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烨(1654—1722,即位之後年号康熙,習稱康熙皇帝)是清朝入關之後的第二代皇帝。他在位期間(1662—1722),順應社會長期動亂之後廣大人民渴望太平的合理願望,通過自己的積極奮鬥,實現了國家的統一和國内政局的長期安定。與此同時,作為這一時期中國政治舞台上的一個中心人物,
康熙大帝
在軍事、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他也做出了重要的建樹,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終康熙一朝,清朝政治一直沿着正确的軌道健康向上發展,清朝統治也進入了它的全盛時期。他是康乾盛世開創者。1669擒拿鏊拜,1673年到1681年平定三藩。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以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出兵攻台,在澎湖大敗劉國軒所率領的鄭氏海軍,随後明鄭納土歸降。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灣設一府(台灣府)三縣,即台灣縣(今台南)、鳳山縣(今高雄)、諸羅縣(今嘉義),隸福建省,并在台灣設巡道一員,總兵官一員,副将二員,兵八千。在澎湖設副将一員,兵二千。從而加強了中央對台灣的管轄,促進了台灣經濟文化的發展。還有1685年
千古一帝,康熙大帝
驅逐沙俄,1689年,簽訂《尼布楚條約》。等等。被譽為千古一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