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健康
/
催吐減肥現象
催吐減肥現象
更新时间:2025-04-04 21:27:16

催吐減肥現象?A4腰、筷子腿、柯基臀……這是很多年輕女性追求的所謂骨感美,但要做到絕非易事,有人甚至為此不惜犧牲身體健康,采用極端的方式,催吐就是其中一種據介紹,年輕女性出現催吐行為,有些是出于瘦身目的,而有些則是由抑郁症引起 醫生提醒,長期催吐對身體危害大,若無法對這種行為加以控制,建議及時就醫治療 文/記者 顔梅麗 龔小莞 通訊員 邱麗莎 陳鹭 漫畫/小牛 病例 姑娘一天催吐十多次 減10公斤卻招來一身病 “醫生,我最近一段時間總不想吃飯,也不敢吃飯,稍微吃點東西肚子就難受得很,還經常反酸、燒心”廈門市第五醫院消化内科副主任醫師方松林還清楚地記得,患者小琳(化名)剛來就診時的狀态:臉色蒼白,眉頭緊鎖,雙眼凹陷無神,雙手一直捂着肚子,時不時發出痛苦的呻吟聲 方松林詢問病史發現,小琳采用的是催吐方法減肥,時間長達一年方松林從醫十多年,當聽到小琳這種“玩命”的減肥方法,他還是感到很震驚 小琳二十多歲,身高1.6米左右,之前體重是75公斤,愛美又愛吃的她嘗試過多種減肥方式,但都以失敗告終後來在朋友的介紹下,她開始嘗試催吐減肥法 一開始,小琳覺得這種減肥方式很新鮮,吃完美食回味一小段時間後,就用手指或湯勺刺激咽喉,把吃下去的東西一點一點催吐出來,這樣既能滿足自己的味蕾,又不會讓身體吸收這些食物的熱量,可謂“一舉兩得” 小琳堅持采用這種方法減肥,一天最多催吐十多次一年下來,小琳的體重确實減了10公斤左右,但也招來一身病,不僅經常有反酸、燒心的感覺,而且還患上反流性食管炎、糜爛性胃炎、貧血、厭食症、抑郁症等 方松林說,小琳之所以不想、不敢進食,是因為進食過程會刺激發炎的食管和胃,會産生疼痛感,吃東西對她來說已不再是一種享受,而是一種痛苦 吃了吐延續六七年 一查是抑郁引發“貪食” 大二女生小潔(化名)總是控制不住地吃很多東西,尤其是面包、餅幹、奶油蛋糕等高熱量食物,為了控制體重,她采用催吐的辦法,将食物吐出來後,感覺身體舒服了一些,心理上也沒有那麼内疚這樣的吃吐行為循環出現,且越來越失控,發展到最後,隻要一彎腰或者一刺激嗓子,她就會吐出來,弄得自己身心俱疲 後來,她到廈門市仙嶽醫院心理科就診,被診斷為進食障礙中的神經性貪食症 仙嶽醫院心理科副主任醫師呂娜說,貪食症的核心問題是抑郁,但跟普通抑郁症不一樣,抑郁症有直接的抑郁表達,而貪食症則是通過吃的行為間接表達情緒抑郁或者很深的焦慮緩解不了,就化作身體症狀,控制不住地吃後再催吐,這也是一種情緒表達 呂娜了解到,小潔患上貪食症的根源來自于父母不和,導緻不良情緒難以消化,從讀初二時開始,她就有了催吐行為,隻是沒有那麼頻繁到青春期後,受到内分泌的影響,情緒穩定性差,她開始控制不住地拼命吃,一下子發胖影響了外表,擔心被同學嘲笑,她于是又采用催吐的方法,如此反複折騰直到後來身心承受不了才選擇就醫 提醒 危害 長期催吐傷身體 還可能引發抑郁 方松林說,他一年都會碰到幾個使用催吐減肥的患者,最多時一年會遇上十幾個,以年輕女性為主,最小的才十幾歲不少女生身材已經很好,但仍堅持要再瘦一點 “長期催吐對身體和精神都會造成影響,會讓人陷入痛苦的境地”方松林說,長期催吐,胃酸就會從胃往食管上流,破壞食管黏膜,可能引發反流性食管炎如果胃酸腐蝕到咽喉和牙齒,會造成聲帶損傷和牙斑 方松林說,長期催吐還會造成身體電解質失衡,從而引起頭暈、四肢腫脹無力、肌肉抽搐等情況發生電解質失衡最為危險的情況之一是低血鉀,這種情況會導緻心律不齊,心慌心悸 