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下雪了。
望着飄飛的大雪,許多人腦海中浮現的第一首詩,就是白居易的《問劉十九》: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熱酒、火爐,雖是雪天,卻溫暖至極。
你知道嗎?
白居易還有一首五言絕句,與《問劉十九》恰恰相反的是,同是寫冬日夜雪,《問劉十九》溫暖至極,而另一首卻凄冷至極。
詩名《夜雪》。
《夜雪》
已訝衾枕冷,複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被子冰涼,白居易很訝異:今夜怎麼這麼冷呀?
擡起頭來,看到窗外特别明亮,恍然大悟:肯定是下雪了。
夜深了,雪肯定越來越大了。時不時,還可以聽到雪壓斷竹子的聲音。
在唐詩宋詞中,寫雪的詩詞數不勝數,但小七卻最鐘愛這首小詩。
全詩短短20個字,沒有大筆墨的寫雪之美,描述雪的形态,可每一句都是雪最好的表達。
- 已訝衾枕冷,複見窗戶明
枕頭和被子都異常冰涼,白居易半夜醒來,再看窗外,雪反射月光而形成的明亮,讓他驚訝:原來下雪了。
”衾枕冷“是從觸覺寫雪,“窗戶明”是從視覺寫雪。
也許白居易是被凍醒的,因為這夜的雪實在太大了。
雪的寒氣侵襲到房間裡,枕頭和被子都染上了寒氣,“冰”醒了白居易。
他擡頭看窗戶格外明亮,厚厚的雪反映着月光,更加明亮。
古人沒有視頻,也沒有朋友圈分享,隻能猜測:可能下雪了吧!
每每讀到這首詩,就像回到了小時候,那個看雪的自己。
沒有孩子不喜歡雪。
夜裡,知道下雪了,好奇的我們隻能躺在被窩裡不能出去。畢竟半夜開門去看雪,長輩們也不會允許。
夜太靜谧,按捺着激動的心,一個人裹着棉被靜靜聽着雪,看着窗子縫隙裡飄揚的雪,美極了!
雪兒啊,别停呀,天一亮,我要第一個沖出去。
小時候,雪于我們,是一種期待,那是冬天最大的驚喜。
一場悄然而至的雪,猶如一個乍見相歡的朋友,就能讓我們快樂好久。
-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白居易沒睡着,夜深了,雪越積越厚,落在竹子上,竹子也被折斷了。
“知雪重”是感覺,“折竹聲”是聽覺。
世人寫雪,多說雪似鵝毛,似柳絮。
東晉時期,才女謝道蘊這樣形容雪:未若柳絮因風起。
而在白居易看來,雪是可以聽的。
不信,你細聽,是不是有竹子突然折斷,那是雪的傑作。
在夜裡,白居易一定是聽了好久好久吧!
兩年前的冬天,他還在長安,因為在朝堂上,為遇刺身亡的宰相武元衡進言,他被貶到了江州。
從繁華的長安,來到偏遠的江州,從最初的不平、憤恨,到如今的釋然。
畢竟,憤恨在繼續,生活也要繼續。
他度過了許多孤獨的夜晚。
這是一個雪夜,蟲獸蟄伏,萬籁俱寂,耳邊不時傳來雪壓竹折之聲,愈顯雪夜的寂靜,也透露出一種孤寂感。
一個人靜靜地聽着雪,一個人承受着屬于自己的孤獨與寂寞。
下雪了,下雪了,有人歡喜,有人憂愁。
有人安居暖室,隔窗享受雪花飄零的閑适,就像《問劉十九》中的白居易,暖室如春,靜待友人,溫暖至極。
有人獨卧衾枕,瑟瑟發抖靜聽雪落的孤獨,就像《夜雪》中的白居易,枕冰衾冷,孤獨聽雪,冰冷至極。
同樣是夜雪,于白居易來說,《問劉十九》是溫暖的結果,而《夜雪》則是獨自忍受孤獨的過程。
像極了人生,别人隻看結果,而自己獨撐過程。日子不會一直這麼好,但總有驚喜。
一樣的雪,帶給人百樣的感受。
就如同《夜雪》,有人從中看見小時候盼雪的美好,有人從中看到夜裡的孤寂。
沒有誰的一生,溫暖如春,沒有誰的一生,總是風霜滿面。
隻願人生在雪夜中,也有聽雪的閑适心情,就像小時候一樣。
隻願人生總有一些溫暖,在寒冷天與你不期而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