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的形狀有其特殊意義動物牙齒的形狀與其吃何種食物(飲食習性)有着緊密聯系。也就是說隻看動物牙齒的形狀,就能夠一定程度上判斷出動物的飲食習性。像馬和山羊整天隻進食草類的草食動物,它們的磨牙就如同臼一樣,其形狀适合将纖維質的草碾碎。與之相對,像老虎那樣的肉食動物它們的磨牙(特别是牙尖部分)較尖,撕裂的肉在口腔内并不碾碎,而是整個吞下去(圖1)。
▼圖1 馬(草食)和老虎(肉食)的牙齒形狀比較
馬的磨牙因為要将草碾碎而形成理想的臼狀。老虎的磨牙牙尖部分非常發達而無法完成碾碎食物的動作。
人的牙齒是什麼形狀呢?人是雜食動物。既有草食動物的牙齒也有肉食動物的牙齒,能将各種食物撕裂或碾碎,集齊了可應對各種情況的多種牙齒。(圖2)
成人後,人的牙齒(恒牙)有28顆,加上智齒最多有32顆牙齒。另外,兒童時期(乳牙)有20顆。恒牙大體可以分為門牙和磨牙(乳牙分為乳門牙和乳磨牙)這兩類。從正中間往左右兩邊各3顆共計6顆,加上牙齒有上下兩排,所以共計12顆門牙(乳牙期是乳門牙)。
其中,正中間往左右兩邊的兩顆門牙,因用來切斷食物而被稱之為“切牙”,接近正中間的稱之為“中切牙”,其外側為“側切牙”。其次,從正中間開始的第三顆牙被稱之為“尖牙”,也就是俗話說的“虎牙”,是肉食動物給對手造成緻命傷口的最重要牙齒,所以特别發達。因為人在進化的過程中逐漸退化,所以隻有稍許有點尖。又因其看起來接近肉食動物狗的牙齒,所以稱之為“犬齒”。
人類可以很好的利用門牙咬斷适量的食物。如果是像奶油面包那樣柔軟的食物,用上下的中切牙和側切牙,共計八顆牙齒就能夠很充分的咬斷食物。但是如果是咬斷炸雞塊這樣的食物則需要用到八顆切齒以及犬齒的配合。
從犬齒往後數,所有的牙齒都稱之為臼齒。所謂的臼就是把谷物(小麥等)、礦物等研磨成粉末的道具。也就是說臼齒的作用就是把咬斷的食物磨碎,因此也叫做磨牙。犬齒後面的兩顆稍小的牙齒稱之為“小臼齒”,再靠後兩顆牙齒稱之為“大臼齒”。并且按照前後順序稱之為“第一小臼齒”“第二小臼齒”“第一大臼齒”“第二大臼齒”。第二大臼齒之後,有牙齒和無牙齒的情況,如果有就稱之為第三大臼齒,也就是俗話說的“智齒”。 由于它萌出時間很晚,一般在16~25歲間萌出,此時人的生理、心理發育都接近成熟,有“智慧到來”的象征,因此被俗稱為“智齒”。
▼圖2 人的牙齒(恒牙)
從中間開始切牙(2顆),犬齒(1顆),小臼齒(2顆),大臼齒(2顆),之後有可能存在智齒(第三大臼齒)。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不錯,就請收藏或分享給好友吧。添加雅悅齒科為好友,學習更多愛牙護齒科學方法。公衆号:yyck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