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寺廟裡的韋陀姿勢代表啥
寺廟裡的韋陀姿勢代表啥
更新时间:2024-10-05 14:14:06

一、進廟是先拜彌勒還是韋陀?

古代寺廟都是出家人修行的地方,偶爾也會接待來布施的香客。而現代寺廟中,逛當最多的為買票參觀的遊客。遊客進廟,一般都是按寺廟建築的先後順序為順序來參觀或膜拜的。

寺廟裡的韋陀姿勢代表啥(進廟禮佛是先拜彌勒還先拜韋陀)1

各地寺廟的建築布局大同小異,依少林寺為例,首當其沖的,就是山門,也即寺廟的正門,山門之後的主軸線上,依次為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等。中軸線上的這些建築都比較高大、雄偉,是寺廟的主體建築。

寺廟裡的韋陀姿勢代表啥(進廟禮佛是先拜彌勒還先拜韋陀)2

中軸線的兩側,山門的左右是鐘鼓樓,東西配殿有:伽藍殿、祖師堂、觀音殿、藥師殿等。一些大寺還設有羅漢堂,供奉五百羅漢。殿堂兩側為廊庑。寺院是由多層院落組成的宗教生活區,東部是僧房、職事堂(庫房)、香積廚(廚房)、齋堂(食堂)、茶堂(接待室)等,西部主要是雲會堂(禅堂),以接納四方雲遊僧人而得名。

寺廟裡的韋陀姿勢代表啥(進廟禮佛是先拜彌勒還先拜韋陀)3

一般遊客進入山門後,最先去的地方就是天王殿。天王殿供奉有丙尊佛像,迎門而坐的就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的彌勒佛。所以,民間才有“進廟先拜彌勒”之語。所以,人們進入寺廟最先參拜的就是拜彌勒了。

寺廟裡的韋陀姿勢代表啥(進廟禮佛是先拜彌勒還先拜韋陀)4

拜完彌勒後,再拜與彌勒背靠背的另一尊佛像——有着寺廟守護神之稱的韋陀。韋陀菩薩,又稱韋陀天,梵名音譯為私建陀提婆。韋陀面如童子,表示對佛教懷有赤子之心;手持金剛降魔杵,表示有能力摧邪輔正、除魔衛道。所以,韋陀菩薩是佛陀的護法,也是佛法的護法,也護修行佛法的衆生,寺廟都會供奉韋陀尊天菩薩,職責是護法安僧。

寺廟裡的韋陀姿勢代表啥(進廟禮佛是先拜彌勒還先拜韋陀)5

韋陀塑像有三種形式,分别代表不同的含義:如果韋陀的降魔杵扛在肩上,表示這裡是規矩較大、接待能力強的叢林廟,可以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就是俗稱的“挂單”)三天;如果韋陀的降魔杵平端在手中,表示這裡是規矩較小、待能力一般叢林廟,隻可以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一天;如果韋陀的降魔杵杵在地上,表示這個寺廟是子孫子廟,是不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的。原來,這關乎到僧人的食宿,難怪他們一進廟就要跑去拜韋陀了。

二、叢林廟與子孫廟

“叢林”通常指禅宗寺院,指僧侶聚集、修道之處,亦通常指禅宗寺院而言,故又稱禅林。《大智度論》記載:“僧伽秦言衆,衆多比丘和合一處,是名僧伽。譬如大樹叢聚,是名為林。,如一一樹不名為林,除一一樹亦無林,如是一一比丘不名為僧,除一一比丘亦無僧。”《庭事苑》記載:“梵語貧婆那,此雲叢林。”《大莊嚴論》中說:“如是衆僧乃是勝智叢林,一切諸善行運集在其中,祖師居之以今禅庭稱為叢林。”

寺廟裡的韋陀姿勢代表啥(進廟禮佛是先拜彌勒還先拜韋陀)6

“叢林”因為住持傳承的方式不同,可分為“十方叢林”與“子孫叢林”兩類。

“十方”意指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上、下。“十方叢林”,有傳戒特權而不得私收徒弟。這種寺院、宮觀性質是屬于全國宗教徒公有的。十方叢林,往往邀請名宿住持,當然,要由官吏監督選舉。辛亥革命前,還有過皇家叢林。受過戒的出家人,持戒牒和身份證,即可到客堂挂單,天數從一天到三天不等,如要常住,可向寺院申請,待考察合格即可。

寺廟裡的韋陀姿勢代表啥(進廟禮佛是先拜彌勒還先拜韋陀)7

“子孫叢林”,又稱“子孫廟”系則由自己所度的弟子輪流住持,是一種師資相承的世襲制,故又稱為子孫叢林或剃度叢林。著名的少林寺以及五台山的絕大部分寺廟,以前都是子孫廟,是沒有義務免費接待各地雲僧的。少林寺天王殿的韋陀像,其手中的金鋼降魔杵是杵地向下的。

上世紀九十年代,自佛協頒布《漢傳佛教寺院管理辦法》後,原子孫廟均不再實行家傳制而改行選賢制,如今,子孫廟和十方廟已無明顯的分别。

寺廟裡的韋陀姿勢代表啥(進廟禮佛是先拜彌勒還先拜韋陀)8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