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襄陽、衡陽、綿陽、鹹陽分别是我國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四川省、陝西省的二大城市,而蘇州、福州、柳州、廣州、贛州分别是江蘇省、福建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東省和江西省的第二大城市(城市規模方面深圳已超廣州、廈門超過福州)。而各省第一大城市方面也有“某陽”和“某州”的城市,比如遼甯省第一大城市沈陽市、貴州省第一大城市貴陽市、浙江第一大城市杭州市、河南省第一大城市鄭州市、甘肅省第一大城市蘭州市等。為什麼我國各省第一大城市和第二大城市有這麼多的“州”和“陽”呢?因為我國城市中專名帶“陽”的建制市實在太多了。今天城鎮規劃君何方洪就來作一簡單分析:
一、為何我國城市有很多帶“陽”的市名
我國為何有衆多的城市會将市名命名為“某陽”呢?這其實跟我國的地理環境有關。中國大部分地區都在北回歸線以北,太陽終年不能直射。所以,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看太陽,都是偏南的。“山”是高于地平面的,所以山的南面向陽,北面背陰。作為地名在山的南或北就是山的陽或陰。例如衡陽一定在衡山之南,華陰一定在華山之北,這種例子很多。
但是水的情況正好相反,因為“水”是低于地面的,有時還流經山谷之間,所以水的北面才向陽,南面則向陰。作為地名在水的南或北卻是水的陰或陽。這種例子也很多。大名鼎鼎的“洛陽”就是在洛水之北不是在洛水之南。上海附近的江陰就是在長江之南不是長江之北。
總之,山的南和北固然相當于陽和陰,但要注意用在河流時卻相反。所以淮南市當然在淮河之南,而淮陰也在淮河之南,濟南市當然在黃河之南,而濟陽縣卻在黃河之北(今黃河下遊,古稱濟水)。
這個原則也可适用于海,海的北面是向陽的,南面是向陰的,例如山東半島有一個海陽縣,在黃海之北。不過,少數例外也是有的。也許是人們一般喜歡用陽不喜歡用陰,所以有些地方雖然在河流之南也誤用了“陽”,于是以訛傳訛沿用至今,例如漢陽卻在漢水之南。但這種例外到底是少數。
截至2022年7月18日,我國帶“陽”字名稱的建制市或縣共有104個,其中地級市有21個。比如沈陽、貴陽、洛陽、襄陽、南陽、鹹陽、衡陽、嶽陽、邵陽、當陽、棗陽、洛陽、萊陽、邵陽、嶽陽、泾陽、荥陽等城市。
二、我國城市有很多帶“州”的市名
州起初隻是人文地理區劃,并不具備政區意義,因此必須從古代州制說起。“水中的陸地”是“州”的本義,後來“州”被用來指行政區劃。當“州”有了第二個意義時,人們為了對二者加以區分,就在“州”上加上三點水,造出一個新的形聲字“洲”,專指水中的陸地;“州”的意義也固定下來,隻指行政區劃的單位。
“州”在曆史上最早并不是一種地方行政制度,而是一個地域劃分的方法。從春秋戰國時候,人們就借助大禹治水的傳說,把他們所知道的中華大地劃分為九個區域,就是人們常說的九州。九州最早出現在先秦時期典籍《尚書·禹貢》中,自戰國以來九州即成為古代中國的代稱 ,而自晉朝起成為漢族地區的代稱,又稱為“漢地九州”。因此,作為我國九州中的青州、兖州、揚州等屬于是九州的延續地名。
州從人文地理區變成政區,是統一的中華帝國出現後的事情,這一變化發端于西漢前期。當時共設立了冀、青、兖、徐、揚、豫、荊、益、涼、幽、并、交趾、朔方等13個刺史部,因刺史部的命名多借用州名,故又習稱為“十三州”。作為大型地理區劃的州,先秦時就已出現在多部典籍當中,最著名的是《尚書·禹貢》的九州,号稱大禹治水時所劃分。
東漢開始,全國的行政區劃由虛的三級制演變為實的三級制,由郡縣制演變為州郡縣制。經三國、兩晉、南北朝,直至隋朝,州一直成為中國最高的行政區劃單位,時間延續了四百年左右。随着州制的興廢消長,“州”作為行政區劃或存或廢,範圍或大或小,但仍有部分沿用至今,形成今天特色的地名。而且很多地名的專名并沒有“州”的名字在撤縣設市或撤縣設區時,沿用了曆史上的州名,改為了帶“州”的市名或市轄區名,比如深縣在撤縣設市後改為了深州市等。
截至2022年7月17日,我國共有1個帶“州”的省級行政區,即貴州省;43個帶“州”的地級行政區,全部為地級市;78個含“州”的縣級行政區(市轄區、縣級市、縣和自治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