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 謀攻篇?#奇妙知識季##讀書##教育聽我說##國學#孫子兵法#,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孫子兵法 謀攻篇?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孫子兵法 謀攻篇
05《謀略篇》導讀講解
孫⼦⽈:夫⽤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善之善者也;不戰⽽屈⼈之兵,善之善者也。
百戰百勝的常勝将軍也并不是作戰的最高境界,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作戰的高境界。怎麼樣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最高的打法是謀略之戰、攻心為上,其次是外交之間的争奪,再次才是打仗,最後才是攻城。秦國和趙國的長平大戰,秦國勝不了趙國,因為趙國大将廉頗的防守讓秦國找不到勝利的機會,于是利用反間計,讓趙王換了廉頗,換上紙上談兵的趙括,這就成為秦國獲勝的“勝負手”,這就是“上兵伐謀”。
修橹轒輼,具器械,三⽉⽽後成,距堙,⼜三⽉⽽後已。将不勝其忿⽽蟻附之,殺⼠卒三分之⼀⽽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
攻城略地為不得已,長途征戰需要很長的時間,做很多準備,如果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還沒能攻下,會變成災難。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孫子兵法》中的作戰順序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真正高明的不是通過戰争,而是通過謀略、通過思想。
在漢朝的時候,當時高祖劉邦分封了一些諸侯王,諸侯王有點像周朝分封,他們的勢力逐漸變大,對中央政權的影響很大,如果諸侯王起兵造反的話,會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當時,有一個人叫晁錯,就主張削藩,把這些地方軍隊以及地方鑄造貨币的權利收歸中央。他的政策遭到諸侯王的強烈抵制和反對。諸侯王就以“清君側”為由造反起兵,把晁錯給誅殺了。誅殺晁錯後還不滿足,繼續叛亂。漢朝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平息了叛亂。
削藩勢在必行,但強制的方法結果适得其反,會遭遇強大的反抗。後來,漢武帝時期的主父偃想到了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叫做推恩令,不用刀兵,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具體的做法就是允許這些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再分封給後代,通過這種分封,諸侯國越多,但各自的封地越來越少,力量也越來越弱。
朝廷的想法就是削弱這些諸侯國的力量,利用“推恩令”,朝廷不費一兵一卒就完美地完成了任務。各個諸侯國應對自己家裡的紛争都應付不過來,哪還有時間去反叛朝廷?這就是上兵伐謀,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
漢高祖劉邦打天下,有三個人非常重要,其中一個是蕭何,還有張良“運籌帷幄,決勝于千裡”,第三個是韓信,“百戰百勝,攻必克,戰必取”。劉備手下的諸葛亮卻是一個人要把以上三個人的事情都幹完。他要做韓信,直接上戰場,排兵布陣;要做蕭何,在後方屯田、屯糧;還要像張良去謀劃。他一個人要幹這麼多的活,所以他在50多歲的時候就病死了,其實是勞累過度而死。劉邦最終能得天下,也是他把人才都用好了,而不是事事都親力親為。
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打仗要集中優勢兵力,如果超出敵人10倍以上,就用圍的方法,把他對方活活拖死;如果是5倍于對方的話,就可以進攻;如果隻是對方人數的一倍,就可以以優勢兵力去戰勝對方,如果我方兵力跟敵方兵力差不多,就要把敵方兵力分開;如果是比對方少的話,就想辦法逃走;如果打不赢對方就要避戰,不能莽撞求戰。
《孫子兵法》整個作戰思路非常靈活,不主張蠻幹,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他不是像德國的戰略思想,主張硬碰硬,蘇聯的戰争方法也是硬碰硬,你死我活。
所以在30年代的時候,那些從蘇聯留學回來的留學生掌權,給紅軍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他們的戰略思想完全就跟咱們中國的本地化戰略思想不同。
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如果你力量比較弱小,卻在那裡堅守,最終的結果就是被敵人俘虜,避免不了失敗的結果。所以偉人就制定了“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敵住我擾、敵疲我打”的16字遊擊戰方針,背後的思想與《孫子兵法》是完全一緻的。教員總結的這十六字方針更通俗化,更能夠讓普通的基層幹部領會到遊擊戰的精神。
《亮劍》裡面李雲龍經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賠本的買賣咱不幹!”這些都完美地體現了《孫子兵法》的作戰精神,打仗要靈活,不能死,死拼賠本的買賣咱不幹。
夫将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軍者三: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
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者,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
