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朗誦不是簡單的讀出來,朗誦是對作品的再創作。
2、朗誦,說白了就是有感情的說話,一定要把情感注入其中,好的音色,隻是一個條件,音色必須為表達情感服務,真正打動人的,不是音色,而是情感。
3、所有有聲語言,都要有對象感。腦海裡面要有聽衆,内心裡要想着有什麼樣的聽衆要聽自己誦讀。如果缺失了對象感,也就意味着缺失了指向性,誦者無指向,聽者就會茫然。
4、要學會運用輕重音,停連語調,營造好語言氣場,實現最佳的朗誦效果。
5、關于排比句的處理。一定要尋求變化,哪怕是細微的變化,也要有,有的需要延伸性變化,有點需要起伏性變化,等等,如果沒有變化,就是簡單的重複,就會變得乏味,就會使聽者厭倦。
6、要學會氣息的變化。要以氣托聲,以聲動人,給聽者的感覺是,聲音離他越近,越能夠打動他(她)。
7、朗誦時,一定要千方百計尋求變化,否則,誦者感覺很累,聽者也不是享受,誦者要設法把聽衆帶入作品,跟随自己的節奏,享受作品。
8、關于起伏。朗誦必須要有起伏變化。隻有高山,一直從頭高到尾,就不能凸顯哪裡是作品的高潮,反之,如果通篇都是平原,沒有高山,作品就不會出現高潮,同樣作品就會顯得平淡,不會收到好的感染和共鳴效果。
9、朗誦與字幕。有許多誦友在荔枝和喜瑪拉雅裡讀,伴奏字幕不是固守的朗誦節奏,朗誦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對作品的理解和表達,不要刻意去追字幕,可以稍作微調,如果差異大看不到字幕無法正常誦讀,可以先把稿子下載下來,借用背景音樂,在作品的總體時間内完成作品。
10、要博采衆長。多聽,多看,多思考,把他人的長處吸納過來,為己所用,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誦讀水平。
11、朗誦與播音的區别。播音的主旨是表達聲音,字音讀準,字正腔圓,朗誦的主旨是表達情感,以情動人,好的聲音要為情感表達服務,發自内心的聲音,自然的氣息連帶,诠釋出來的聲音才會更入心,與聽衆産生心靈共鳴,甚至可以使聽者靜心,有淨化心靈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