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2-2023學年第一學期教師隊伍培訓計劃,9月20日下午,設計學院在行政樓602室舉辦第一期師資培訓會,設計學院學科帶頭人翁炳峰教授做《藝術設計實踐教學的思考與創新》主題報告,設計學院全體教師參會,會議由黨總支書記宋海霞主持。
翁炳峰 教授/高級工程師
陽光學院設計學院學科帶頭人,2012年教育部選派赴美國喬治梅森大學高級訪問學者。設計學一級碩士點帶頭人、碩士生導師,擔任全國藝術碩士教指委美術與藝術設計專業分委會委員,教育部藝術職業教育指導委員會評審專家,民盟中央美院理事,中國包裝聯合會設計委員會全國委員,《中國設計年鑒》編委,《國際時尚設計與管理》雜志編委,福建省包裝設計協會副主任,福建美術家協會理事,福建省海峽文化創意産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第九屆福建省“百花文藝獎”評委,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國際招貼海報大賽評委;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福建商學院、三明學院客座教授;教育部項目二項,省社科、教改5項(已結項),發表論文30餘,作品獲獎百件,出版教材與專著8部。
會議開始,翁炳峰教授解讀了以高起薪/高平台就業、師均到賬經費以及其他标志性成果為主要構成的“4-4-2”考核機制。随後,聚焦“打造一流應用型标杆”的建設目标,結合藝術設計類專業的特點及工作實際,圍繞如何強化“過程性培養”賦能高起薪/高平台就業、師均到賬經費等做法展開深入講解。
實訓實戰項目來源:一是社會橫向課題,包括政府平台招标項目、委托項目、政府委托項目;二是陽光學院資源項目,如“陽光新聯盟”;三是校企雙項挂職,參與企業項目。
陽光學院設計學院實踐教學平台助力學生“練好内功”,賦能高起薪/高平台就業:一是以翁炳峰教授工作室項目為主,建立實踐實訓教學案例庫;二是以應用型學科建設為主,建立與專業對應的實踐實訓教學平台(技術與造物實踐平台、公共藝術與空間實踐平台、數字信息與交互實踐平台、品牌及文創實踐平台及展覽、競賽項目實踐平台),對接美術學、數字媒體藝術的專業課程。
針對國家社科自科基金項目/省級以上重大科研項目、省部級科研獎勵/平台、省級以上金專/金課/教材建設獎/教學案例、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省級以上教師教學競賽等10項标志性成果,翁炳峰教授結合藝術類專業特點,分享了可突破的點。
教師學習心得
周鑫副教授 設計學院數字媒體藝術系主任
翁院長以藝術設計實踐教學思考為主題,結合學校“4-4-2”考核機制來解讀陽光學院打造一流應用型标杆 ,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主旨。通過他自身專業發展曆程的介紹,以及所做的實踐設計項目案例 ,和幾十年教育教學的經驗體會,告誡教師們要按照科研教學的模式,緊抓專業發展核心,以不變應萬變。使藝術設計教學與實踐相結合,進而促進自身職業發展。也希望能充分發揮設計學院4個工作室平台的作用,讓教師團隊帶動學生一起做社會設計實踐項目,賦能教師教學,相互成就,使設計學院師生真正服務于國家經濟建設,服務福建省地方經濟建設。
譚金平副教授 設計學院公共藝術系主任
翁院長的報告先是介紹了自身幾十年來的社會實踐工作和實踐教學的經驗體會,以生動、活潑極具畫面感的形式講解了實踐教學的實施路徑、方法和要求,給老師們未來的藝術實踐課程的實施帶來了極大的工作思路啟發。也讓我們認識到相關專業領域内的社會實踐工作對于應用型大學的教師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柯淑芬 公共藝術系骨幹教師
新時代科技迅速發展,藝術設計産業在不斷崛起,藝術➕科技高度結合發展,迫切需要創造性的高等藝術實踐教學。單一性人才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培養複合型人才是當下藝術設計的重中之重。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更應該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身專業技能,熟練掌握實際操作能力,做到真正将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順應時代發展需求,實現自身價值。
林雨璇 數字媒體藝術系新入職教師
兩個小時的會議學習讓我感覺到了沉重與輕松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從翁教授對于當下我們教師所面對的環境與挑戰的解說中我感到任重與道遠,而在看到了各位前輩老師的努力與成果後,我又為自己能在這個環境中向優秀的前輩學習鍛煉,提升自己的能力而感到慶幸與輕松,同時又加強了對自身不足與努力方向的認知,我将根據這些理解,進一步改進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