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寵思辱,居安思危”是一句充滿着辯證思維的諺語,字面意思是說:“(人)得到寵愛了,就要思索可能會受到羞辱;(人)處境安全了,就要思考可能會遭到危險。”告誡人們不要隻顧着享受當前的好事,而忽略了往後可能會發生的壞事;要未雨綢缪,防患于未然。這句諺語出自文學作品《增廣賢文》,原文為:“得寵思辱,居安思危。念念有如臨敵日,心心常似過橋時。”翻譯為:“人在得到榮譽的時候,應當考慮到可能遭受的恥辱;人在平安無事的時候,則要想到可能發生的危險。要像如臨大敵一樣時刻警惕,像過獨木橋一樣小心謹慎。”這句諺語涉及到可能性與現實性的問題,讓我們聯系唯物辯證法裡基本範疇之一的可能性和現實性來聊一聊這一句諺語吧。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主體在唯物辯證法裡,現實性是指已經産生出來的有内在根據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即實際存在的事物和過程;具有現實性的事物,即實際存在的事物簡稱為現實。可能性是指事物發展過程中潛在的東西,是包含在内部的預示事物發展前途的種種趨勢。可能性包括兩大類:現實可能性和抽象可能性。①現實可能性是指在現實中具有充分根據,具備了一定的實現條件,因而是目前能夠實現的可能性。比如說海底撈船。②抽象可能性是指在現實中缺乏充分根據、尚不具備一些必要條件,因而是目前無法實現的可能性。比如說海底撈針。
可能性和現實性是揭示事物潛在趨勢如何轉化為客觀現實的一對哲學範疇。可能性和現實性是事物或現象發展過程中的兩個必然階段。事物從一種質态向另一種質态的任何轉化都是可能性向現實性的轉化。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複雜性,事物往往包含相互矛盾的幾種可能性。但是隻有一種可能性在内外條件齊備的情況下轉化為現實,其他的可能性在矛盾的鬥争中被克服而沒有成為現實。可能性和現實性的關系是辯證關系,即對立統一關系。可能性和現實性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轉化。
可能性和現實性是相互對立的,可能性是尚未實現的現實,還不是現實,着眼于未來;而現實性則是已經實現了的可能,已不是可能,着眼于現在。它們是兩個内容不同的範疇,具有明顯的區别,我們不可以把可能性與現實性混為一談。
可能性和現實性是相互依存的,可能性包含在現實之中,存在于現實中,是沒有展開的、沒有實現的現實;現實性則是已經展開、起源于可能性并已經實現的可能,是可能性發展的結果,同時又孕育着新的可能。所以,沒有現實性也就沒有可能性,反過來,沒有可能性也就沒有現實性。
可能性和現實性是相互轉化的,現實的發展是不斷産生可能、可能又不斷變為現實的過程。可能性轉化為現實後,在新的現實中又包含新的可能性。可能與現實的相互轉化是一個川流不息、永無止境的發展過程。
可能與現實的區别
在可能性轉化為現實的過程中,盡管客觀事物和客觀條件是基礎,但主觀能動性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掌握可能和現實的辯證關系,對于我們正确而發揮主觀能動性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回看“得寵思辱,居安思危”這句諺語,“得寵”和“居安”就是現實,而“辱”和“危”就是可能。木已成舟、米已成炊的現實我們無法改變,我們便安然接受,此時的現實其實也是往昔的可能,往昔的我們努力創造出了如今的現實,也是對我們努力付出的肯定。但是我們若在目前的現實裡,滿足于當前的享受,那這種安于現狀、不思進取的現實又有可能孕育出殘酷而不利的各種可能性。譬如說,一線工作的普通工人滿足于當前的工作和生活,不尋求更大的發展,當經濟危機的可能真正轉化成現實的時候,這些工人便會陷入巨大困境當中。對于還未到來的未來,它存在各種各樣的可能,有不好的可能,也有很好的可能,無法确定。因此,我們需要承認未來可能會遭到羞辱和危險,進而提前做好準備,這樣,即使真的出現糟糕的情況,我們也能胸有成竹地處理,而不至于手忙腳亂甚至手足無措。譬如說,大火焚燒森林是可能性,它可以轉化成現實,造成很大的損失;而我們知道有這種可能,我們就可以做好各種準備,比如滅火消防加強準備工作、嚴禁煙火等,遏制火燒山的可能向現實轉化,若不幸還是起火了,我們也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優的方式去滅火,挽回更大的損失。
後語可能和現實的辯證關系要求我們要去腳踏實地,從現實出發,心中要樹立起科學理想,一步一步地把自己所期望的可能轉化成現實。在立足現實的前提下,我們還要保持謹慎,防止壞的可能,若出現不利情形,則要妥善處理;同時積極地去創造條件,争取好的可能,促使更多好的可能轉化為現實。真正做到“得寵思辱,居安思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