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龍擡頭有什麼傳說
龍擡頭有什麼傳說
更新时间:2025-02-20 19:17:29

《唐書·李泌傳》記載,唐中葉以前,春天隻有三個節日——正月九、正月晦(三十日)和三月上巳節,二月沒節日。唐德宗時,李泌上書,廢正月晦,以二月一日為中和節,以示務本。德宗贊成,便下诏以正月初九、二月朔和三月上巳合稱三令節。後将土地神的生日納入其中,故改為二月二日。《帝京景物略》卷二謂:“二月二龍擡頭,煎元旦祭餘餅、熏床炕,曰‘熏蟲兒,謂引龍,蟲不出也。’”中和節後,春天就到了,草木複生,各種蟲子也蘇醒複活,在此之前,人們引龍回。

龍擡頭有什麼傳說(龍擡頭來曆)1

中國人對龍的崇拜和信仰曆史悠久,至少已有六千多年。從發掘的古墓中我們可以發現,商周時期“龍”的形象就已五花八門,唐宋佛教傳入以後又出現了“龍王”。山東一些地方至今還過“春龍節”,用竈煙在地上畫一條龍,俗稱引錢龍。而“引龍回”有兩個目的:一是把龍請回來,興雲播雨,祈求農業豐收;二是龍為百蟲之神,龍回來了。百蟲迫于其威隻好躲起來,這對人體健康、農作物生長都是有益的。而江浙一帶民間在農曆二月二日,往往用面粉制壽桃、五畜等,蒸熟後插在竹簽上。晚上再插在田間地頭、墳地,以供百蟲之神的“龍”和逝去的祖先食用,祈求祖先和“龍王爺”幫着驅趕蟲災。更重要的是,祈求“龍王爺”賜個風調雨順之年,以保農業豐收。而我國西南一些少數民族對“龍擡頭”更加重視。侗族在這天往往以戶為單位,請親友,在野外會餐,企盼豐年。不過侗族“接龍”是“接犀牛”,他們認為犀牛是龍的象征。過節時,人們牽着小牛引誘犀牛進村,然後殺牛祭龍,分食牛肉,各家吃酒,邊飲邊呼劃“玉龍歸位拳”、唱“玉龍歸位歌”,最後把牛角埋在犀牛塘下,标志“龍歸位”……

龍擡頭有什麼傳說(龍擡頭來曆)2

如果說大自然是一本變幻莫測的天書,那麼在農耕文明時期,祖先們設立和制定的每一個傳統節日和民間風俗似乎就是應對自然變化無常的“兵書”,雖然其中不乏迷信色彩,但每種風俗又充滿了天人合一的道理。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漢字的演變過程
漢字的演變過程
#奇妙知識季#在古代,互相交流主要通過口頭傳播,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和某些古代文明國家的文字不同,比如古埃及文字、瑪雅文字等。來自網絡圖片瑪雅文字來自網絡圖片古埃及象形文字來自網絡圖片由于當時的原因,這些文字沒有成為系統,有的至...
2025-02-20
端午節由來10字
端午節由來10字
端午節由來10字?端午節的來曆:紀念屈原“其志潔,其行廉”,從司馬遷對屈原飽含深情的叙述開始,屈原忠貞愛國的形象在曆代文人的叙述中越發高大漢代以降,人們就認為端午節是因屈原而起的,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端午節由來10字?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
2025-02-20
雨花石的來曆簡介
雨花石的來曆簡介
雨花石的來曆簡介?據傳說在一千四百年之前的梁代,有位雲光法師在南京南郊講經說法,感動了上天,落花如雨,花雨落地為石,故稱雨花石講經處遂更名雨花台成語“天花亂墜”正由此傳說而來,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雨花石的來曆簡介?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
2025-02-20
度蜜月都經曆了什麼
度蜜月都經曆了什麼
上一篇我們講了“入洞房”的由來,這一期我們講講“度蜜月的由來”。一夫一妻制度定下來之後,也有一些群民一時不習慣這種生活生活方式。據說,有一對狩獵能手,男的叫石礅,女的叫木苗,兩人由雙方家長說好婚配。舉行婚禮後,雙雙送入洞房。生活了不到十天,...
2025-02-20
世界上生活在海上的民族
世界上生活在海上的民族
仙本那位于馬來西亞沙巴州的東海岸,原本隻是馬來西亞的一座小漁村,甚至在地圖上都尋不到它。直到《國家地理雜志》上刊登了這樣一張照片:在如鏡面一般的海平面上,年幼的巴瑤族兒童正在輕輕劃動木舟。這才終于讓世界認識了仙本那。現在它已發展成為著名的海...
2025-02-20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