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教育
/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目标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目标
更新时间:2024-10-20 10:48:30

高中語文部編版:必修上冊

第10課 師說

【教學目标】

1.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2.掌握、積累“師、傳、道、受、惑、賤、聖、愚、群、足、攻、經”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學習、複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熟記受(授)、不(否)兩個通假字。

3.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教學過程】

一、明确教學目的(參考教學目标)。

二、導入新課

從初一學過的《論語》中孔子說的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導入。

三、作者介紹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目标(教學設計高中語文)1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為昌黎(現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後人稱韓愈為韓昌黎,後世又稱他為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後才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後來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複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隻講形式不重内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4段他贊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傑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後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豔的骈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韓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後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轼、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辄論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顔(端正容貌)而為師,世間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憎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見,《師說》是針對時弊而寫,作者在文中闡述了老師的作用和标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态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辟的見解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具有進步意義。

四、解題

闆書課題。指出題目不是“說說老師”的意思。“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叙後議,也可夾叙夾議。“說”比“論”随便些。初中學過的《捕蛇者說》、《馬說》等等都屬“說”一類文體。“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下面一篇課文《問說》就是解說關于學習中“問”的道理。剛才說過,當時社會風氣不重視從師之道,認為從師學習是可恥之事。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五、指導自讀課文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目标(教學設計高中語文)2

要求學生借助提示、注釋、工具書,讀準字音,理解重點詞的意義和用法,讀懂課文。學生自學、質疑,老師點撥指正。

1.讀準下列多音字或形近字的讀音。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目标(教學設計高中語文)3

2.找出下列合成的雙音詞。

學者 句讀 百工 六藝

3.指出下列加點詞的古今義。

古之學者

古:求學的人

今:有專門學問的人

句讀之不知

古:句子停頓的地方

今:看字發出聲音

小學而大遺

古:小的方面學習

今:小學校

4.讨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師

課文中出現26次,它的含義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詞,有兩種情況:

作“老師”講 古之學者必有

作“專門技藝人”講 巫醫樂百工之人

②作動詞,有三種情況:

作“學習、效法”講

道也(“師道”,動賓關系)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

作“從師”講

焉,或不焉

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偏正關系)

作“以……為師”講 意動用法(下面專講)

(2)之

課文中出現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 擇師而教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系,相當于“這類”、“這些”

郯子

巫醫樂師百工

②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 古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師道不複,可知矣

表示賓語前置 句讀不知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後,湊足音節,無意義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 君将哀而生

作助詞表示定語後置 蚓無爪牙

作動詞,“到”、“往” 吾欲南海

(3)其

課文中出現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在主謂短語中作主語

生乎吾前,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複指,作主語 古之聖人,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 餘嘉能行古道(他)

作定語 夫庸知年之先後生于吾乎(他們的)

②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 聖人之所以為聖……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歎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可怪也欤(多麼)

5.分段。

寫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論點和分論點,填表如下:

段意

論點

一、總論從師的必要性和擇師的标準

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二、批判當時士大夫恥于從師的不良社會風氣

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三、用具體事實進一步闡明誰可為師的道理

分論點:聖人無常師

四、說明寫本文的原因

結論:向後學号召

1.不拘于時;2.能行古道。照應以上兩個分論點

六、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是指名詞或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以形容詞最常見,其次是名詞,還有少數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意動用法翻譯成現代漢語,基本格式是:

名、形(動)+賓=以+賓+為+名、形(動),例如:

吾從而之 名詞 以……為師

漁人甚之 形容詞 以……為奇異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相師 動詞 以……為恥

七、朗讀課文。

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出語氣。

八、研讀課文(結合理解重點文言實詞及疑難詞句)。

學生試譯、讨論,教師重點點撥。

1.本文運用怎樣的方法論證中心論點的?

(1)分析第1段:

作者怎樣從理論上對總論點作初步論證的?

第一層: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指兩漢以前,“學者”指學習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說有專門學問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學者”為榜樣來宣揚師道,所以文章一開始就把它提了出來。“必有師”,把學者之所以有成就、有專長歸結為從師的結果。這句不僅起到點題作用,而且籠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論及的内容、範圍,成為本文的中心論點。

第二層:正面概論教師的職能:傳道、受業、解惑。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兩個單音詞。“所”具有代詞性質,“以”是介詞,構成“以所”介賓短語,但習慣上這兩個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師”,譯為“他”,“以”譯為“靠”。全句譯為:“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難問題的。”句中的“道”,包含“仁”、“義”等具體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學、倫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觀點;“業”就是下文的“六藝經傳”;“惑”就是上述“道”和“業”中的疑難問題。

第三層: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必要性。

第四層:正面提出擇師标準,凡先聞道者,都可以為師。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氣連用八個“吾”字,句中“亦”作假設關系的連詞“如果”講。後一分句,用反诘句,加強語氣。“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語氣,“知”是“管、追究”。這句譯為“哪管他們的年齡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

第五層:歸納上文,提出從師的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無”作條件關系的連詞“無論”講,“所存”,名詞性所字結構,譯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語,“師之所存”作謂語。全句譯為:“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這裡作者表達了不恥下問、能者為師的進步思想。

2.分析第2段:

(1)說說這一段與第1段是怎樣聯系的?

