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脫鈎怎樣應對?說到中美“脫鈎”這個事,其實已經不是一個新東西了從2008年開始美國對中國貿易數據就越來越不好看,2018年貿易戰正式打響有公知就慌了,說應當維護國際分工當時的國際分工是我們用八億條褲子換美國一架飛機後來由于各種生産要素價格都在上漲,八億條褲子也換不來美國一架飛機了有經濟學家就說我們應當遵循經濟規律,遵循比較優勢原理,發揮我們的優勢,努力降低褲子成本,不要搶占我們不擅長的高科技領域然後加稅、禁售,各種制裁,全國人民慌成一片有人擔心中美冷戰要開始了,有人甚至擔心要打熱戰了冷熱戰雖然沒打貿易戰打得倒是激烈異常直至雙方有人口頭抛出“脫鈎”大招“脫鈎”一詞正式出現,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面對美脫鈎怎樣應對?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面對美脫鈎怎樣應對
說到中美“脫鈎”這個事,其實已經不是一個新東西了。從2008年開始美國對中國貿易數據就越來越不好看,2018年貿易戰正式打響。有公知就慌了,說應當維護國際分工。當時的國際分工是我們用八億條褲子換美國一架飛機。後來由于各種生産要素價格都在上漲,八億條褲子也換不來美國一架飛機了。有經濟學家就說我們應當遵循經濟規律,遵循比較優勢原理,發揮我們的優勢,努力降低褲子成本,不要搶占我們不擅長的高科技領域。然後加稅、禁售,各種制裁,全國人民慌成一片。有人擔心中美冷戰要開始了,有人甚至擔心要打熱戰了。冷熱戰雖然沒打貿易戰打得倒是激烈異常。直至雙方有人口頭抛出“脫鈎”大招。“脫鈎”一詞正式出現。
想要理解“脫鈎”,先要理解“挂鈎”。我們和美國怎麼“挂鈎”的呢。那是1972年中蘇交惡,美國總統尼克松看準時機訪華并在1979年與中國正式建交。當時建交美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美蘇争霸拉盟友,同時也為了中國的大量廉價勞動力和龐大的市場。中國的目的是引進美國的資本和學習美國的先進科學技術。
建交後白人大老爺們極其傲慢來到我們面前。可笑的是他們長期受到我們地方政府較多有形與無形的關照,當時并未覺得這種做法不符合市場規則。最近幾年我們強調内外資平等待遇,他們就抱怨中國投資環境惡化。他們現在依然認為高我們一等,依然在内心中鄙視我們。就像拜登在不久前一次講話中說現在的中國人有無比的堅定和信心,就好像我們不應該堅定和自信似的。
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們确實從美國的文化和制度中吸收了營養,學習了他的低端科學技術,利用了他的強大資本。但我們依然隻有低端制造業和中高端組裝能力。我們為全世界生産内衣襪子組裝手機電腦掙點手工錢,并付出了無數的血和汗,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實際上中國在國際化中隻是争取到一個勤勞、辛苦的工作機會,最大的受益方是美國。今天美國雖然外債很多、貿易逆差,但美國人還是住着全球最大的房子、開最大的汽車、消費最多的可支配收入,在全球剪着羊毛。就這樣美國還時不時地用軍隊恐吓我們一下,還時不時的罵我們幾句。罵我們是小偷,偷他的專利技術。美國也好意思,他最早的紡織技術、鐵路技術、造船技術哪裡來的,還不是偷來的。他的土地和資本哪裡來的,還不是從殖民地搶來的。
改革開發以來,也曾有過甜蜜期,但是中美之間的原生矛盾還是避不開的。中美的原生矛盾是根本性的制度矛盾。中國是社會主義制度,美國是資本主義制度,中美都認為自己是先進的制度。所以社會主義制度的勝利就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失敗,反之,資本主義制度的勝利就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失敗。這注定了中美隻能是對手。
日前拜登對美國人民說中美是競争對手關系,但必須要在環境保護、防止軍備競賽、衛生防疫領域保持合作。他說的将是一個雙方關系的長期狀态。所以美國目前把對中政策定為“部分脫鈎”,也可以叫“技術脫鈎”。“技術脫鈎”就是出口管制的真正對象是技術,不是産品。比如說與半導體芯片相關的出口控制,美國真正的目标是要防止中國尖端半導體設計和制造的本土化,所以最關鍵的技術出口控制是制造芯片的設備和技術,而不是那些芯片本身。因為中國是全球半導體銷售最大的單一市場。2019年購買了705億美元的美國半導體,約占美國公司全球銷售額的36.6%。半導體行業的研發投資率大約是銷售額的30%,美國半導體技術研發費用有相當一部分錢來自中國業務。所以芯片可以賣,做芯片的設備和技術不能賣。
目前雖然經過了我們40年的努力,美國的産品和中國的産品相比仍然是科技含量高、設計水平高、品牌價值高。我們還沒能造出來的他賣高價,我們剛造出來他就降價。美國企業和中國企業不在一個維度上,與中國企業競争就是降維打擊。中國企業這麼多年一直在學,雖說應當學以緻用,但中國企業光學呢,沒什麼機會用,因為沒有市場。市場被高維度歐美企業壟斷了,更别提産品叠代升級了。
現在正在發生第四次産業轉移,低端制造業和中高端組裝業正從中國轉移去東南亞,科技又要“脫鈎”了,我們要美國何用。為了他能在我們的市場上割韭菜嗎?而且美國強,我們弱,過去關系好時他能幫助我們。現在關系不好了和他一起玩耍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了。
或許有人說競争對手關系也可以是良性競争啊。太樂觀了吧,對于國家來講良性競争那叫夥伴關系,比如法國德國日本。競争對手關系就是我不要你的命,其他的我全要。靠,那還不如“脫鈎”呢。
估計一想到“脫鈎”,中國大部分人就充滿了恐慌。有必要恐慌嗎?我們幸福生活需要什麼?需要食品、房子、服裝、醫療、教育、娛樂、交通、通訊、水電,這些基礎物資我們國家完全能自給自足。所以不用恐慌。而且因為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做保障,我們還擁有德國日本韓國人所沒有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畢竟我們找回了失去已久的尊嚴,付出些代價也是值得的。
所以,“挂不挂鈎”要看我們這個購挂的合适不合适?如果不合适,“脫鈎”也沒什麼了不起的。
諾丁漢大學鄭永年教授說過一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他說:“所謂一個國家外部的崛起,實際上是他内部力量的一個外延,在一個國家内部,自己的國家制度還沒有健全的情況下,很難成為一個大國,即使成為一個大國,也是不可能持續的。”與美國“脫鈎”相比打造我們國家内部共同體,最大限度的發揮14億人的力量更加重要,因為那才是我們強大的根基。有美國這樣一個競争對手是好事,因為中美之間的這場競争将會把我們也拉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