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娛樂
/
蘇聯電影的最後一戰
蘇聯電影的最後一戰
更新时间:2024-10-16 15:28:41

  蘇聯電影的最後一戰(質樸動人的英雄贊歌)(1)

  以電影為媒同享視聽盛宴,以文化為鑒共築中俄橋梁,

  六部俄語佳片星城獻映,

  在光影中感受俄羅斯獨特的人文魅力和和偉大的民族精神。

  湖南省電影評論協會名家點評,從專業視角深度剖析每部影片背後的匠心。

  走進俄羅斯電影周,走進俄羅斯電影。

  蘇聯電影的最後一戰(質樸動人的英雄贊歌)(2)

  質樸動人的英雄贊歌

  ——俄羅斯電影《最後的前線》觀後

  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最後的前線》,給我們最深的印象是:雖然作為國家意識形态的共産主義在俄羅斯已然遠去,然而,愛國主義、英雄主義沒有遠去,曆史未被閹割,英雄仍被緻敬,一聲聲“同志”讓人倍感親切。《最後的前線》無愧于一部戰争的巨獻,一曲英雄的贊歌。

  1941年10月,德軍推進到距離蘇聯心髒莫斯科僅僅190公裡處,戰争初期的蘇聯雖已經過了初步的工業化,卻還沒有從内部的大清洗中回過神來,毫無戰争準備。前線無兵可派,彈藥嚴重不足,隻有兩所軍校的3500名未上過戰場的學員和30門訓練用的反坦克炮。而敵軍是擁有300輛坦克、配備轟炸機的裝甲師。學員們被派往最後的前線,在戰鬥中成長為真正的戰士,2000多名還沒有享受過生活幸福、沒有領略過愛情甜蜜的不足20歲的戰士長眠在陣地上。他們可能沒有留下英名,然而仍被後人敬仰。

  關鍵詞一:英雄

  人們常說,死是容易的,活着卻更難。其實,死又何嘗容易!我們看到多少苟且偷生、“好死不如賴活着”的人們!然而,在《最後的前線》中,我們沒有看到一個賴活着的人:

  炮校校長深愛着他的學員,深知他們是未來的軍官、是國家的火種,但是當命令到來,他給學員們的動員是:“今天輪到我們上戰場,必須阻止侵略者的步伐。如果我們必須死,就讓我們像英雄一樣死去!”

  中尉告别妻子和兒子,留給兒子的最後話語是“做個英雄,兒子”,四五歲的孩子驕傲地回答:“我會的,爸爸!”最後,中尉把一家人的照片插在炮架上,消滅了敵軍最後一輛坦克後,與大炮、掩體一起爆炸了,但英雄的血脈已然流在兒子心上。

  主人公拉夫羅夫是個神炮手,是他媽媽——軍醫的唯一親人了,媽媽雖然希望他在前線不要做傻事,但并沒阻止他上前線(不由得使我們想起《高山下的花環》中趙蒙生母親的所作所為)。

  拉夫羅夫和米蒂亞這一對歡喜冤家因為美麗的女兵瑪莎而幹架,被關在了禁閉室,兩人都千方百計上前線。在戰場上,他們幾度為雙方都還活着而喜極擁抱。最後,撤退的命令終于下達了,米蒂亞卻中彈了,瑪莎在搶救他。米蒂亞知道自己無法生還,向她告白,還在他們讀小學一年級坐在一條闆凳上時他就愛上了瑪莎。旁邊,拉夫羅夫和中尉并肩戰鬥,要消滅敵軍最後的坦克。敵人的手榴彈扔進了掩體,他們無暇顧及,坦克的炮口也對準了他們。千鈞一發之際,坦克被擊中,掩體也爆炸了。

  戰場上,死亡如影随形,對于年輕的學員兵,犧牲卻顯得那麼坦然。因為有一個信念,無論喊出來的還是沒喊出來的,都被他們堅守:為了國家的心髒,為了莫斯科,烏拉!

  最令人心動也最為華美的一個鏡頭,是為死去的戰士下葬:一排槍聲過後,背後那棵孤獨的大樹上,稀疏的樹葉紛紛揚揚,像一個個生命飄向天國,而蒼白的太陽仿佛也在顫栗……

  偉大出自平凡,英雄原來普通。《最後的前線》诠釋了英雄的含義。

  關鍵詞二:真實

  戰争最本質的真相在于摧毀一切:城市、鄉村,生命、愛情、花朵,包括摧毀者最後也終将被摧毀。而戰争電影最難之處,恰在于表現這種慘烈殘酷的真實。畢竟,電影是演出來的。《最後的真實》恰恰最具真實的質感。

  就說犧牲吧,即使抱定犧牲決心,戰争卻未必按照戰士預想的邏輯進行。在先遣隊趕往前線的路上,戰士博加托夫為戰友吟誦詩篇:我不會做獵物/我會加入戰争/戰鬥到最後/因為我生于蘇聯國土。然而接下來敵機掃射,博加托夫為了搶救那個抄詩的筆記本而中彈,他的遺言隻有一句:“這麼死太蠢了,我還沒到前線呢!”出師未捷身先死,這樣的英雄當然有點遺憾,然而這正是戰争真實的一面:有的英雄壯烈地呼喊着口号,有的英雄卻一聲不響地倒下了。

  《最後的前線》的真實質感是如何營造的?

