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媽媽總是在問,寶寶為什麼還沒有出牙?寶寶為什麼一吃塊狀的 或者有點硬的東西就往外吐?寶寶的牙齒為什麼長得歪七扭八?讓我們一起來聽聽牙科醫生怎麼說。
為寶寶選擇食物聽起來真是個簡單的問題,天天都吃飯,這還不知道?既好吃又有營養,最主要是寶寶愛吃,不就行了嗎?實際上這裡面也是大有文章的。
選擇軟硬度合适的食物對寶寶牙齒的發育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呢。
我們都知道寶寶從出生後的無牙狀态到替換好恒牙要經過漫長的一段時期,在4個月到13歲左右,寶寶要經曆嬰幼兒期、兒童期和青少年期,不同時期對于飲食的要求不盡相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怎麼讓我們的寶寶“牙好,身體好,吃嘛嘛香”。
根據小牙萌出情況選擇不同類型的食物
4~6個月提供“泥狀”食物。
寶寶一般4~6個月初見小牙,而且也要添加輔食了,就軟硬來說,這個階段可以嘗試“泥狀”食物,比如米粉糊、蛋黃泥、馬鈴薯泥等。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時候就要開始注意齲齒問題了,因為食糜長期滞留于牙面,也是有可能引起齲齒的哦!
第二個是喂養姿勢應該注意,無論是奶瓶喂養還是母乳喂養,一定注意寶寶的小下巴不能總往前伸夠着奶頭吃奶,尤其是躺着自己喝,那樣有可能會引起“地包天”。
4~18個月準備磨牙食品。
當寶寶慢慢長大,萌出門牙時,一般4個月到1歲半,可以逐漸嘗試将糊狀物過渡到稀飯、肉泥、菜泥、軟面條等性狀稀軟的“有形食物”。
當然,寶寶在長牙時期會喜歡磨牙、咬人,我們可以為他(她)準備點小磨牙餅幹、牙膠、黃瓜條、胡蘿蔔(要是太硬,可以蒸半熟)等這種硬度的食物幫助寶寶磨牙。
當寶寶萌出第一個小磨牙的時候,一般在1歲到2歲左右,可以逐漸加入菜葉、小肉粒、菜梗部、軟飯、面條、小肉丸、餃子、小馄等。
過軟的飲食會導緻出牙過晚
飲食不必過于精細。
在幼兒時期,孩子的日常飲食不能太過于精細,因為我們目前的食品加工體系就已經過于繁瑣精緻,粗纖維涉及的很少,孩子的飲食不要教條不變,因為人體有很奇妙的機制,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要知道,孩子的飲食和他們的牙齒萌出數量、吞咽功能的健全與否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這也是為什麼有的孩子一吃塊狀食物就往外吐的原因。
因為如果給寶寶的食物一直比較軟,那麼孩子從小就在進食軟飯,牙齒缺少咀嚼鍛煉,他們沒習慣接受稍微大一點的塊狀物,一碰到大一點的塊狀食物就會往外吐。
久而久之,孩子牙齒的咀嚼功能自然不如那些接受硬食物的孩子。
良好的進食習慣同樣重要。
有的孩子到吃飯時,不是坐在固定地方,而是跑來跑去或是看着電視,爸爸媽媽一看孩子的嘴就會發現,飯菜一直含在嘴裡,就是不往下咽。
種種常見的現象,都會影響孩子初期的飲食、生活習慣的确立,爸爸媽媽一定要引起重視。
缺少硬食物,牙齒功能退化,牙齒會長歪在工作中,我經常要為換牙期的孩子拔牙,爸爸媽媽常常問:“醫生,你說多奇怪,我記得小時候都是自己掉牙,哪像現在這樣麻煩!”是呀,孩子在換牙期間的乳牙松動自行脫落,恒牙從牙窩萌出是多麼自然的一個現象,但是由于從小沒有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刀具、食品料理機的使用代替了牙齒應有的切斷、研磨食物的功能,用進廢退,牙齒的功能也在慢慢發生着變化。
如果長期不接觸硬食物,寶寶牙齒的功能不但會退化,寶寶牙齒還可能長歪。
把水果切成小塊叉着吃、做的飲食很軟很面,生怕牙齒用“壞了”,造成了很多孩子乳牙根部不吸收,牙齒不松動脫落,恒牙從旁邊軟的牙龈長出來;要不就是原來乳牙很整齊,生活中颌骨咀嚼功能沒有很好的鍛煉,牙齒和口腔内外的肌肉得不到應有的鍛煉造成颌骨發育較慢,恒牙沒有足夠間隙排列,造成牙列擁擠。
讓寶寶用小牙自己切斷食物并咬碎食物
食物的選擇一定要根據孩子牙齒發育情況、吞咽程度而定,因人而異,沒有特定的一個量化指标,比如玉米、胡蘿蔔這樣的食物,由于我們加工的不同,不管是粉末、顆粒等,每個孩子各個階段都可以進食,比如小寶寶沒有磨牙時,可以采取打成小粒狀,蒸軟等粗加工方式。
慢慢地随着磨牙的萌出,我們有了碾磨食物的“磨盤”,就可以慢慢把食物的形狀變大一些、稍硬一些、加一些堅果粒,直到過渡到可以直接進食整粒堅果、啃胡蘿蔔。
我們鼓勵孩子在無過敏、安全的情況下,自己用小牙嘗試切斷食物并咬碎食物,爸爸媽媽還可以考慮一下,把寶寶們愛吃的糖果、乳飲品替換成益處多多的粗纖維食品。
搜索微信号13027279630進全國爸媽交流群。
關注微信公衆号【父母世界Parents】精選歐美頂級育兒雜志内容,每天育兒幹貨喂飽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