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也是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逝世66周年的忌日。
他被公認為是繼伽利略、牛頓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因光電效應研究獲諾貝爾獎,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新紀元,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現代科學天才。
而在我們中國,也有一位在詩、詞、畫、書、文領域均有卓越成就的文學天才——蘇轼。
他在詩歌方面與黃庭堅并稱蘇黃,作詞方面與辛棄疾合稱蘇辛,散文方面更是和大文豪歐陽修并稱歐蘇,書法方面更不用說,他的《黃州寒食帖》被譽為天下三大行書。
如果說愛因斯坦代表着西方理性思維的高峰,那麼蘇轼就是東方感性思維的燈塔。
林語堂先生專門寫過一本《蘇東坡傳》,書中說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是一個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多面性的天才。
今天我們就去看一看蘇轼的人生故事,解密天才的成長密碼,細品一下他的代表作《惠崇春江晚景》。
● 母親的教育成為童年的底色
天才之所以為天才,一定是有他的教育底色。盡信書,不如無書。
我們知道蘇轼和父親蘇洵還有弟弟蘇轍都是唐宋八大家,可以說一家子都是大文豪。
可能有人好奇,這個就神奇了,家裡出一個文豪就了不起,一下子出三個, 那簡直是火星撞地球的概率。
如果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蘇母是如何教蘇轼讀書或許能夠找到一些答案。
蘇母有一次給他講東漢名臣《範滂傳》時,特别的感慨,小蘇轼聽完之後問他母親:“假如我以後像範滂(pāng)這樣,年紀輕輕英勇就義,您會同意麼?”
蘇母倒也沒有反對他,愣了一會,隻是說了一句:“你想成為範滂,為什麼我就不能成為範滂的母親呢?”
蘇轼一聽,心裡咯噔了一下,似乎也明白了母親的意思。
蘇母的回答并沒有直接表示反對,而是先接納蘇轼的看法,然後順着蘇轼的答案給了回應,似乎在說,你是要讓老娘我白發人送黑發人嗎?
蘇母這一問,反倒讓小蘇轼羞愧不已,哪敢忍心讓老人家那麼傷心。
就是那個時候,蘇轼讀書也會開始慢慢思考,哪怕是被别人稱贊的古人也不是完全值得自己去模仿。
● 堅守自我,不惜得罪宰相王安石
有一本書叫《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裡邊的核心觀點認為天才和瘋子隻是一線之差,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特别有個性。
而蘇轼的天才,在個性的堅守方面更是暴露無遺。
當時有個大佬叫王安石,正好執掌朝政,跟神宗很合得來,兩人打算變法圖強,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模樣。
蘇轼知道變法之後,痛心疾首,大呼不能這麼改啊,改了之後就會民不聊生,一百個反對變法。于是跟神宗皇帝寫了一封萬言書。
中心思想就是變法不行,原因是變法會擾亂人心,導緻天下大亂。
本來他可以完全不管這個事的,跟其他大臣一樣為了自己的前途和稀泥,但是蘇轼沒有,因為他心中有他自己的政治抱負和個性。
因為太不知趣,被王安石整到杭州去了。
● 烏台詩案,蘇轼活成了蘇東坡
蘇轼的天才還在于善于調整自己的人生價值。這條路走不通,那就走另一條路,沒人規定人必須成為某一種人。
職場失意,别的詩人可能悶悶不樂,而蘇轼到了杭州之後,不僅吃得好睡得好。還慢慢學會了欣賞杭州附近的美麗山水,開始沒事寫寫詞、作作畫。
要知道,蘇轼被貶之前主要是政論文寫的多,被貶之後,才激發他的詩詞天賦,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在杭州的日子也算過的滋潤, 沒過多久,蘇轼又被調到了湖州。本來以為經過打擊之後會變聰明些,可是在蘇轼眼裡,這些似乎都不是事。
于是閑着沒事又給神宗寫了封感謝信,信裡邊就吐槽了一下改革的事,結果惹怒了神宗。所以到湖州上任不久,就被送進了禦史台監獄,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烏台詩案。
名詞解釋
烏台也就是禦史台,因種有柏樹,終年栖息烏鴉,故稱烏台。
幸虧朝廷中還有一幫老朋友求情,再加上宋太祖趙匡胤有一條遺訓,“不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者”。關了103天的蘇轼逃過一劫,被發配到湖北黃州,擔任團練副使。
當時團練副使是個閑差,幾乎是沒有俸祿的,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打白工。
