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嫣在《燕雲台》中飾演蕭綽
說到能夠在爾虞我詐的後宮裡脫穎而出、手握重權的女子,首先想到的是"功過論争千秋去,無字碑上遍詩文"的女皇武則天;再來就是曆史上記載的第一位皇太後呂雉。但其實曆史上還有一位可以與她們相媲美的蕭太後——蕭綽。
蕭綽在16歲的時候,就執掌了國事,30歲時便垂簾聽政。在她攝政的期間内,曾多次擊退過宋軍,促使遼宋達成了澶淵之盟,使遼朝變得空前的強大。
動亂不安的遼國自從耶律阿保機建立起遼國後,遼國的政局就一直處于動蕩不安中,各宗室都在觊觎高位,内鬥不休。天祿五年九月,發生了"火神澱之亂",在這場内亂中耶律璟誅殺了反叛的耶律察割,正式即位,被稱為遼穆宗。
但是在應曆十九年二月的某一天,耶律璟興緻昂揚的帶着衆多大臣們一起去往黑山打獵。到了夜晚,心情甚好的耶律璟更是大擺宴席,讓衆人們不醉不歸。也正是因為他的放縱,釀成了自己被侍衛暗殺而死的苦果。
甯理在劇中飾演耶律璟
其實耶律璟的死早有預兆。雖然他曾多次減免賦稅、并且十分尊重大臣們,做到了"終穆之世,無罪被戮"。但是他對待近侍、下人們的手段卻極其殘忍,非常殘暴。更是有傳聞說,耶律璟之所以嗜殺,是因為聽從了女巫的瘋言瘋語,認為取走男子的膽做藥引,可以延年益壽。正是因為他的昏庸無道、殺人如麻的劣性,使得侍衛、下人們心中怨念極深,計劃了這一次的刺殺。
耶律璟被刺殺身亡,衆大臣們慌亂不已。這個時候,遼國的外戚大臣、宰相侄子的蕭思溫站了出來。他先是封鎖了消息,後與南院樞密使、飛龍使等大臣協助耶律璟的堂侄耶律賢趕到了黑山,并且和幾位重臣們勸說耶律賢繼位。等回到上京之後,因蕭思溫擁護耶律賢有功,被耶律賢封為了北院樞密使,并且将其三女兒蕭綽召入後宮為貴妃。
唐嫣在劇中扮演年少時的蕭綽
蕭綽年僅16歲,就參與國家大事蕭綽,是蕭思溫的三女兒,出生于應曆三年。蕭氏屬于遼國的豪門貴族,不管是在朝堂上,還是在民間都有着極好的聲望。而蕭思溫非常注重對女兒的培養,家裡面請的夫子都是最好的,因為遼國民風開放,無論男女都可以學習騎射,所以他特意找了武藝高強之人,教導女兒們,可見他對他的女兒們給予了非常大的期望。
蕭綽也沒有讓蕭思溫失望,從小就聰慧過人、天賦異禀,無論是琴棋書畫還是文韬武略都樣樣精通。蕭綽長大後,出落的愈發美豔動人,但是她的身上卻沒有絲毫貴族女子常有的嬌縱之氣,反而落落大方。
蕭思溫幾乎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這個溫柔體貼的小女兒身上,有時在家和下屬讨論政事也不避諱着蕭綽,甚至還會詢問蕭綽的看法。蕭綽從一開始的一頭霧水漸漸的變得頭頭是道起來,也正是因為蕭思溫的刻意培養,使蕭綽有了獨到的政治見解。
"蕭綽"成親時的劇照
蕭綽成為貴妃之後,因為她不止是相貌出色,就連才華都非常出彩,所以深得耶律賢的寵愛。在保甯元年五月初二時,蕭綽升為了皇後。因為耶律賢年幼的時候經曆了"火神澱之亂",受到了驚吓,變得體弱多病,現如今在處理國事上變得有心無力起來。
蕭綽适時的在耶律賢面前展現出自己卓爾不凡的才華,在他處理國事的時候适當的提出自己的建議。時間一久,耶律賢會主動詢問起蕭綽的意見,開始一點點的把大部分的政事交給蕭綽處理。等到年末之時,國事基本上就由蕭綽來執掌了,此時的蕭綽年僅16歲。
蕭綽30歲垂簾聽政,為遼朝打開盛世局面乾亨四年九月二十四日,耶律賢在外出打獵的途中,突發舊疾,病卒于雲州的行宮。在臨終之際,他立下遺诏讓位給他與蕭綽的兒子耶律隆緒,國家大事均聽皇後蕭綽的安排。二十五日,年僅12歲的耶律隆緒繼位。
經超在劇中飾演耶律賢
已經30歲的蕭綽摟着年幼、不懂政事的耶律隆緒,端坐在大殿之上。她看着殿内衆多的大臣們宛若一頭頭饑餓的惡狼,盯着他們母子二人,心下凜然。她深知遼國的情況絕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這麼平靜,不管是遼國宗室之間的暗潮流動,還是鄰國的虎視眈眈,都是她急需解決的難題。
蕭綽先是拉攏了原先與自己父親一路的幾位大臣們,後又任命娶了自己侄女的耶律斜轸為北院樞密使,管理内政的一切事物,特别是對達官貴族們進行約束。然後對各大宗室的親王頒布了"諸王歸第,不得私相燕會"的命令,奪去了他們的兵權,成功解決了遼國的内患。
