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我們在講知行合一的三個階段。
第三個階段是“生知安行”,可以見本心,知天理,心念、言行合乎于天理。
如孔子說自己,七十歲的時候随心所欲不逾矩,這是一種生知安行的狀态。
《大學》中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給,在止于至善。”天下最大的學問,那個盡頭就是要達到至善的境界。陽明先生所教的知行合一,也是要讓我們達到至善的境界。見到本心,知曉天理,我們的知行自然會是至善的。
從“止于至善”來看,我們就有了可以用功的方向。陽明先生說他的方法,就是要去私欲,存天理。
前面我們留有疑問,如何判斷當下是私欲妄想呢?就是看當下的念頭,是利益别人,還是傷害别人?簡單地說,利益别人的是善念,傷害别人的是惡念。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去除惡念,存有善念。
陽明先生說:“‘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
我們能夠區分善惡,區分是在利益或傷害别人,就知道如何格物。格物,則是可以來格萬事萬物。
陽明先生說:“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我們身體的主宰是心,心所生發的是意識,意識的本體就是覺知,而意識所在的就是事物。
陽明先生說沒有心外之理,沒有心外之物,就是在提醒我們要回到源頭的心來覺知。因此,對于當下所感知的事物,我們都可以回到主宰的心來看待,在當下保持覺知。
“格物”的格,是格正的意思,是要去除不正的念頭欲望,回歸中正的念頭欲望,保持正心、正念、正言、正行。這樣在當下的念頭上下功夫,就是在存天理,在窮理盡性,在明明德。
格物是為了緻知,回到覺知的狀态。格物緻知,不是向外去求取,而是向内的心去看。回歸源頭的心,從良心所生發的,不會有私欲妄想等的障礙,因此可以格正萬事萬物。
如果我們可以始終在當下格物緻知,就會逐漸地戰勝私欲妄想,從而知曉天理。良知清清楚楚,我們自然會知曉如何做到孝、忠、信、仁、義、禮,從而良好地為人處世。
文章為個人讀《傳習錄》上卷徐愛錄有感,喜歡歡迎持續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