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關于二月二的傳說二月二的習俗
關于二月二的傳說二月二的習俗
更新时间:2025-02-20 12:13:38

二月二的由來:

二月二稱為龍頭節,以各種與龍相關的民俗活動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的一種風俗。龍擡頭又被稱為春耕節、春龍節,是中國民間的一種傳統節日。“龍”是指二十八宿中的東方蒼龍七宿星象,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黃昏時“龍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故稱“龍擡頭”。傳說龍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象征吉祥、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龍擡頭的說法,來自古老的天文學,遠古時代人們曾用二十八宿,來表示星辰的位置,以此判斷季節。古人将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為二十八組,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俗稱“二十八宿”,以此作為天象觀測的參照。“二十八宿”按照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劃分為四大組,産生“四象”: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宿”表示居住。如果觀察月亮的運行,它基本上是每天入住一宿,待28宿輪流住完,大約一個月,所以稱“宿”。在東方的7個宿分别叫做: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象,人們稱它為東方蒼龍,其中角宿代表龍角,亢宿代表龍的咽喉,氐宿代表龍爪,心宿代表龍的心髒,尾宿和箕宿代表龍尾。在冬季,這蒼龍七宿都隐沒在地平線下,黃昏以後也看不見它們。驚蟄至春分期間,黃昏來臨時,角宿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了。這時整個蒼龍的身子還隐沒在地平線以下,隻是角宿初露,故稱龍擡頭。

關于二月二的傳說二月二的習俗(二月二的由來以及習俗)1

明清時把這天稱之為“龍擡頭”的日子,因為農曆二月初二正值“驚蟄”節氣前後。蛇、蚯蚓、青蛙等很多動物,一到冬天便進入了不吃不喝不動的冬眠狀态,這便是“入蟄”了。等到了二月二前後,天氣漸暖,一些昆蟲動物好似被春天的陽光和春雷從睡夢中驚醒了一般,因此這節令名為“驚蟄”。百姓傳說中的大龍實際是沒有的,那種龍就是在蛇、蚯蚓等基礎上,我們祖先想象加工出來的。二月初二前後,春回大地,人們期望龍出鎮住一切有害的毒蟲,期望着豐收。這就是“二月二,龍擡頭”的說法。

“二月二”也是農村的農事節。農諺曰:“二月二龍擡頭,大家小戶使耕牛”。但也有一些地方春旱較嚴重,春雨貴如油。倘春雨充沛,預示着一年的大豐收。所以又有農諺道:“二月二龍擡頭,大倉滿小倉流。” 二月二的習俗:

二月二日既然是“龍擡頭”之時,許多食品就與龍牽扯在一起。

關于二月二的傳說二月二的習俗(二月二的由來以及習俗)2

關于二月二的傳說二月二的習俗(二月二的由來以及習俗)3

關于二月二的傳說二月二的習俗(二月二的由來以及習俗)4

1、吃龍食:二月二這天在飲食上也有一定的講究,吃春餅名曰“吃龍鱗”,吃面條名曰“吃龍須”,吃馄饨為“吃龍眼”,吃餃子則叫“吃龍耳”,面條、馄饨一塊煮叫做“龍拿珠”,吃蔥餅叫做“撕龍皮”。有些地方還有吃“龍眼”、“龍須”、“龍舌”、“龍耳”、“龍皮”、“龍子”、“龍蛋”以及吃春餅、吃豬頭肉的習俗。北京一帶,這天多食用春餅,叫做“吃龍鱗”,比較講究的還食用時搭配“合菜”。合菜是将瘦肉絲與菠菜、豆芽菜、蒜黃等菜蔬合炒而成,吃時将春餅一分為二,抹上甜面醬,配上大蔥,再夾上合菜,卷成筒狀而食。北方地區還時興食用面條、水餃等。而當地在二月二這天,早上吃面,中午吃餃子,晚上吃餅。

關于二月二的傳說二月二的習俗(二月二的由來以及習俗)5

2、剃龍頭:指二月初二理發,兒童理發,叫剃“喜頭”,借龍擡頭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發,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新的一年順順利利。

關于二月二的傳說二月二的習俗(二月二的由來以及習俗)6

3、起龍船:二月二是祭祀龍神的日子,人們都要到龍神廟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龍神,祈求龍神興雲化雨,保佑一年五谷豐登。龍擡頭時節我國部分地區會有“起龍船”的活動,請龍出水,以及祈求事事順利的心願。

關于二月二的傳說二月二的習俗(二月二的由來以及習俗)7

4、祭社神:二月二既是龍擡頭節也是土地公的誕辰,“土地誕”也稱“社日節”。社日分為春社日和秋社日,古時春社是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秋社是立秋後第五個戊日(戊,五行屬土)。古人認為土生萬物,土地神是廣為敬奉的神靈之一。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水族的風俗簡介
水族的風俗簡介
水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貴州省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縣和荔波、都勻、獨山以及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凱裡、黎平、榕江、從江等縣,少數散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西部。主要從事農業,善種水稻和糯稻。水族的居住地位于雲貴高原東南...
2025-02-20
孫悟空為什麼不能摘掉人參果
孫悟空為什麼不能摘掉人參果
在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長生不老一直作為一個永恒的話題被不斷的提及。在西遊記中亦是如此,天庭中有着蟠桃、九轉金丹,在凡間有着五莊觀的人參果樹,這些都是能夠延壽的仙品。做為西遊記的主角,孫悟空自打明了天理,便一心想着追求長生不老,就連跑到菩提老...
2025-02-20
阿詩瑪屬于彜族的舞劇嗎
阿詩瑪屬于彜族的舞劇嗎
彜族撒尼語口傳叙事長詩《阿詩瑪》是流傳在撒尼人民口頭上的一支美麗的歌,是彜族撒尼人民世世代代的集體創作。它充分體現了撒尼人民的生活習慣和風俗人情。這種生活上的情調反映在詩歌上,造成一種區别于其他民族詩歌的特色。《阿詩瑪》是一部思想内容豐富而...
2025-02-20
德昂族的民族風俗簡介
德昂族的民族風俗簡介
德昂族的民族風俗簡介?德昂族原名“崩龍族”1985年9月17日經國務院批準正式改名為德昂族“崩龍”是他稱,德昂族各支系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自稱“德昂”,意思是“石岩”,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德昂族的民族風俗簡介?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德昂族...
2025-02-20
泰山石敢當的來曆故事
泰山石敢當的來曆故事
在農村,經常會看到沖着大街或者小巷的牆上都鑲嵌着一塊鎮宅石頭,上面刻着“泰山石敢當“”,這石敢當到底是什麼呢?相傳,石敢當本是一個人,姓石,名敢當,家在泰山旁邊的且萊山橋溝村,在泰安城測字為業,很勇敢,又好打不平。有一年,泰安城南汶口鎮一戶...
2025-02-20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