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教學是畢業五年後讀博士嗎?【市場敏感】“教師”二字雖與很多贊譽聯系在一起,但本質上,它不過是一份職業,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學科教學是畢業五年後讀博士嗎?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學科教學是畢業五年後讀博士嗎
【市場敏感】
“教師”二字雖與很多贊譽聯系在一起,但本質上,它不過是一份職業。
魏敏(作者系上海健康醫學院教師)
有戲言稱,“宇宙的盡頭是考編”,貌似調侃,實則戳中了職場痛點。據了解,教師圈内私下裡公認它為“第一法則”。在取得考編資格之前,需要先拿到教師資格證。所以“圖書館裡轉一圈,除了考研黨,最多的就是在備考教師資格證”。“身邊認識的同學都在考,問題是學中文的在考,學法律、學通信的同學也在考,包括曾言之鑿鑿不想當老師的同學也在跟風”。據公開數據顯示,近五年來教師資格證的報考人數有呈倍數翻升之勢。這當中,越來越多的名校碩、博畢業生已“抵達戰場”,一路過關斬将獲得名牌中小學編制,而這些中小學也樂得将繡球抛給這些曾經的學霸。以深圳中學為例,去年共有66名畢業于世界頂尖學府的新教師加盟該校,所有新教師均為碩士及以上學曆,其中博士及博士後占比超過了40%,清華和北大的畢業生占據了一半的比例。
這一輪流轉的風水,也直接促使在曾經的外語熱、計算機熱、财經熱之後,師範類專業成為近兩年高考報考與錄取的大熱門,在一些省市,師範院校的專業組投檔線飙升,華中師範大學錄取線僅比北大、清華低10多分,東北師範大學錄取線甚至超過了浙江大學。而向來有“人精”風向标意義的包郵區(江浙滬皖)師範報考與錄取也是大熱,一改往年冷門、兜底的“磕碜”狀,高分考生報考師範大有人在。這一現象的成因,自然有疫情影響下就業形勢的嚴峻,教師作為體制内旱澇保收的鐵飯碗,還有寒暑假,實屬“穩”字當頭的好選擇。但“穩”字同樣耳熟,往年家長、老師幫忙填志願,提到師範也沒少念叨“穩”。之所以現在有人聽得進,主要還是歸因于中小學教師待遇的提高,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對于教師待遇的重視,已經“變态”到引發嚴重内卷的程度,引來清北複交等名校碩博、博後來争搶就可以理解。
應該看到,中小學教師這一行當有其特殊性,義務教育階段與高中階段的教育更是一門與未成年人、與青春期的“小大人”們打交道的,異常複雜的“藝術”。名校碩博這些曾經的學霸,能否勝任三尺講壇,短時間内令所在學校的教學質量迅速提升,甚至于做好事無巨細,事必躬親,“保育員”一般的班主任,實在是一件未知因素太多的事情。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效果顯現還尚待時日。也如同不少人事先所料,已經有不少名校碩博畢業生在工作了一兩年後,選擇逃離這一“圍城”。盡管這些離職個體的聲音很容易就被“圍城”外的喧嚣所掩蓋,但他們的離開無疑反映出當前體制内中小學的某些問題。
這些問題有痼症,也有新疾。初為人師,“累”是很多人的第一感覺,其中班主任更是從早到晚全天候,全方位的那種累,“老師這份工作沒有下班的感覺”。即使是為外界所豔羨的寒暑假,暫不論“雙減”之後國内多個城市已正式開啟小學暑期托管服務,本身也被各種進修與繼續教育所填滿。但這種身體上的累,其實很多人也許可以逐步調整與适應,名校學霸們多受不了的是身心俱疲。因為這些優秀人才,多會在教學上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多欲在教育質量上有一些自己的創新,但往往“出師未捷身先困”,本就不充裕的時間經常被一些教學之外的工作擠占——各種會議、活動、評比、表格、論文等各種非教學事務,教學精力乃至45分鐘課堂上的精力都會受到影響,長此以往,挫敗感與幻滅感難免來襲。僅憑高薪一項,難以留人,因為這些頂尖學府的高學曆人才,去别的行業,競争力也不容小觑。
“教師”二字雖與很多贊譽聯系在一起,但本質上,它不過是一份職業而已。一旦影響教師從教積極性的暗流過多,教師會不會在相關工作中帶有負面情緒,以至于将中小學教師崗位口碑拖累至“雞肋”,無疑是關系到師範熱能否持續,中小學能否吸引高質量人才,最終影響教育質量的關鍵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