很多人會覺得,催吐讓當事人體重下降,應該能給其帶來愉悅感事實并非如此方松林說,催吐會讓交感神經極度興奮,長此以往,會引起精神上的抑郁“我曾接診過一位這樣的催吐患者,雖然我們醫生将她身上的病醫治好了,但催吐對她精神造成的傷害卻難以一時撫平,很長一段時間内,她都需要服用抗抑郁藥物” 提醒 貪食症與家庭有關 發現苗頭及時介入 呂娜指出,催吐是貪食症的表現之一,患者大多從小就纏繞于家庭中的控制和反控制關系中,容易在青春期前後出現苗頭,随着生活壓力不斷增大或者内在的抑郁、焦慮不斷加重,催吐行為會變得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失控 她提醒廣大家長,不要把夫妻之間的矛盾向孩子傾訴,更不要拉幫結派小孩子敏感、善于觀察,過度介入父母的夫妻關系中,會很痛苦,甚至恐懼,容易出現精神問題 呂娜說,很多孩子的催吐行為都是非常隐蔽的,一旦家長發現,說明很可能之前已經多次出現過,要盡量跟孩子談一談,帶他們去尋求醫生的幫助此外也不要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拼命喂食,有些爺爺奶奶總認為孩子出于餓的狀态,覺得孩子沒有吃飽,就拼命喂食,這樣容易破壞孩子内在的平衡,将來誘發他們在進食上的失控 建議 科學飲食适當運動 才是健康減肥方式 “最健康的減肥方法就是管住嘴邁開腿”方松林說,這裡的“管住嘴”并不是說不進食或者将攝入的食物全部吐出來,而是科學進食,控制攝入食物的熱量,既給身體提供營養,又減少脂肪的形成與此同時,搭配适當的運動,既可幫助肥胖者減脂,還可提高免疫力,增強身體素質 支招 患上貪食症怎麼辦 首先,要認識到神經性貪食症是一種心理疾病,而不是嘴饞或是一種不良的飲食習慣,應及時就醫家人要給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和全力的支持 其次,家人必須做好監督和指導工作:監督患者服用藥物,監督患者定期就診複查,監督其暴食和催吐行為;指導患者對暴食欲望和催吐想法進行自我控制,指導患者正确認識自己的身體狀況,指導其轉移注意力等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神經性貪食症在治療上需要較長時間以及多種治療手段,患者要好好配合醫生,遵從醫囑,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名詞解釋 神經性貪食症又名貪食症,是以反複發作性暴食,并伴随防止體重增加的補償性行為(如禁食、過度運動、誘導嘔吐、濫用利尿劑、瀉藥、食欲抑制劑、代謝加速藥物等),及對自身體重和體形過分關注為主要特征的一種進食障礙,屬于典型的心身醫學科疾病可與神經性厭食症交替出現,或作為神經性厭食症的延續,多數貪食症患者為年輕女性,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催吐減肥現象?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催吐減肥現象(催吐減肥一舉兩得)1

催吐減肥現象

A4腰、筷子腿、柯基臀……這是很多年輕女性追求的所謂骨感美,但要做到絕非易事,有人甚至為此不惜犧牲身體健康,采用極端的方式,催吐就是其中一種。據介紹,年輕女性出現催吐行為,有些是出于瘦身目的,而有些則是由抑郁症引起。 醫生提醒,長期催吐對身體危害大,若無法對這種行為加以控制,建議及時就醫治療。 文/記者 顔梅麗 龔小莞 通訊員 邱麗莎 陳鹭 漫畫/小牛 病例 姑娘一天催吐十多次 減10公斤卻招來一身病 “醫生,我最近一段時間總不想吃飯,也不敢吃飯,稍微吃點東西肚子就難受得很,還經常反酸、燒心。”