蘇轼到那裡後,自己親自開荒種地,又因為這塊地在城東,所以自号“東坡居士”,自此,蘇轼就成為了蘇東坡。
此時蘇轼的心态已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再是那個一心渴望改變“世界”的蘇轼,而是感受到了人生的無常,并體會到生命的珍貴和價值,轉身一變,成為了那個“一衰煙雨任平生”的蘇東坡。
● 豁達灑脫,重返朝政輔助哲宗
蘇轼的天才在于他的豁達灑脫,接受命運給自己的安排。所以他不像杜甫過得那麼擰巴,因為朝廷黑暗就辭去官職,後來弄得自己病死孤舟。
雖然他自己對政治一度沒有好感,但是并不排斥,不去計較自己與朝廷之間的恩怨。
神宗去世後,哲宗繼位,宣仁太後掌權,蘇轼重新回到了汴京。
因為之前的政治風波,蘇轼回來之後變得坦然了許多,開啟了自己的蘇東坡生活模式。在此期間便創作了這首《惠崇春江晚景》,也是三年級下冊的必學古詩。
标題中的惠崇是宋朝的一位名僧,能詩能畫,但并非蘇轼的朋友。雖然蘇轼有一些朋友也是僧人,但惠崇卻不是,因為蘇轼出生的時候,他就已經去世了。
這首題畫詩的标題叫《惠崇春江晚景》,其實是有過一些争論的。
錢鐘書先生的《宋詩選注》、上海出版社的《絕句三百首》将這首詩命題為《春江曉景》,而《唐宋詩舉要》、《蘇轼詩集》、語文教材則題為《春江晚景》,是“晚景”還是“曉景”目前沒有定論,歡迎大家留言讨論。
接下來看看這首詩到底寫了什麼。
原文:
惠崇春江晚景
蘇轼〔宋代〕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蒌蒿(lóu hāo)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tún)欲上時。
第一句“竹外桃花三兩枝”通過顔色來交代早春,意思是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寫的是遠處的近景。可以說蘇轼的眼光還是很敏銳的,他懂得畫家的匠心,因此,在詩句裡突出的是桃花而非翠竹。
春天的景色很多,但不是每一種景色可以代表初春的,惠崇的畫為了表達初春真是煞費苦心,用翠竹中生出幾枝桃花來表示。蘇轼卻用一個“外”字,為桃紅柳綠賦予了遠與近的空間感,一下子就呼應了畫中的翠竹多,桃花少。
然後是第二句“春江水暖鴨先知”,這個時候視覺開始由遠到近了,寫的是近處的動景。化用了唐人詩句孟郊的“何物最先知?虛虛草争出”,說的是水中嬉戲的鴨子最先察覺到初春江水的回暖,表現春天給萬物帶來的喜悅。
“鴨先知”是因為其他的動物可能不在水中遊,有的在天上飛、有的在地上走,還沒有察覺到春天的到來,而鴨子長年生活在水中,隻要江水不結冰,它總要跳下去凫水嬉戲,先感受到春水由寒變暖的動物之一。
後來,“春江水暖鴨先知”用來表達凡事都要親曆其境,才會有真實的感受。這句詩更多的是想象和感覺,畫面是畫不出來,頂多可以畫幾隻鴨子,但是鴨子的感覺隻能詩表達出來,這也是題畫詩的意義所在。
第三句“蒌蒿滿地蘆芽短”依然寫的早春近景,說的河灘上長滿了蒌蒿,蘆葦也長出短短的新芽。那滿地的蒌蒿、短短的蘆芽,黃綠相間、豔麗迷人,呈現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榮的景象。
接下來一句“正是河豚欲上時”寫的是動态的春景,向人們揭示出江水深處的春的生機和魅力,說的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遊到江河裡來了。河豚是一種魚,肉味鮮美,産于我國沿海和某些内河中。
這句詩很可能是蘇轼的腦補,他的學生張耒(lěi)在《明道雜志》中也記載長江一帶的人喜歡吃河豚,“用蒌蒿、蘆芽、菘菜三物”烹煮,與河豚最适宜搭配。而蘇轼又是一個吃貨,由岸邊的蒌蒿聯想到河豚也就不奇怪了。
我們可以大概想象一下惠崇的畫。畫面的主體是一條江,江邊桃花初開,竹枝繁茂,簍篙滿岸,蘆葦萌芽;江面江水蕩漾,春鴨嬉戲,怡然自得,腦補的河豚更是充滿了生活的情趣。
過了幾年,宣仁太後去世,哲宗正式掌權,立志要實現父親神宗的改革願望,于是又把曾經的反對派蘇轼來了個三連貶。
從定州到惠州再到海角天涯的瓊州,也就是今天的海南。海南當時根本就不是人住的地方,想吃肉都沒得吃,要是生病了,連藥物、調補品都沒有。
還好蘇轼早已心境闊達,和小兒子蘇過倆人在海南以著書為樂,沒事和當地的父老鄉親談談心、聊聊天,準備在這裡終老一生。
結果,蘇轼沒死,反而把哲宗熬死了。徽宗即位當了皇帝,想把蘇轼調回朝廷。但是蘇轼知道自己年紀大了,壽命不多,希望能夠回到常州,畢竟那裡還有一批親友和一份薄田。
建中靖國元年(1101)蘇轼在常州逝世,終年六十六歲。
蘇轼的一生幾乎是大起大落,做過尚書,也被貶到荒無人煙的海南。豐富的人生經曆使得他的詩詞氣象博大開闊,所寫的内容充滿真切的生命力,讓他的才華在各個領域全面開花。
可以說,他童年的教育經曆、青年的個性堅守、中年的價值轉變以及老年的豁達灑脫成就了蘇轼的天才人生。
難怪葉嘉瑩先生說蘇轼是把儒家用世的志意和道家超曠的精神作了極圓滿的融彙結合,入朝可以實現理想,被貶可以安然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