将領是國家重要的輔助或國家周全的重要保證,但不是最高決策人。最怕的是什麼?怕上面的領導瞎指揮,不知道不可以進的地方,強行要求将領向前;不知道該退的時候,讓士兵後退,導緻兵敗如山倒;外行指揮内行會導緻嚴重的後果。
為什麼經常聽到一句話“将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也就是這個道理。如果軍隊在千裡之外,決策者實際情況完全不知道,憑自己拍腦袋去想是該前進該後退就會導緻重大的危險。如果三軍都疑惑到底是聽誰的,聽國君的還是将領的,會導緻軍心動搖的話,所以對将領充分的信任,才能打勝仗。
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衆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将能而君不禦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前進和後退都是智慧,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知道什麼時候戰,什麼時候不可以戰的一方獲勝。
識衆寡之用者勝,所謂衆寡之用,集中優勢兵力戰勝對手,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這就是識重寡之用者,反正就是一定要集中優勢兵力打擊弱小。
然後上下同欲者勝。就是君主與将領有相同欲望,将領跟士兵有相同欲望,上下同心,才能取勝。
這裡講個小故事來說明:趙國有一員将領叫李牧,打仗非常厲害,他被派到邊境上預防匈奴的騷擾,他每天讓士兵吃得好、練得好,就是不讓他們打仗,堅守不出,即使匈奴來挑釁,他也不出戰。一連練了好幾年,士兵摩拳擦掌就想要報效主将。所以,當匈奴大軍來襲的時候,他下令出戰!士兵們銳不可擋,一舉擊潰了匈奴軍隊。這就是上下同欲的勝利,李牧把士兵的銳氣保存到極緻。這就是良将,知可以戰,不可以戰者勝。
趙括是名将趙奢的兒子,他就是不知道可以進的時候冒進,不知道可以退的時候亂退的典型例子。30年代的那些蘇聯的專家和留學生,也是這種情況。瞎指揮,把好不容易攢下來的一點家底,全國幾十萬紅軍都葬送得差不多了。這些都是慘痛的教訓。
以虞待不虞者勝,就是準備好的,以逸待勞的勝。三國時,諸葛亮要去說服孫權的時候,其中的一條理由就是為什麼我們聯合起來可以打敗曹操83萬大軍,他的部隊一天跑幾百裡,已是強弩之末,我們隻要抓住時機反擊,就可以獲勝。
比如二戰的時候,莫斯科保衛戰也是一樣,德國因為蘇聯的版圖過大,從歐洲打到莫斯科,天氣已經變成非常寒冷了,零下幾十度,德國人就沒有準備在莫斯科過冬的裝備,慘敗而歸。
将能而君不禦者勝,也就是将領非常有才能,君主對将領充分的信任的情況可以獲勝。
如果将領非常有才能,皇帝又心生妒忌,這個仗就很難打,君主瞎指揮就讓軍士疑惑,這個仗就勝不了。
此五者,知勝之道也。從5個方面來考察,就能分析能不能獲勝了。
故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我們前面已經分析了三章,通過對對方的力量、自己的力量,對方的後勤、自己的後勤,對方将領的才能、己方将領,還有對方的君主、跟己方君主的一系列對比,就可以對戰事進行判斷。
比如為什麼諸葛亮跟劉備的時候,蜀漢就能開疆拓土;後來諸葛亮跟劉禅配合得就不好?諸葛亮跟劉備時,劉備在外面,諸葛亮就坐鎮後方;劉備在成都,諸葛亮就帶兵出征;劉備出征,諸葛亮就在後方搞後勤,所以雙方配合得很好。劉備死了之後,諸葛亮帶兵出征,後方就經常會有讒言,說諸葛亮用人不當等中傷,劉禅就會給諸葛亮使絆子,所以諸葛亮六出岐山,隻能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當蜀漢被滅掉的時候,晉朝的将領對諸葛亮還是非常佩服的,但是見到劉禅就會感歎:“像這樣的人,諸葛武侯在世的時候都輔佐不了,更何況諸葛亮已經不在了,輔佐他的是才能不如諸葛亮的姜維,蜀國的滅亡是必然的!”
所以,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勝負50%,對對方不了解,對自己也不了解的話,就會每戰必殆。
我們再來看《三國演義》,諸葛亮出山第一站就是火燒博望坡,博望坡當時對方的主将是夏侯敦,夏侯敦此人非常勇猛,也很有名氣,諸葛亮隻是剛出茅廬還沒有什麼名氣,但是徐庶在曹操那裡把諸葛亮誇上天,說自己跟諸葛亮相比就是烏鴉對比鳳凰,螢火蟲對比月亮。曹操對諸葛亮的才能還是半信半疑,夏侯敦主動請戰,聲稱要活捉劉備、生擒諸葛亮來獻給曹操,曹操很高興,就給了夏侯敦十萬大軍。夏侯敦是立功心切,諸葛亮首先讓趙雲出戰,帶着一些殘兵敗将,武器裝備都不行,而曹軍的武器裝備都很精良,這更助長了夏侯敦驕橫氣焰。打了幾個回合之後,趙雲佯裝戰敗往後面逃,夏侯有一點疑惑,趙雲打了幾招就逃了,會不會有什麼埋伏?劉備此時聽到炮聲,果然帶着一些“殘兵敗将”從埋伏圈裡殺出,夏侯敦心冷笑,原來是這樣的埋伏“這些殘兵敗将,我必然要生擒劉備!”劉備其實就是一個誘餌,劉備打了幾招又往後面跑,夏侯敦就死命地追,終于追到諸葛亮設計的口袋裡面,他就用幾千軍馬把夏侯敦的10萬大軍燒得幹幹淨淨。這就是知彼知己。夏侯敦對自己的弱點不清楚,建功心切,他對諸葛亮的厲害之處也不清楚所以必敗。當然,劉備對諸葛亮的實力也不清楚,但給了他充分的信任。
再來看看《亮劍》裡面的李雲龍,楚雲飛問他:“你為什麼知道這裡一定會有大魚(也就是日軍的觀察團)?”李雲龍的回答:“我就憑他不知道我的厲害!“就像夏侯敦不知道諸葛亮的厲害。初出茅廬第一站,諸葛亮新官上任三把火,非常經典,每一把火都很經典,最經典的是第一把火博望坡,第二把火是新野,第三把火就是火燒赤壁,燒出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通過這幾天的解讀,我們大體上知道了如何判斷雙方的勝負。《孫子兵法》,逐漸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幫助我們掌握了“赢的答案”,應該怎樣進行分析,判斷如何”赢”。這對我們非常有意義,正如《孫子兵法》第一句話,開宗明義所說的: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