這段以第1段為立論根據,批判當時士大夫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通過針砭時弊,又從反面論證第1段所提出的觀點,說明從師的必要。

(2)這段文字運用怎樣的論證方法?

這段文字運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師道”的“道”指風尚;句中兩個“也”,表示停頓。

第二層:針對時弊,從三方面對比,剖析“不從師”的症結。

先以“今之衆人”與“古之聖人”作對比:

四個“聖”和四個“愚”的詞性有兩種:一種是形容詞,是“聖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種是名詞,是“聖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此”指代“從師與否”。

作者在這組縱向比較中用反诘句點出不從師的原因。

再以“為子擇師”與“其身則恥師”作對比:

“授之書”的“書”,指文字、書寫;“句讀”指斷句。“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是主謂語“合說”的寫法,翻譯時要把它們搭配開:有的人不知道斷句,(倒去)問老師;有的人不能解決(修身、治國的)疑難問題,(卻)不向老師請教。

作者在這組自身矛盾的對比中,對不從師的表現加以評論,并給予直接的否定。

最後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作對比:

“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學問,“足”,是程度副詞,“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欤”,是帶諷刺語氣的感歎句。

作者在這組橫向比較中,對不從師的言行加以描述,并發出帶有諷刺語氣的強烈感慨。

本段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方法,教師指導學生總結,并請學生填寫下表:

分論點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論據(三組對比)

正确态度

錯誤态度

作者的議論和抒情

1.古聖人與今衆

古之聖人

今之衆人

聖益聖 愚益愚

人(縱比)

從師

而問

恥學于師

其皆出于此乎(反诘)

2.對其子與對其

愛其子

于其身

小學而大遺

身(自比)

擇師而教

恥學于師

吾未見其明也(否定)

3.百工之人與士

百工之人

士大夫

師道不複,智反不能

大夫(橫比)

不恥相師

群聚而笑之

及,其可怪也欤(諷刺)

分論點與總論點關系

從批判反面現象中進一步闡明總論點

3.分析第3段:

第3段與第1段關系怎樣?

這一段是正面論證,用曆史事例論證第1段中的論點。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聖人無常師。

第二層: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作者舉出孔子詢官于郯子,訪樂于苌弘,學琴于師襄,問禮于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論中的“三”,應理解實指三人:一個自己,一個善者,一個不善者,而“我”卻能從其善,改其不善。這樣解釋才能體現格言的警辟性。最後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子不必不如師,術業有專攻”的結論。

4.分析第4段:

作者為什麼稱贊李蟠?

作者贊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針砭時弊,又通過贊揚李蟠倡導從師。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時”的“于”相當于“被”。“作《師說》以贻之”,句中“贻”現在稱為“贈送”,“以”在兩個動詞之間,作連詞,相當于“來”。

這段點明作者作《師說》的緣由,樹立“不拘于時”、“能行古道”的榜樣,總結全文。同時“不拘于時”照應第2段,“能行古道”照應第3段。

5.本文語言上有什麼特點?

(1)整句散句結合。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緻。例如,第2段:“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旦從師而問焉”,與“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亦遠也,而恥學于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聖益聖,愚亦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聖益聖,愚亦愚”和“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又都是排偶句。

(3)一個意思,多種句式。

第2段一連用了二個對比,結語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語氣;第二句“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與欤”,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3)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

頂真,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後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本文有好幾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例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6.本文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鑒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為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後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鑒意義。但作者所說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說的“業”,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偏見。

九、與《捕蛇者說》比較,指出它們運用的對比手法有什麼不同?(讨論)

從上文分析,本文是用三種人進行并列對比的,而《捕蛇者說》是用一種情況反複對比:1.以劇毒之蛇與願以捕蛇抵賦的人之多相比;2.以蔣氏一家三代的遭遇與同村其他人家的遭遇相比;3.以蔣氏一歲犯死者兩次,其餘時間則熙熙而樂,與鄉人每天擔驚受怕相比。

〖小資料〗

一、本文論證結構: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目标(教學設計高中語文)4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目标(教學設計高中語文)5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目标(教學設計高中語文)6

(二)柳宗元關于韓愈《師說》的幾段論述: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目标(教學設計高中語文)7

