幹脆放棄科舉的念頭,以舉人選官,在正德九年(1514),授為廣東興甯縣知縣,嘉靖元年(1522),轉任為應天(今南京)府通判,不久稱病還鄉。
祝枝山擅詩文、工書法。在詩詞文學方面的造詣很高,被當時許多名士學子尊為一時之冠。祝允明在書法理論上追求既符合藝術創作本身的規律,又合乎文人書畫的審美要求,從而使他的書法創作成果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三、文徵明
文徵明出生于一個書香家庭,祖父是舉人,父親是進士,連她的母親祁氏都能詩善畫,這樣的家庭氛圍本該是培養天才的土壤,但是他卻到了11歲才會說話,15歲才會寫字,所有人都以為這個孩子是不成器的。也幸虧文征明父親文林沒有放棄自己這個兒子,還經常教導他不要氣餒,要努力學習上進。文徵明趕考也非常坎坷,從26歲一直考到54歲,直到54歲之後才被人舉薦可以做官,後因仕途不順,辭官回家。
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是明代書法的一座高峰,在書法史上以兼善諸體聞名,尤擅長行書和小楷。
四、徐祯卿
徐祯卿,江蘇蘇州人,徐祯卿在很小的時候就有師父教他讀書識字,徐祯卿16歲就著有《新倩集》,但是早年卻屢試不第,他家與文徵明家很近,年輕時兩人經常研讨文學、書法。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進士,因貌寝(醜陋),沒有入選翰林,隻改授大理左寺副。正德五年(1510年)因事被貶為國子監博士。徐祯卿是四大才子中去世最早的,在三十三歲的時候死在京師,留下很多優秀的作品。
四大才子中,其他三人都是以書法、繪畫聞名于世,而徐祯卿卻是以詩歌名滿士林。徐祯卿在詩壇占有特殊地位,對明代詩壇影響深遠,詩作之多,号稱"文雄",及第後受李夢陽、王廷相、王九思等影響,倡言"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參與文學複古運動,為"前七子"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有關明代四大才子的小說、影視劇衆多,很多都是将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賓列為江南四大才子,而據考證許多學者考證,曆史上沒有周文賓其人,周文賓是後來文人虛構的。至于為什麼要虛構這麼一個人物來頂替徐祯卿,恐怕與徐祯卿相貌醜陋不無關系,畢竟在中國才子佳人文學的浪漫主義情懷裡,與其他三人風度翩翩、玉樹臨風相比,徐祯卿貌似相去甚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