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文化自信推動文化高質量發展?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當前我國新時期的文化自信是馬克思主義與我國實際相結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是一種自豪感和自我認同感,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堅持文化自信推動文化高質量發展?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堅持文化自信推動文化高質量發展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當前我國新時期的文化自信是馬克思主義與我國實際相結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是一種自豪感和自我認同感。
堅持中國道路: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理論根基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在當前全球化時代背景下,全球文化呈現出多元化交融趨勢,“中國模式”急需通過加強民族文化自信,增進國際話語權。在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熟知的基礎上準确把握其本質和精髓,并将其創造性地運用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之中,賦予了其嶄新的時代涵義。
在國内外多次講話中對傳統文化引經據典,其語言表述彰顯出對中國文化的自信意識。比如,引用《管子·正世》中的“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亂”來強調中國與其他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共同緻力于維護和平、促進發展并鞏固平等互信關系的重要性;引用《離騷》中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來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标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奮鬥。
堅持人民至上:以自覺服務于人民大衆為根本目的
“我們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态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再次明确了人民群衆的主體地位。
人民群衆需要文化,而文化更需要人民群衆。文化發展的根本動力就在于人民群衆的物質與精神需要。中華文明之所以源遠流長五千多年,就是在于人民群衆的主體性和創造性的推動作用。因此,文化發展必須以實現廣大人民的生産和生活需要為基本價值導向。隻有堅持文化發展來源于人民并服務于人民,充分尊重人民群衆的主體地位和創造精神,激發全國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心,才能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和發展的新局面。
堅持胸懷天下:以文明互鑒為基本原則
中國人民曆來具有深厚的天下情懷,我們要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類。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衆的社會主義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具有鮮明的全球視野,他提出了“文明互鑒”的新理念和始終堅持文化的多樣性、平等性、包容性三大原則。“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隻有通過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借鑒與交流學習,才能促使不同種族的人民都能夠清醒認識到本民族文化的優勢與不足,從而取長補短,保持相互尊重與平等交流,才能為本民族文化的發展注入新的能量。謀求共同進步和發展,這也是“文明互鑒”的根本意義所在。
堅持獨立自主: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為曆史任務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近現代中國文化發展的一個基本趨勢就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之間的不斷沖突與相互融合,這也為文化自信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文化積澱與豐富的曆史經驗。“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多年連綿不斷的文明曆史,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堅持開拓創新: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内容
把文化自信落實到價值觀自信是關于文化建設論述的創新之處。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系,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着力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在《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中提出“要努力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觀念”;在《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提出“要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均體現了其對價值觀自信相關論述所包含着古今貫通的曆史意識與和而不同的辯證意識的深刻見解。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和國家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和共同思想道德基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當前的一項重要基礎工程。
黨的二十大以後,文化發展必将成為順應我國主要矛盾轉化新形勢的重要舉措,也成為我國現代化新征程的重要目标,更是成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競争與融合并存的全球化時代,我們的文化自信要放眼未來,環視世界。不僅要從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中汲取推動社會進步與文明發展的正能量,還要通過當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實踐賦予其嶄新的發展活力與時代意義。
中國夢不僅是物質雄厚之夢,精神強大之夢,也是文化興盛之夢。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文化自信的論述具有強烈的現實基礎與時代意義,融合了民族性與時代性的動力源泉,将中華文明與“中國夢”相結合,不僅引領我們自信張揚地繼續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而且更加需要我們繼續傳承這種文化自信的精神風貌。
(作者分别系溫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溫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責任編輯:許革,梅潇予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