  一是個人化的視角。它不是沒有宏大視角和大場面的描繪,如廣袤的土地、連片的白桦林、望不到邊的戰場、空中俯瞰的敵裝甲部隊、轟鳴的大炮等等,它也表現将軍、指揮官等上層人物,但基本的視點卻是普通人、小人物,将宏大背景與細膩表達巧妙結合,寓宏大于細膩之中。它傾心和側重表現的是一個個普通戰士、新兵,表現他們的戰鬥和犧牲、友情和愛情。

  二是質樸自然的電影語言。《最後的前線》也有特技場景的展示,如影片開頭炮校士兵在暴雨和泥濘中的演習,然而總體上卻是以質樸的電影語言,甚至看起來是未經修飾剪輯的鏡頭取勝,包括對戰鬥的混亂、準備的不足、物資的短缺、學員兵經驗的匮乏等等我方問題的表現。

  它沒有精心構架一個戰士成長故事,或者曲折的愛情故事來折射人性的偉大抑或民族性的不屈,像好萊塢那樣。它也講成長和愛情,但哪怕是三角愛戀,卻總是那麼自然坦然,直截了當,沒有煽情,沒有扭捏,親吻就熱烈,嫉妒也明白,幹架就痛快。

  它表現戰争的殘酷:敵人一炮轟來,自己的大炮飛到半空,落下來把戰士的雙腿截斷;戰士被炸出了戰壕,指揮員也被炸得暈暈乎乎……

  它表現戰士往往有那麼一點散漫,表現英雄總帶着缺陷。瞄準手放棄了炮位,加入與敵人的近身搏鬥;炮兵們擊中一輛坦克,相互擁抱,一片歡呼。這和我們的刻闆戰場印象一比,好像有些不真實。其實正如魯迅所說,一戰時“戰士伏在壕中,有時吸煙,也唱歌,打紙牌,喝酒,也在壕内開美術展覽會,但有時忽向敵人開他幾槍”,就是這麼打的。

  關鍵詞三:啟示

  戰争片是電影的一大類型,各電影大國都不乏戰争片的經典之作。《最後的前線》于國産戰争電影而言,有哪些啟示和可堪借鑒之處呢?

  其一,多點質樸與自然,少些做作和炫技。我們的戰争電影也曆來注重聚焦戰争中高層人物和關注普通人物的結合,而且越來越傾向于平民化表達。這當然是值得肯定的。但我們卻又往往走向極端,就是在把視點移向各色人物,對普通人物從“尿褲”“臨陣開溜”到最後“神勇無敵”“壯烈犧牲”進行淋漓盡緻的渲染,且更傾心于脫陷表現,不敢塑造主角和正面英雄了。其次,不願不會講故事,而傾心于展示特技特效,或故作高深地追求所謂“創新”,把一個簡單故事講得颠三倒四說個六夠。追求工業化信息化新技術下的電影視聽效果未必不好,但總應圍繞故事需要而展開,不是為了表現而表現,為炫技而炫技,為創新而創新。國産的這類戰争影片,看是好看了,離真實卻遠了。其實,自然質樸比花裡胡俏更能打動人心,因為真實就是力量。

  其二,多點陽剛,少些“娘炮”。這是不期然地要涉及的當下熱點話題。應該說,任何一個民族的審美風格範式,都并存着對崇高與優美的追求,對剛柔并濟的追求,隻不過其中往往有一個主調而已。俄羅斯包括前蘇聯的戰争電影,向來就以崇尚戰鬥、犧牲的陽剛美為主調。中華傳統審美風範中雖然有着道家文化影響的陰柔美特質,但剛健有為、自強不息卻更是我們民族文化的根基,所謂漢唐雄風張揚的正是這種陽剛之美。而近年風行的“娘炮”、“小鮮肉”等文娛之風,扭曲、矮化、畸變審美風尚,影響一代青少年審美心态和健全心理,确實是要不得的。何況,當我國正處于實現民族複興的偉大征程上,我們要複興的,一定意義上正是漢唐雄風,弘揚剛健精神。剛健,雖不一定是尚武精神(更非黩武),但絕非“娘炮”。天地正需英雄氣。《最後的前線》的剛健精神和陽剛之美,也正是我們要學習的。

  其三,主旋律表達中價值判斷的含蓄化。《最後的前線》算不算當下俄羅斯主旋律之作?從它得到衆多官方機構資助來看,肯定算。問題是俄羅斯與前蘇聯的體制、制度和意識形态已然完全區隔甚至對立,因而電影不可能站在前蘇聯的共産主義立場上來叙事了。但是曆史又是割不斷的,事實上,當初年輕的學員兵們所愛的祖國、所為之犧牲的就是蘇聯,就是蘇聯的心髒。因而,這部電影既緻敬英雄、緻敬犧牲,又對國家在戰争準備上的倉促、指揮上的官僚主義進行了含蓄的批評諷刺。但無論是贊頌還是批評,都像糖溶于水,不着痕迹,是生活化的,不是硬塞進去的價值判斷。這種含蓄化、生活化的價值表達,也是值得我們繼續學習的。

  (湖南省電影評論協會主席、湖南省文聯權益保護與行業建設處處長 謝子元)

  

  [責編:吳岱霞]

  [來源:三湘都市報]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