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豬瘟。病豬體溫升高至40—42℃,精神沉郁、怕冷、嗜睡;病初便秘,随後出現糊狀或水樣并混有血液的腹瀉,大便惡臭;結膜炎、口腔粘膜不潔、齒龈和唇内以及舌體上可見有潰瘍或出血斑;後期鼻端、唇、耳、四腳、腹下及腹内側等處皮膚上有出血點或斑。常繼發細菌感染,以肺炎或壞死性腸炎多見。
2、慢性豬瘟。病豬體溫升高不明顯;貧血、消瘦和全身衰弱,一般病程超過一個月食欲時好時壞,便秘和腹瀉交替發生耳尖、尾根和四肢皮膚壞死或脫落。慢性豬瘟存活者嚴重發育不良,成為僵豬。
3、非典型豬瘟。又稱亞臨床豬瘟。臨床症狀與解剖病變不典型,發病率與死亡率顯著降低,病程明顯延長,新生仔豬感染死亡率較高,大豬一般能耐過;懷孕母豬感染出現流産,出現胎兒幹屍,死胎及畸形胎。
4、遲發型豬瘟。是先天感染的後遺症,感染豬出生後一段時間内不表現症狀,數月後出現輕度厭食、不活潑、結膜炎、後軀麻痹,但體溫正常,可存活半年左右後死亡。懷孕母豬感染低毒力豬瘟病毒可表現群發性流産、死産、胎兒幹屍化、畸形和産出震顫的弱仔豬或外觀健康實際已感染的仔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