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健康
/
胃潰瘍午餐吃什麼
胃潰瘍午餐吃什麼
更新时间:2024-11-26 18:48:10

近日,有媒體報道,杭州29歲的小夥子5年“過午不食”,結果胃粘膜廣泛充血糜爛,長了兩個巨大的潰瘍(直徑大于2厘米),還有出血和咖啡色血痂。

這些年,笃信“過午不食”的人不少,主要是因為一直流傳的某著名中醫專家說“過午不食有益健康長壽”的說法,而反對此說者也多将矛頭直指中醫。那麼,“過午不食”真的是中醫推行的養生方式嗎?

胃潰瘍午餐吃什麼(過午不食引發胃潰瘍)1

“過午不食”出自佛教而非醫學

據筆者考證,醫家最早談論“過午不食”者,當推清初三大名醫之一的喻昌,他在其醫案專著《寓意草》中,介紹一例“血證兼痰證治法”時提到飲食調養的重要性,認為不僅肥甘厚味容易生痰,飲食時間也與痰濁化生相關,從人體陽氣變化規律看,中午之前陽氣漸旺,可助脾運化,不易生痰;午後陽氣漸衰,此時再進食,則飲食難化而變生為痰。

用現代營養學觀點看,喻氏此說有一誤區,人體是恒溫動物,其消化吸收能力變化與整體健康狀态、活動方式和進食品種、數量相關,和自然界的晨昏晝夜變化并不一緻。按照現代人的生活節奏,《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給出的三餐模式為:早餐營養足,午餐要吃好,晚餐要适量。

喻氏之所以援引佛教“過午戒食”談病後調護,與他由儒入禅、由禅入醫的閱曆有關。喻氏在京3年,郁郁不得志,心灰意冷後,削發為僧,遁入空門。誦習佛經同時,他還精研醫學,并終于選擇“不為良相,便為良醫”之路,蓄發下山,還俗行醫,直至終老。因此,喻氏指“過午不食”是出自佛教,其可信度較高。

喻氏之後,多位醫家著述,均有類似論述。而除喻氏外,其他醫家異口同聲直指此說出自佛教而非醫學。如陳岐說 “釋教過午不食”,王孟英指“釋氏有過午不食之戒”,曹慈山講“釋氏有過午不食之說”。

僧人午後會吃茶羹和“代茶飲”

所謂“過午不食”,佛教的準确說法為“過中不食”和“不非時食”。這裡的“午”,并非12時辰之中的午時,而是指正午時分即“可丁可卯”的12點整。按趙樸初先生的解釋,為了珍惜居士供養和有利于清心寡欲,佛教徒一天隻在正午前吃一餐。原因一是比丘的飯食是由居士供養,每天隻托一次缽,日中時吃一頓,可以減少居士的負擔;二是過午不食,有助于修定。”

茶羹

佛教徒誦經不能打瞌睡,為了提神可以喝茶。那時人們飲的茶并非清茶一杯,而是茶羹一盞。茶裡要放蔥、姜、棗、橘皮、(食)茱萸和薄荷等物一起煮後才吃。别的不提,單說大棗,從現代食物血糖生成指數看,GI值比葡萄糖還高!多吃倆棗也扛餓。

胃潰瘍午餐吃什麼(過午不食引發胃潰瘍)2

代茶飲

除了茶羹,還有“代茶飲”給僧人吃,内含黃芪、茯苓、葛根、薏苡仁、通草、幹姜、桑根白皮、鼠粘根、生幹地黃、枸杞根、忍冬、菝契、麥門冬和葳蕤等14味,這14味都先搗碎,再在炭火上烤出香味、臼中搗成細末,吃之前加上少許鹽、橘皮、荜茇等煮熟,“煎以代茶”。這方子裡,茯苓、葛根、薏仁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都不低,多吃幾盞也扛餓。

藥食

另外,據趙樸初先生說:“我國漢族禅宗僧人從古有自己耕種的習慣,由于勞動的緣故,晚上非吃東西不行。所以在多數寺廟中開了過午不食的戒,但是被視為‘藥食’。”可見,佛教的“過中不食”也有靈活變通處。

“過午不食”要義是過午少食

多位醫家認為,“過午不食”并非過午禁食,而是少食,“早飯可飽,午後即宜少食,至晚更必空虛”;“古樂府雲:晚飯少吃口,活到九十九”

但諸醫家多反對吃夜宵,“至于夜食尤當屏絕”。早在唐代,醫家王焘就反對夜食:“人至酉戌時後,不要吃飯。若冬月夜長,性熱者須少食”。酉、戌時相當于現代17到21點,也就是說,晚上9點之後最好不再進食,即使吃也要少吃。

農耕社會民衆的作息習慣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太陽落山後再幹活兒要點燈熬油,“性價比”不劃算,因此百姓多是天擦黑後就鑽被窩了。中醫認為,如最後一餐和入睡挨得太近可緻食積不化而郁結成病。

