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環境才有健康?近日,生态環境部印發《“十四五”環境健康工作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設置了大力提升居民環境健康素養、加強環境健康風險監測評估等5項重點任務和15項工作安排,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保護環境才有健康?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保護環境才有健康
近日,生态環境部印發《“十四五”環境健康工作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設置了大力提升居民環境健康素養、加強環境健康風險監測評估等5項重點任務和15項工作安排。
良好的環境是人們健康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近年來,随着環保理念和健康觀念深入人心,社會公衆的環保意識和健康意識有了大幅提升,然而現實中,仍有部分個人或企業單位對環境治理及其對健康的影響不夠了解和重視,亂扔垃圾,肆意排放噪聲、粉塵和尾氣等情況不時出現。
環境污染所導緻的健康危害通常不易被察覺,發展呈漸進性,人的身體一旦出現較為明顯的症狀,此時損害往往難以逆轉。因此,不管是環境治理還是健康管理,事先預防比事後“醫治”更為重要。這既需要相關部門加強監管,更需要社會的廣泛參與。我國環境保護法也明确規定,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此次生态環境部印發的《規劃》突出全民性,将大力提升居民環境健康素養作為一項重點任務,通過引導公衆科學理性認識環境健康風險,讓其了解生态環境保護與健康風險防範必要知識,有助于提升公衆的環境和健康風險防範意識和能力,從而更好地參與環境治理和健康管理。當人們都注重自我防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主動減少污染物接觸、降低暴露,也就能減輕或消除環境中不利因素造成的健康危害,從而保護自己和他人健康。《規劃》還堅持預防性,明确從重點區域、重點流域、重點行業和重點污染物入手,對具有高環境健康風險的污染因素主動管理。這些都是為了最大限度降低健康不良風險的發生,保障公衆健康權益。
環境就是民生,環境保護就是要滿足人們的基本健康需求,讓人民群衆在良好的生态環境中生産生活。保護環境也是保護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健康。期待各類社會主體都能不斷增強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樹立“保護生态環境、維護健康人人有責”的理念,積極履行法定義務,踐行綠色生産生活方式,為建設清潔美麗健康家園貢獻力量。(林楠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