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元節,中國傳統節日,為農曆十月十五,亦稱“下元日”、“下元”。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正月十五中國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中國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中國稱下元節,祭祀祖先。
2、下元節的來曆與道教有關。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上元九炁賜福天官,中元七炁赦罪地官,下元五炁解厄水官。三官的誕生日分别為農曆的正月十五天官賜福、七月十五地官赦罪、十月十五水官解厄,這三天被稱為“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下元節,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謂下元日。
3、飲食風俗是節日習俗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類在長期的、衆多的節日活動的實踐中,形成了獨立的、特殊的節令食品,諸如春節吃餃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等等,它同其它風俗習慣一樣,作為民族的一種共同情感、共同心态統一着人們的節日行為,對節日的生存、發展起着重要作用。下元節也有其獨特的節令食品,以北京為例,過下元節時,家家戶戶都要做“豆泥骨朵”。“豆泥”就是紅小豆做的“豆沙餡兒”。是北京小吃“豆沙包子”。這種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豆沙包子”,在幾百年前的明代,早已是孟冬十月的節令食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