廈門市第五醫院消化内科副主任醫師方松林還清楚地記得,患者小琳(化名)剛來就診時的狀态:臉色蒼白,眉頭緊鎖,雙眼凹陷無神,雙手一直捂着肚子,時不時發出痛苦的呻吟聲。 方松林詢問病史發現,小琳采用的是催吐方法減肥,時間長達一年。方松林從醫十多年,當聽到小琳這種“玩命”的減肥方法,他還是感到很震驚。 小琳二十多歲,身高1.6米左右,之前體重是75公斤,愛美又愛吃的她嘗試過多種減肥方式,但都以失敗告終。後來在朋友的介紹下,她開始嘗試催吐減肥法。 一開始,小琳覺得這種減肥方式很新鮮,吃完美食回味一小段時間後,就用手指或湯勺刺激咽喉,把吃下去的東西一點一點催吐出來,這樣既能滿足自己的味蕾,又不會讓身體吸收這些食物的熱量,可謂“一舉兩得”。 小琳堅持采用這種方法減肥,一天最多催吐十多次。一年下來,小琳的體重确實減了10公斤左右,但也招來一身病,不僅經常有反酸、燒心的感覺,而且還患上反流性食管炎、糜爛性胃炎、貧血、厭食症、抑郁症等。 方松林說,小琳之所以不想、不敢進食,是因為進食過程會刺激發炎的食管和胃,會産生疼痛感,吃東西對她來說已不再是一種享受,而是一種痛苦。 吃了吐延續六七年 一查是抑郁引發“貪食” 大二女生小潔(化名)總是控制不住地吃很多東西,尤其是面包、餅幹、奶油蛋糕等高熱量食物,為了控制體重,她采用催吐的辦法,将食物吐出來後,感覺身體舒服了一些,心理上也沒有那麼内疚。這樣的吃吐行為循環出現,且越來越失控,發展到最後,隻要一彎腰或者一刺激嗓子,她就會吐出來,弄得自己身心俱疲。 後來,她到廈門市仙嶽醫院心理科就診,被診斷為進食障礙中的神經性貪食症。 仙嶽醫院心理科副主任醫師呂娜說,貪食症的核心問題是抑郁,但跟普通抑郁症不一樣,抑郁症有直接的抑郁表達,而貪食症則是通過吃的行為間接表達情緒。抑郁或者很深的焦慮緩解不了,就化作身體症狀,控制不住地吃後再催吐,這也是一種情緒表達。 呂娜了解到,小潔患上貪食症的根源來自于父母不和,導緻不良情緒難以消化,從讀初二時開始,她就有了催吐行為,隻是沒有那麼頻繁。到青春期後,受到内分泌的影響,情緒穩定性差,她開始控制不住地拼命吃,一下子發胖影響了外表,擔心被同學嘲笑,她于是又采用催吐的方法,如此反複折騰。直到後來身心承受不了才選擇就醫。 提醒 危害 長期催吐傷身體 還可能引發抑郁 方松林說,他一年都會碰到幾個使用催吐減肥的患者,最多時一年會遇上十幾個,以年輕女性為主,最小的才十幾歲。不少女生身材已經很好,但仍堅持要再瘦一點。 “長期催吐對身體和精神都會造成影響,會讓人陷入痛苦的境地。”方松林說,長期催吐,胃酸就會從胃往食管上流,破壞食管黏膜,可能引發反流性食管炎。如果胃酸腐蝕到咽喉和牙齒,會造成聲帶損傷和牙斑。 方松林說,長期催吐還會造成身體電解質失衡,從而引起頭暈、四肢腫脹無力、肌肉抽搐等情況發生。電解質失衡最為危險的情況之一是低血鉀,這種情況會導緻心律不齊,心慌心悸。 很多人會覺得,催吐讓當事人體重下降,應該能給其帶來愉悅感。事實并非如此。方松林說,催吐會讓交感神經極度興奮,長此以往,會引起精神上的抑郁。“我曾接診過一位這樣的催吐患者,雖然我們醫生将她身上的病醫治好了,但催吐對她精神造成的傷害卻難以一時撫平,很長一段時間内,她都需要服用抗抑郁藥物。” 提醒 貪食症與家庭有關 發現苗頭及時介入 呂娜指出,催吐是貪食症的表現之一,患者大多從小就纏繞于家庭中的控制和反控制關系中,容易在青春期前後出現苗頭,随着生活壓力不斷增大或者内在的抑郁、焦慮不斷加重,催吐行為會變得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失控。 她提醒廣大家長,不要把夫妻之間的矛盾向孩子傾訴,更不要拉幫結派。小孩子敏感、善于觀察,過度介入父母的夫妻關系中,會很痛苦,甚至恐懼,容易出現精神問題。 