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在造謠者的卑劣背後,更藏着聽信者的是非不分。
一
人都有一塊爛舌頭,亂了朝綱,污蔑了清白,将世俗紅塵攪和的黑白不分,一片渾濁,而在世俗的一場又一場謠言鬧劇中,更藏着鮮為人知的人性偏見和劣根性。
所有的污蔑背後,除了造謠者的閑言碎語之外,更有着聽信者不加思考的相信謠言,所謂“謠言止于智者”,但是在這世俗之中,大部分也不過是烏合之衆。
在這個世界上傳播最快的事情就是謠言,更令人費解的是,那一些錯誤不符合客觀事實的言論,居然可以在沒有任何理性思考的基礎上加以傳播。
因為人的劣根性,就是在背後熱衷于傳播别人的閑言碎語,他們沒有經過理智思考,不知道其中的黑白對錯,就以訛傳訛的評價事情的是非曲折,站在所謂的道德制高點,以“謎”一樣的優越感,将别人的罪惡行為批判的罪無可恕。
就好像魯迅筆下的人物阿Q,當阿Q被污蔑之後,别人提起阿Q時總是這樣議論:“阿Q總是壞的,他被槍斃就是事實”。
多麼可笑的一件事,從來沒有人去懷疑這件事情的真僞。
因為對于很多站在道德制高點的“聖人”來說,他們聽到的或者是看見的就是真實,于是人生的閑餘時間,都用來在其背後“批判衆生”,畢竟說話這個東西又不用負責任,既能過了嘴瘾,還能彰顯自己的“高尚品格”,這是多麼劃算的一個事情。
二《菜根譚》之中有這樣一句話:
毋偏信而為奸所欺,毋自任而為氣所使;毋以己之長而形人之短,毋因己之拙而忌人之能。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不要盲目相信某一方面的言辭,而被那些奸邪的小人所欺騙;也不要自以為絕對正确而被一時的意氣所驅使;不要用自己的長處來比較人家的短處,不要因自己的笨拙而嫉妒人家的才能。
而世界最可怕的事情,并不是散播謠言的那一個人,而是未經考察和求證,就輕易相信别人片面之詞的衆人,有幾個人還會想到在聽信謠言的那一刻,用理性戰勝自己的“聖人優越感”。
在這些熱衷于散播謠言的背後,是否有人真正理性的思考過,自己曾經也是“助纣為虐”的一員,當你聽信了别人的閑言碎語之後,也在旁邊随聲附和着說:“那真的是罪無可恕”,這樣一種醜陋的嘴臉在你的不經意間上演了多少遍了。
在《烏合之衆》這本書中有這樣一句話:群體隻會幹兩件事情:錦上添花和落井下石。
因為群體從來沒有想過去刻意求證和理性思考,在這個世界上大部分都是愚昧之人,清醒者隻在少數,當一個人未經思考就輕易相信了别人的話,以至于在别人的清白上面又壓了一塊巨石。
曆史上有多少忠臣良将,在奸臣的巧言令色之下,連最起碼的思考環節都直接省略,以至于辜負了忠臣良将的忠心。
三
《世說新語》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孝武帝司馬曜,非常信任王國寶和王雅,王雅向孝武帝舉薦王珣,孝武帝想見見他。
晚上的時候,孝武帝和王國寶,王雅三人對坐,孝武帝有些醉意,就下令王珣觐見。
王珣快到了的時候,王國寶想到王珣的才華在自己之上,害怕他會奪去自己寵幸,就對孝武帝說:“王珣是當今名流,陛下不該在酒後見他,可以改日再召見一次。”
孝武帝覺得他的話很對,心裡認為他很忠誠,就沒有召見王珣。
王國寶做出許多大奸大惡之事,就是一個奸險之人的代表,為了自己名聲地位而處處用心機,為了鞏固自己勢力,挖空心思去奪得寵幸,甚至不擇手段各種诋毀别人,就連孝武帝面見王珣都被他找借口剝奪了,這樣的巧言令色反而讓孝武帝更加信任他,相信他的忠心。
人生最可怕的,并不是那些卑鄙小人的存在,而是那一些始終看不清小人嘴臉的愚昧莽夫。
所以人要學會管住自己的耳朵,不該聽的話理智的聽,更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該說的話不要說,用自己的理性控制那一刻想做“聖人”的心,才能真正的成為聖人。
文|國學書舍
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