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個習
先看幾組數據。
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人;
2022考研人數462萬人(網傳,大概率是真的);
2022國考報名人數首次突破200萬,最終有212.3萬人通過了資格審查。
然後,我們再算一下。
2022年畢業的學生,本科生是2018年參加高考的,專科生是2019年參加高考的。
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人數是422.16萬人。
如果,考研人數中往屆生比例按照50%來估計的話,就相當于有超過50%的應屆畢業生選擇了考研。
而造成“考研熱”的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是學曆的普遍提升;
二是就業難。
還記得我們當年(2016年)大學畢業時,一個班級總共22個人,其中有2個同學保研,剩下的20個人中隻有2個人考研,剩下的全部就業。
并且,就業的同學,人均都能夠拿到3個offer。
當然,有一部分原因也與我們所學的專業有關系(自動化專業,也被稱為“萬金油”專業)。
但是,才短短幾年時間,現在能拿到3個Offer的畢業生應該不多吧。
所以說,就業難,才是造成越來越多應屆畢業生選擇考研的主要原因。
除了考研,國考也是一樣的道理。
212萬人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應屆畢業生,因為,很多崗位僅限應屆生報考。
相比去公司“996”,很多畢業生更傾向于選擇“公務員”,畢竟,在整個就業環境都不好的情況下,穩定可能比什麼都來得重要。
大家都在說,“宇宙的盡頭是編制”。
所以說,通過考研人數以及考公人數,也能夠看出就業難的存在。
然後,由于就業難,還會出現一種現象,叫“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在就業上,專業與專業之間的差距會越發明顯,可能,“名校”的頭銜都變得不再那麼好使了。
專業會越來越重要我們常常能夠聽見一種說法,叫“本科看學校、碩士看專業、博士看導師”。
随着就業競争越來越激烈,學校可能真的變得沒有專業重要。
關于這一點,我們可以舉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
也許“雙非”大學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就業情況都要比“985”大學的生物、化學專業的同學好。
關于這一點,可能很多人并不認可。
在不少人眼裡,名校就是名校,即使是“天坑”專業就業也會更有優勢。
其實,等到畢業找工作時,經曆過一段時間的社會“毒打”,基本上都會改變自己的看法,也就認清現實了。
正如一位同學說的,“985”天坑專業讀到碩士,一年也才10多萬,比如,生物、化學類專業,你可能還不一定能夠找到特别滿意的工作。
而計算機普通二本的本科生,隻要能力強,起步20 可能都算白菜價。
主要就是因為像計算機、通信、電子類專業,正處于風口上。
所以,雖然畢業生很多,但是,也耐不住需求量大。
并且,互聯網行業,也正是蓬勃發展的機遇期,所以,利潤本身就很高,待遇自然而然就豐厚。
然後,我們看一份各個行業的平均工資情況。
哪些專業好一目了然。
而一些互聯網大廠,工資待遇更是高得離譜,可能,很多人都不敢想象。
比如,前一段時間登上熱搜的“騰訊遊戲開發員工人均月收入20萬”。
你沒有看錯,是月收入,不是年收入。
說了這麼多,就是想要告訴大家,随着畢業生人數不斷增長,專業真的會越來越重要,特别是對就業的影響。
哪怕你将來想考公務員,專業依舊有很大影響,你的本科專業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能夠報考的崗位。
有些“天坑”專業,可能隻能報考“三不限”崗位。
競争到底有多激烈?放一張圖,大家自己體會一下。
西藏阿裡地區(夠遠吧?環境艱苦吧?),再看一下報名人數,20813人,隻招聘1人。
這就是所謂的“三不限”崗位。
所以說,如果還有機會的話,一定要選擇一個就業各方面都比較好的專業。
可能,有人又要說了,那大家都去選好專業了,那“天坑”專業的生物、化學不就沒人讀了嗎?
你這麼想就錯了。
這些專業,确實需要人讀,也需要大力發展,但是,缺少的是真正的“人才”,是能夠推動整個行業往前發展的人才。
而不缺幹活的“普通”人。
這就需要興趣、天賦缺一不可。
相信,話說到這裡,已經夠直白了吧!
當然,你如果真的特别感興趣,也很有天賦,那麼,完全可以選擇,一口氣讀到博士研究生,肯定也可以做出成就。
而對于考研的同學來說,也有一次重新選擇專業的機會。
因為,考研大部分專業都允許跨專業。
可能,有些同學已經沒有辦法改變自己的專業,又面臨着就業難的問題。
個人建議要轉變思路,不要在一棵樹上吊着,不要一根筋想着學了啥就要幹個啥,否則就是不務正業。
這種思想誤人,特别是現在這個互聯網時代,機會真的很多。
哪怕是回到農村,搞個養殖、拍拍視頻、做個自媒體、搞個直播帶帶貨,可能掙得都不比上班少。
就算是相關部門,也一直在鼓勵引導支持靈活就業,大力支持創新創業。
所以說,将自己的眼光放長遠一點,思路放開闊一些,我想,機會還是有的。
就算是出去送外賣,也比宅在家裡啃老要強很多。
以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喜歡文章就點贊轉發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