1.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辄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抗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顔(正色,态度嚴正)而為師。世間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2.今世固不少章句師(指在學校裡教課的老師),仆幸非其人。吾子欲之,其有樂而望吾子者矣。言道、講古、窮文辭以為師(指給社會上學業有成的士人做老師),則固吾屬事。仆才能勇敢不如韓退之,故又不敢為人師。(《答嚴厚輿秀才論為師道書》

3.今之世,為人師者衆笑之,舉世不師,故道益離。《師友箴·并序》)

譯文:

古代求學問的人必定有老師。(所謂)老師,就是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除疑難的人。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難呢?有了疑難而不求教老師,他的疑難(是)終究不能解除的。出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來就比我早,我拜他為師;出生在我後面,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拜他為師。我要學的是道理啊,何必管他年紀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所以,無所謂高貴下賤,無所謂年長年幼,道理在那裡,老師也就在那裡。

啊!從師學道這個道理的失傳(已經)很久啦,想要人們沒有疑難,(實在是)太難了。古代的聖人,他的(聰明才智)超出一般人很遠,況且還從師請教,(而)現在的一般人,他(的聰明才智)不及聖人已經很遠,反而(認為)向老師學習是可恥(的事情)。所以,聖人就更加聖明,愚人就更加愚蠢。聖人之所以(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目标(教學設計高中語文)8

能夠)成為聖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恐怕原因)都出在這裡吧!

愛自己的孩子,選擇老師來教他;(可是)對于自己呢,卻(認為)向老師學習是不光彩的,(這實在是)糊塗啊!那小孩子的老師,僅僅是教他讀書斷句的,并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答疑難的啊。(孩子)不懂得斷句,(自己有)不能解釋的疑難,(前者)知道要向老師學習,後者(反而)不向老師學習,(這是)學了小的丢了大的,(這種人),我(實在)看不出他的聰明(在什麼地方)。

巫師、醫生、藝人、各種工匠,互相學習,并不認為是可恥的事。讀書做官的先生們,提到誰拜人為師,當了學生(一類)的話時,大家就合起夥來嘲笑他。問他們為什麼笑,他們就說:“那人和他的老師,年紀相差不多,學問也不相上下。”向職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很不光彩,向職位(比自己)高的人學習,又近乎阿谀奉迎。唉!從師的道理之所以不能恢複,便可想而知了!巫師、醫生、藝人、各種工匠等,達官貴人是看不起他們的。現在這些達官貴人的才智反而不及(他們),這實在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啊!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經)拜郯子、苌弘、師襄、老聃為師。郯子這些人,他們的才德都不如孔子。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人。”所以,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什麼都)比學生高明。(隻不過)懂得道理有先有後,學術技能各有專長,如此罷了。

李家的孩子名叫蟠,十七歲,愛好古文,六經及其解釋,全部都去學習,不受時弊的拘束,向我學習。我贊許他能行古人的從師之道,特寫這篇《師說》贈送給他。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山西大學公交車有哪些
山西大學公交車有哪些
坐擁擠搶不上座位的公交車,站立彈丸之地動彈不得,車票每人3元,刷卡沒一分優惠;豪華大巴一人一坐,可半躺可坐,走道裡沒人站立,車票每人5元,再送5元優惠券抵長途車費。兩趟走相同路線的交通工具,你選擇哪個?成為山西大學城裡熱議的話題。客運企業與...
2024-10-20
初中生英語譯林版所有短語
初中生英語譯林版所有短語
初中生英語譯林版所有短語?初中英語整體不難,但重要詞彙和語法需要花一定的時間掌握,漢譯英是其中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大家分享100句漢譯英,掌握了100句,你的詞彙、語法和書面表達能力定會上一個大台階,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初中生英語譯林版...
2024-10-20
專升本需要考的是什麼
專升本需要考的是什麼
專升本需要考的是什麼?統考的考試科目分文科和理科文科所考内容為:大學語文、大學英語、計算機文化基礎理科所考内容為:高等數學、大學英語、計算機文化基礎錄取類别由專科期間所學專業決定,文科的錄取類别是:法學類、教育類、藝術類、文史類,我來為大家...
2024-10-20
扶持大學生創新創業原創
扶持大學生創新創業原創
扶持大學生創新創業原創?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周仕敏)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發布,以進一步提升廣西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人力資源素質,促進大學生...
2024-10-20
自考本科每年幾月份考
自考本科每年幾月份考
随着人們對學曆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很多在職人員也會利用業餘時間來提升自己的學曆,很多人會選擇自考這種形式,那麼自考每年都幾月份考試呢?自考本科多久能夠拿證呢?在大部分地區,自考每年一般考2次考試機會,分别是4月和10月各舉行一次,每次考試安...
2024-10-20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