蕭綽與韓德讓:究竟是舊情複燃還是别有用心?内患已經被解決了,卻還有令蕭綽萬分頭疼的外患。正在她愁于身邊沒有可以信任的能人時,骁勇善戰,英勇無雙的韓德讓出現在了她的視線裡,讓她驚喜萬分。
窦骁在劇中飾演韓德讓
傳聞中,蕭思溫原本是把蕭綽許配給了韓德讓,但奈何出現黑山事變,耶律賢搶先一步将蕭綽召入了後宮。原本以為兩人就會這樣遺憾的錯過,誰知耶律賢的早逝又給了兩人舊情複燃的機會。
根據《宋朝事實類範》中記載,蕭綽曾直接向韓德讓表明過心意,更是有傳聞說楚王耶律隆祐是韓德讓的兒子,但事實究竟如何已經無法考究,唯一能夠确認的是蕭綽對韓德讓确實非常寵信。
蕭綽曾經一改從來不在宮中宴請皇親、大臣們的慣例,讓韓德讓坐在自己的帳室中大擺宴席,并且對在場的大臣們紛紛授予獎賞。兩人更是常常一起外出遊獵,同案而食,并排而坐,好似夫妻一般生活着。
蕭綽面對外人對她和韓德讓關系的猜測也是持默認态度,甚至有一次,蕭綽在觀看韓德讓馬球比賽的時候,胡裡室不小心将韓德讓撞下馬,當場大怒,毫不留情的賜死了胡裡室,坐實了兩人關系不一般的傳言。
劇中"蕭綽"與"韓德讓"年少嬉戲的場景
但是蕭綽和韓德讓兩人是真的情深義重了嗎?這可未必,兩人之間牽扯着的不止有情感還有各種利益關系。對蕭綽而言,當時的遼國正值動亂,她的父親早在多年前就因刺殺身亡了,她的姐妹們也嫁于各處,身邊根本就沒有親近可信之人。
韓德讓的出現卻恰恰解決了蕭綽的困擾,兩人曾有過一紙婚約,韓德讓自然會念及兩人的舊情。蕭綽深知韓德讓是一位有勇有謀,不可多得的好将軍,可以幫助自己盡快收攏政權,便主動向韓德讓示好;而韓德讓此時也正需要一位有權勢的人來鞏固自己在朝堂上的地位,兩人可謂是一拍即合。
蕭綽促成澶淵之盟,堪比武則天統和四年,北宋的一些将臣們聽說了蕭綽與韓德讓的風流韻事後,便聯合起來向宋太宗進言,認為此時遼國皇帝年幼,皆由一介婦人把持朝政,且縱情于情愛之間,正是入侵的好時機。于是,北宋發起了"雍熙北伐"戰争。
雍熙之戰
北宋兵分三路,一路向雄州、霸州方向推進;一路向西北方向推進;另一路則是由潘美帶領着的威名赫赫的楊業沖出雁門關伐遼。在三月初六時,有遼國大臣向蕭綽彙報,岐溝、涿州、新城等地都已淪陷。次日,蕭綽為振奮軍心,帶領着韓德讓和耶律隆緒禦駕親征,和衆将領們一起作戰。
因為有了蕭綽等人的親臨,遼兵士氣大振,而韓德讓更是在岐溝關一戰中将自己的軍事才能發揮的淋漓盡緻,将宋軍打的潰不成軍。之後潘美判斷失誤,導緻楊業被遼兵圍困,奮力抵抗後無果,被遼兵抓住之後,選擇了絕食而亡。
劇中"韓德讓"請命出征
遼國在當時其實隻有以韓德讓為首的幾名大将,且更善于平原之戰,在面對水路和林間戰場時總會捉襟見肘。但楊業不同,他善于利用地形優勢,戰術運用的活靈活現,所以蕭綽在得知楊業被俘之後,就起了惜才之心,想要拉攏他。
蕭綽特意下令好生對待楊業:不得對他進行苛待,更不能肆意侮辱打罵,若有違反者,軍法處置。但遺憾的是楊業甯死不降,最終被斬下了頭顱。因為北宋損失了一名大将,此時遼兵的氣勢已經漲到了最高。
北宋因為"雍熙北伐"的失敗,對遼愈發畏懼,從主動進攻便為了被動防禦。而遼兵在蕭綽和耶律隆緒等人的帶領下,勢如破竹,大舉攻宋。統和二十一年,宋抵抗不了遼兇猛的攻勢,在下半年時,多次請求議和,但因為宋沒有歸還土地的意思,蕭綽統統回絕了。等到十二月初九,宋再次派使者前來求和,遼宋簽訂了澶淵之盟協議。
《燕雲台》蕭綽劇照
協議裡表明:宋遼從此為兄弟之國,因為耶律隆緒年幼所以稱北宋皇帝為兄;宋遼以白河溝為界,雙方撤兵;以後兩國若是有越界的逃犯,彼此不得藏匿;兩國的周邊城池一如既往,不得建築城牆;宋國每年都要向遼國提供三十萬銀兩為"軍旅費";兩國在邊境處開設市場,開通互市交易。
這一協議的簽訂,結束了宋遼長達四十多年的戰事,有效的解決了因為常年戰事,遼國逐漸國力空虛的難題。而與宋國開通互市,更是帶動了遼國的經濟發展,也讓遼國的百姓更加全面的接觸到了宋國文化,促進了民族的融合。
雖然蕭綽身為一名女子,但是她卻和武則天一樣開創了屬于自己的一番盛世。若不是蕭綽憑借着自己的膽識謀略,鐵血手腕在遼國把持着朝政,遼國恐怕已經分崩離析;而她更是在幾次重大戰事中,禦駕親征,有力的促成了遼宋的澶淵之盟,結束了兩方之間持續多年的争鬥,為遼朝的強大奠定了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