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勒子起源于文化期的玉管飾,一般中間有通天孔,多屬單獨佩戴使用。從紅山、良緒文化一直到明清時期多在加工制造,形成了一個器型豐富、紋飾多樣的勒子系列。
勒子,也稱“蠟子”,源于初始并非玉石瑪瑙,結繩後的繩子于生産勞動中的應用附件,将獸皮包卷繩上兩端用細繩系緊,成為提握功能,是一種實用器。後來更加耐用的玉石材料被廣泛使用。随着曆史的發展,材質越加豐富多樣,如翡翠、瑪瑙、青金、松石等,種類繁多,勒子逐漸衍變為裝飾物,成為佩戴、把玩之物。
勒子主要佩戴于胸前或腰間,一般來說是以圓柱形、扁圓柱形、紡錘形、束腰形、腰鼓形、方柱形、扁方柱形、三角柱形、六角柱形等最為多見。勒子可單獨佩挂,也可與其他玉飾組合佩挂。
早期的勒子以素面為主,後出現各種紋飾。良渚文化時期出現的線刻和淺浮雕相結合的獸面飾、絞絲紋、弦紋等精美紋飾,後期又逐漸發展出線形紋、谷紋、勾連谷紋、雲紋、勾連雲紋、龍紋、鳳紋,文字等紋飾。
工匠們運用精妙的技藝,将多種紋路以浮雕、镂空的形式展現出來,使“勒子”名副其實的成為可賞可玩的收藏佳品。一般有平面線刻、曲面線刻、淺浮雕、高浮雕、镂空雕等。戰漢時期便出現了高浮雕、镂空雕等集多種工藝于一身的玉質精美作品。
曾有人這麼描述過玉勒子,頗具趣味:玉勒子諧音“遇樂子”,人生在世,除了事業努力外,閑暇之餘也要謀求精神上的慰給,人人各投其所愛。“遇樂子”就引喻成了吉祥的配飾。
從古至今,佩戴勒子,已經深入人心。因勒子屬佩飾件,一般選材較好、型制豐富、雕琢紋飾精美、具較高的工藝藝術價值,又可把玩,廣受玩家的追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