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成語隻有一個,即長籲短歎。
釋義:因傷感、煩悶、痛苦等不住地唉聲歎氣。也可解釋為長一聲、短一聲的不住地歎氣。形容發愁的神情。
引證解釋:
1、元代王實甫《西廂記》一本二折:少可有一萬聲長籲短歎 ,五千遍搗枕槌床。
2、明代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第八回:至夜深月明,策杖步入後園,立于荼蘼架側,仰天垂淚。忽聞有人在牡丹亭畔,長籲短歎。
3、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魯小姐制義難新郎,楊司訓相府薦賢士》:當晚,養娘走進房來看小姐,隻見愁眉淚眼,長籲短歎。
4、《文明小史》第三回:“柳知府也是長籲短歎,一籌莫展。”
造句:她成天長籲短歎的,似乎有訴不盡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