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龍是中華的圖騰,是吉祥之物。傳說龍有着駝頭、鹿角、蛇頸、龜眼、魚鱗、虎掌、鷹爪、牛耳。其中駝頭象征抗旱,鹿角象征健康長壽,蛇頸象征靈活多變,龜眼象征富有靈氣,魚鱗象征神聖的防衛,虎掌象征英勇善戰,鷹爪象征騰雲駕霧,牛耳象征勤勞善良。可以說龍集中體現了人們所有的美好的願望。
而你知道龍都有什麼等級嗎,龍又是如何進化的?
傳說水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
水虺就是水蛇。水虺經過不斷修煉,吸收天地日月之精華,五百年後即化為蛟。當然如果能得到仙丹之類的幫助快速提升功力,就不用這麼長時間了。白蛇就是吃了呂洞賓的仙丹變化成人形的。傳說,有年三月三,西湖邊上人聲鼎沸,遊人多,擺攤的人也多,呂洞賓路過此地,也過來湊熱鬧,于是就在路邊擺攤賣湯圓,大湯圓一文錢三個,小湯圓三文錢一個,路人都笑話他說反了,很多人都圍過來湊熱鬧,很快大湯圓就被賣光了。這時候過來一個小男孩,也想吃湯圓,但是隻有小湯圓,于是爺爺就給他買了一個小的。小孩吃過湯圓後,回到家後好幾天沒吃飯,于是爺爺就帶着孩子來他,呂洞賓就說我的湯圓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的,于是就把小孩倒過來湯圓就從小孩口中倒了出來,掉到了西湖中。西湖橋下一隻烏龜和一條白蛇,過來搶着吃這顆湯圓,白蛇搶到了這顆湯圓,湯圓本是仙丹,烏龜和白蛇都有五百年的修行,白蛇吃了仙丹,烏龜就打不過白蛇了,所以落荒而逃。白蛇得到了仙丹的幫助所以就化成了人形,她就是白素貞,烏龜就是法海。
端午龍舟比賽,既是對屈原的懷念也體現了對龍的崇拜
蛟還不是龍,但已經有半隻腳踏入龍的行列了。蛟與龍的區别是:蛟隻有一隻角或者沒有角;蛟隻有一對爪子而龍有兩對爪子;蛟的尾巴是光秃秃的。傳說蛟修煉一千年便“走蛟”沿江入海化龍,懸劍橋就是防備走蛟傷害橋梁的。“走蛟”是蛟進化成龍的最關鍵的一步。所謂“走蛟”就是蛟沿着江河幹流入海的過程,一般“走蛟”都伴随着狂風暴雨、江河暴漲、洪水等擁有巨大破壞力的自然現象。蛟在化龍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磨難,比如蛟如果被人看到,則需要見到它的人對其封正,就是說出“好大一條龍”之類的話語,隻有這樣蛟才能順利成龍,如若聽到人說“好大一條蛇”之類,那麼“走蛟”也就不能成功,甚至蛟有性命之憂。
蛟千年化為龍,而龍在修煉五百年後會進化成角龍,這個時候它才算是成年,外觀上它與龍相差不大,而在不同的時期對于它的外觀會有不同的記載,比如在東漢時期,人們認為龍似虎形,身尾分明,個别有鳍;在南北朝,人們則有認為龍體較細長,頭角略似鹿角。
角龍再修煉五百年就進化成應龍。應龍,龍中王者。應龍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一種有翼的龍,又名飛龍,亦作黃龍,另有學者推測應龍以庚辰為名。
應龍輔助黃帝斬殺蚩尤、誇父。《山海經校注》記載:“蓋誇父與蚩尤同為炎帝之裔,在黃炎鬥争中,蚩尤起兵為炎帝複仇,誇父亦加入蚩尤戰團”。《山海經·大荒北經》亦記載:“誇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走大澤,未至,死于此。應龍已殺蚩尤,又殺誇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
應龍以尾畫地成江,助大禹治水。《楚辭》中有:“應龍何畫?河海何曆?”王逸注此句雲:“或曰禹治洪水時,有神龍以尾畫地,導水徑所當決者,因而治之”。《拾遺記》卷二:“禹盡力溝洫,導川夷嶽,黃龍曳尾于前,玄龜負青泥于後”。此處黃龍即應龍,因為應龍輔助黃帝為黃帝的一員大将,而黃帝居中原、中央屬黃土,所以應龍也叫黃龍。
你現在知道龍是如何進化的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