“最忌食後就寝,耳無所聞,脾即不磨,肺氣又不為之四布,惟有郁結成病而已”;“人不得每夜食,食畢即須行步,令稍暢而坐卧。若食氣未消,而傷風或醉卧,當成積聚百疾。”;“胃方納食,脾未及化,或即倦而欲卧,須強耐之”。

按頓吃飯是文明進化的産物

原始社會裡沒有餐制,人們茹毛飲血,狩獵為生,逮着什麼吃什麼,什麼時候逮着什麼時候吃。到了農耕社會,人類開始種植谷菜、馴養禽畜,能自定食譜和進食時間了,所以孔子才強調“不時不食”,即不到飯點兒就不能進食。

可見,規律性用餐本身就是文明進化的産物,文化修養從餐桌開始且中外皆然,《禮記·禮運》說“禮之初,始諸飲食”,英語文化culture與農業agriculture就差一個代表“田地”(agri-)的詞頭。

秦漢以前,一日兩餐相當普遍,人們将出工前吃的飯,稱為“大食”(甲骨文)或“饔食”,吃得相對飽一些;收工後吃的飯,稱為“小食”或“飧食”,這通常是将早上的剩飯用水泡一下就對付了:“飧,水澆飯也,從夕食”。因就食時間約定俗成,大食和小食在商代就被定為時辰專名,“大食”指現代7到9點間,“小食”指現代15到17點間。

當然,餐制也因人而異,按禮儀,諸侯一天三頓,皇室一日四餐:“諸侯三飯,卿大夫再飯,尊卑之差也”,可見農耕社會裡,多吃一頓飯也是特權。古籍因此有平旦食、晝食、餔食和暮食之分,12時辰和16時辰制裡也有蚤(早)食、餔(bū)食、夜食之說。餔食指申時即15-17點間進食:“餔,申時食也”,相當于商代的“小食”時間,都過了午時。城鎮百姓三餐制大約是從兩宋開始的,主要為适應商業活動的需要。

胃潰瘍午餐吃什麼(過午不食引發胃潰瘍)3

飲食有節才是正确的養生方式

古人養生強調:“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其中的“食飲有節”就包括進餐定時、定量和五味調和等。過午不食行不行?不行!

“精”和繁體“氣”字裡都有個“米”,人就指着水谷來養精氣呢:“精氣二字俱從米,是精氣又必資乎米”,半天不吃飯,氣就不足了:“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

傳統中醫在餐制和食量上和現代營養學不謀而合,都強調每頓少吃但多吃幾頓:“食欲數而少,不欲頓而多”。像相撲運動員那樣一天隻吃一頓,但食量超出脾胃的運化能力仍會傷身,“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所以食物總量要控制,“每日飯食隻宜八分,不可盡量”;餓過頭了再吃就很容易超量,“恐覺饑乃食,食必多”。

正确的做法是定時進餐,每餐少食,“常如飽中饑,饑中飽。”

有問題可留言,覺得對您有所幫助,記得看後點擊關注,後續内容更好看,也可以轉發給身邊朋友看一看!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女性胸悶氣短有什麼辦法緩解
女性胸悶氣短有什麼辦法緩解
歡歡家住7樓,沒有電梯,每天下班回家都要拖着疲憊的身體爬樓梯,每次爬到一半就感覺喘得跟頭牛似的,腿有點發酸,等到爬到了7樓以後,呼吸都不順暢了,感覺胸悶缺氧一般,背上頭上還會出一層薄汗,心髒劇烈跳動。她很擔心自己的心髒出了問題,但其實這種胸...
2024-11-26
吃雞蛋得膽結石有科學依據嗎
吃雞蛋得膽結石有科學依據嗎
極目新聞記者曹洋通訊員胡冰珣劉霞近日,#平均一天吃4個雞蛋膽囊長滿結石#的話題沖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紛紛在評論區留言,認為“雞蛋不背這個鍋”。那麼吃雞蛋真的會導緻膽結石嗎?本地專家指出,吃雞蛋跟膽結石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食用雞蛋并非是引發...
2024-11-26
青木香的功效與作用
青木香的功效與作用
青木香的功效與作用?青木香味辛、苦,性溫,歸脾、胃、大腸、膽經,具有行氣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療胃腸氣滞導緻的脘腹脹疼、食欲不振,常與枳殼、陳皮等同用;,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青木香的功效與作用?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青木香的...
2024-11-26
梨湯的功效與作用
梨湯的功效與作用
梨湯的功效與作用?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功效喝點煮的梨水,對慢性氣管炎、百日咳、慢性咽炎都會有不錯的緩解和改善,所以患有咽炎的人可以多喝,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梨湯的功效與作用?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梨湯的功效與作用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功效...
2024-11-26
後背疼痛是不是心髒有問題
後背疼痛是不是心髒有問題
随着物質生活的改變,身體健康慢慢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有些人還喜歡胡思亂想。如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背痛,被流傳是腎髒或是心髒有問題,今天我們來看看真相是什麼。後背出現疼痛,是不是腎髒有問題?腎髒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熱門話題,尤其是在養腎護腎上,...
2024-11-26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