呂娜說,很多孩子的催吐行為都是非常隐蔽的,一旦家長發現,說明很可能之前已經多次出現過,要盡量跟孩子談一談,帶他們去尋求醫生的幫助。此外也不要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拼命喂食,有些爺爺奶奶總認為孩子出于餓的狀态,覺得孩子沒有吃飽,就拼命喂食,這樣容易破壞孩子内在的平衡,将來誘發他們在進食上的失控。 建議 科學飲食适當運動 才是健康減肥方式 “最健康的減肥方法就是管住嘴邁開腿。”方松林說,這裡的“管住嘴”并不是說不進食或者将攝入的食物全部吐出來,而是科學進食,控制攝入食物的熱量,既給身體提供營養,又減少脂肪的形成。與此同時,搭配适當的運動,既可幫助肥胖者減脂,還可提高免疫力,增強身體素質。 支招 患上貪食症怎麼辦 首先,要認識到神經性貪食症是一種心理疾病,而不是嘴饞或是一種不良的飲食習慣,應及時就醫。家人要給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和全力的支持。 其次,家人必須做好監督和指導工作:監督患者服用藥物,監督患者定期就診複查,監督其暴食和催吐行為;指導患者對暴食欲望和催吐想法進行自我控制,指導患者正确認識自己的身體狀況,指導其轉移注意力等。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神經性貪食症在治療上需要較長時間以及多種治療手段,患者要好好配合醫生,遵從醫囑,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名詞解釋 神經性貪食症又名貪食症,是以反複發作性暴食,并伴随防止體重增加的補償性行為(如禁食、過度運動、誘導嘔吐、濫用利尿劑、瀉藥、食欲抑制劑、代謝加速藥物等),及對自身體重和體形過分關注為主要特征的一種進食障礙,屬于典型的心身醫學科疾病。可與神經性厭食症交替出現,或作為神經性厭食症的延續,多數貪食症患者為年輕女性。

來源: 廈門晚報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一個月練出馬甲線及練馬甲線的注意事項
一個月練出馬甲線及練馬甲線的注意事項
第一、如果你是一個意志力堅定的人,你可以不用請教練,自己可以在網上找一下練馬甲線的教程,跟着練習,堅持一個月就會有很好的效果。第二、如果想要效果更快更好,我建議還是請一個私教,私教更專業,也會監督你的每一個動作。第三、一個月時間雖然短暫,但是也不要強度太大了,身體也是需要休息的,建議每周3-4次的機...
2025-04-04
尿黃屬于尿酸嗎
尿黃屬于尿酸嗎
尿酸高與尿液的顔色是沒有必然聯系的。當尿酸偏高時,尿液中的尿酸含量含量也會随之升高,但并不會改變尿液...
2025-04-04
女性排卵期介紹
女性排卵期介紹
1、女性排卵期是指婦女在排卵前後時間,這段時間如有性生活,就很有懷孕可能。正常育齡女性每個月來1次月...
2025-04-04
哪個時段減肥效果最好
哪個時段減肥效果最好
第一、不少人認為減肥=少吃+多運動。當然這個法則也不是針對所有人。減肥也需要正确的時間段。第二、上午早餐後3小時至午餐前在這個時間段運動,不僅能使你快速拜托清晨的睡意,促進你的大腦的運動,而且早上運動也比較輕松。第三、下午午餐後3小時至晚餐前這個時間段大概是在四到六點,這個時間非常适合運動。在一天的...
2025-04-04
怎麼樣去眼袋有效果
怎麼樣去眼袋有效果
1、首先,可以早晚擦眼霜的時候輕輕按摩,促進血液循環。2、然後可以物理法,敷土豆片,可以有效的減輕眼...
2025-04-04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