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氏源自周朝鄭恒公,至今中國這片土地上已有1240.6275萬鄭姓的人口。提到姓鄭的名人,許多人都會脫口而出這三個人的名字:鄭闆橋,鄭成功,還有鄭和,三人的英雄事迹載入史冊、寫成書籍,流傳甚廣。這三人除了被衆人所知曉的英雄事迹外,趣事也是不少。
古時候的文人墨客以貪戀錢财為恥,所以大多文人不願自已與錢财挂鈎,不願因錢财而讓自己淪為俗人,可鄭闆橋卻不然。他出身寒門,鐘靈毓秀的自然、人文環境和書香門第這一特定的家庭背景,促成了鄭闆橋的成長他酷愛作詩,讀書,繪畫,他的繪畫享譽甚廣。
但令當世人震驚的是就是這麼一個技藝高超,才高八鬥的文人開創了明碼标價賣畫的先例。“大幅6兩,中幅4兩,小幅2兩,條幅對聯1兩,扇子鬥方5錢。凡送禮物食物,總不如白銀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現銀則心中喜樂,書畫皆佳。禮物既屬糾纏,賒欠尤為賴賬。”惹得當事人議論紛紛,自己卻樂此不疲。
1653年(清順治十年,永曆七年)農曆五月,清軍兩度大敗後,順治帝敕封鄭成功為“海澄公”,鄭成功不接受。同年十一月,順治帝再度敕封,并承諾給予泉州府之地安置兵将,鄭成功仍不接受。
清順治十一年,清廷再遣使與鄭成功,承諾給予興化、泉州、漳州、潮州四府地方。鄭成功以“兵馬繁多,非數省不足安插”為由,再拒絕之。
八月,清又遣使往議;鄭成功的親弟鄭渡、鄭蔭也在使節之中。鄭成功稱“清朝沒有誠意”,并謂“我一日未受诏,父一日在朝榮耀”,又一次拒絕清朝提出的條件,堅持抗清。
鄭成功四次拒絕清政府,成為古往今來第一人,可見其内心堅定,性情真率。
鄭和,據說本姓馬,為明成祖朱棣賜姓鄭,世稱“三保太監”。鄭和年輕時從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習戰。後在靖難之役中有功,升任為内官監太監。作為皇宮裡身份低微的一介宦官,巧舌如簧是個必備的生存技巧。
有一次,皇上對鄭和說“若船在大海上遇見大風大浪定要小心。鄭和回答,托皇上洪福,大風大浪定不敢傷及人民。而後受令明成祖,出海遠航。鄭和率領龐大船隊七下西洋,實現了這一中國乃至世界曆史上偉大的壯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