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ko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彙集人工智能聽診器和智能檢測軟件的心髒和肺部護理監測公司。公司的使命是幫助臨床醫生檢測心髒和肺部疾病的早期迹象,使醫生、護士、研究人員和整個衛生系統能夠改變對心髒的護理模式。
(2)融資曆程:公司累計融資1.2億美元,估值3.9億美元The funding will help Eko build new products and support commercialization. Here are the top-line bullets you need to know.
CEO Connor Landgraf:本科和碩士就讀于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生物工程學,畢業後于創立Eko。
CMO Adam Saltman:本科就讀于哈佛生物材料學,碩士就讀于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Medical Illustration and Informatics專業;在加入Eko前在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工作12年。
二、行業分析(1)疾病背景:根據美國CDC數據,心髒病是導緻美國人死亡的排名第一疾病,在2021年約有66萬人死于心髒病,占全國死亡人數的25%,聽診/ECG(心電圖)是最常見的診斷心髒病的方式。在2017年花費在心髒病上的醫療費用大概在3600億美元。
(2)市場規模: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的數據,預計到2028年,全球聽診器市場将達到8.267億美元,CAGR增長率為5.8%。
(3)智能聽診器較傳統聽診器優勢- 臨床數據的采集:傳統的聽診器不具備采集數據的功能,而聽診器不僅可以生成心電圖(ECG)還可以将患者的心跳音頻記錄下來錄入電子病曆,形成患者個人健康記錄。
- 降低醫療成本:對于心髒病的診斷,心電圖(ECG)是最常見和篩查工具,但一般需要在醫院或診所由專業的醫生/護士進行操作,并進行聽診來判斷病情,智能聽診器可以直接生成心電圖,将結果反饋給臨床醫生獲得疾病診斷結果。
- 為遠程心髒護理提供可能/提高醫療效率:相比較傳統聽診器需要專業的醫生親自問診,通過智能聽診器,醫生可以遠程進行問診,患者在家中使用智能傳感器采集心髒跳動數據即可,并且可以通過機器學習自動篩選可能存在風險的患者進行回訪,不必每一個患者都進行聽診服務。
- 采集的聲音更精準:智能聽診器支持最高40倍的聲音擴放。
- 首先通過自助導航,版主用戶選擇适用不同使用場景的聽診器。
公司的硬件産品有三類都已獲得FDA認證,分别是用于增強聽診能力附在傳統聽診器上的附件/完全獨立的數字聽診器,可以自動檢查雜音/可生成心電圖的數字聽診器
- Eko DUO:DUO結合了心電圖和數字聽診器,是美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FDA認證的智能心髒疾病檢測系統,當連接到Eko應用程序時,可以在幾秒鐘内同時識别雜音和房顫,支持藍牙無線連接。
- 心髒監測系統:提供高保真心肺記錄,使用FDA批準的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心髒聲音,包括收縮期雜音、舒張性雜音、心律失常、雜音和喘息進行辨别,識别心髒病風險。将數據錄入到電子病曆中,并且可以在患者在家中測量時進行同時視頻問診,颠覆傳統聽診方式。
- 有效性:在《美國心髒協會雜志》的臨床研究中,數據顯示Eko的人工智能算法可以識别心髒雜音,心髒瓣膜疾病的主要指标,其靈敏度為90.0%,特異性為91.4%。臨床驗證了他們的心房顫動檢測算法,其靈敏度為98.9%,特異性為96.9%。
四、商業模式支持健康儲蓄賬戶HSA (Health Spending Account), 靈活支出賬戶FSA (Flexible Spending Account), or 健康報銷安排HRA (Health Reimbursement Arrangement)進行報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