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初中物理主要有兩大重難點,分别是電學和力學,可是,讓很多初中生們不太注意的第三大重難點往往會在最後讓中考生們栽跟頭!凡是不加以重視的初中生,最終是肯定要吃虧的。
中考物理的這第三大重難點就是——熱學中的“比熱容”問題!
說起“比熱容”,從名字上來看就顯得很古怪,不像是力學、光學中的一些概念那麼好理解。
那麼,到底什麼是“比熱容”呢?
我們在說重點内容之前,還是先來複習一下相關基礎知識吧——
簡單來說:比熱容就是物質的吸熱和放熱能力!
不同的物質,吸放熱能力是不同的,也就是“比熱容”不同!
我們來看初中物理課本上的經典定義:某種物質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與其質量及溫度變化量乘積之比,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公式為c=Q/mt 。
這是我們中學物理常用的“比值定義法”,類似的定義還有密度定義、電阻定義、熱值定義等。相關的公式就是“比值定義式”,在初中,此類公式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公式左邊物理量和公式右邊的物理量沒有任何關系!
也就是說,比熱容的大小與吸放熱多少、質量大小、溫度變化量的大小沒有關系!
不同物質的比熱容大小取決于物質的種類和狀态!其中,水的比熱容最大!冰的比熱容隻有水的比熱容的一半!
至此,我們可以得出比熱容的物理意義:
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1攝氏度時,所吸收或者所放出的熱量,就是該物質的比熱容!
比如說:水的比熱容為4.2×10^3焦每千克攝氏度——表示1千克水,溫度每升高或降低1攝氏度,所吸收或者放出的熱量為4.2×10^3焦!
由于水的比熱容很大,所以一定質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溫度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更多,有利于冷卻或取暖!
由于水的比熱容很大,所以一定質量的水吸收或放出一定熱量時,升高或降低的溫度很小,有利于調節氣候!
此處做題時經常出現的易錯點以及注意事項是:
熱量隻能用“吸收”或“放出”來表達,而不能說“含有”或者“誰的”!
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熱量,比熱容大的升溫或降溫慢!
質量相同的不提供物質,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溫度,比熱容大的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多!
不過,以上所有的結論其實都建立在一個實驗的基礎上,而這個實驗也正是常考内容之一!
該實驗就是“探究物質的吸熱能力”!
在以前的老教材中,此物理實驗如下圖所示:
可是本實驗其實有很大弊端,即無法比較好的控制變量!尤其是兩個酒精燈的火焰大小溫度高低是很難控制相同的,所以,又出現了以下改進實驗,這兩個實驗方式都是目前試題中依然比較常見的題型。
用一個酒精燈加熱,就避免了兩個酒精燈的實驗缺點。可是,由于火焰的不确定性,其實本實驗也還不是最佳選擇。于是,最新的初中物理教材改成了如下圖中的實驗裝置。
改成了兩個完全相同的電加熱器,由于額定功率相同,因此這種裝置就比酒精燈的方式好很多!
此實驗主要需要控制的變量是:水和食用油的質量相同,兩個容器完全相同,溫度計相同,電加熱器相同。
最終實驗可以得出如下圖:
此圖就是除了概念之外的第二個難點,很多同學無法深刻理解此圖,其實,我們看看下面兩位中考學霸做的錯題本中的總結就能一目了然了。
通過以上總結可知,比熱容理解起來比較難,實驗過程也不易,實驗圖像也不輕松。
但是,再難一些的其實是把比熱容和熱值放在一道題中,然後再結合效率問題來出題。
最難的就是把比熱容、效率、電功率等綜合在一起的電熱綜合題!由此可以出一些非常具有綜合性和難度的高區分度題!
所以說,學習到現在的九年級學生們千萬不要對此知識點掉以輕心,多做幾道相關題、多歸納總結,多反思錯因,多借鑒優秀學霸們的經驗,就一定能夠克服這一困難,在來年的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歡迎關注中學高分寶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