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波斯伊朗。早期的豎琴隻具有按自然音階排列的弦,所奏調性有限。現代豎琴是由法國鋼琴制造家S·埃拉爾于1810年設計出來的,有四十七條不同長度的弦,七個踏闆可改變弦音的高低,能奏出所有的調性。由于具有豐富的内涵和美麗的音質,豎琴成為交響樂隊以及歌舞劇中特殊的色彩性樂器,主要擔任的是和聲伴奏和滑奏式的裝飾句,每奏出畫龍點睛之筆,令聽衆難以忘懷。
豎琴,是一種包括了弧形頸部、共鳴箱、五金裝置及琴弦的弦樂器。它在每個地域,如中國、緬甸、伊朗、土耳其、愛爾蘭、歐洲大陸、拉丁美洲等等,又有各種不同的形狀、琴弦數、彈奏法。
它主要有一垂直的前柱、一斜立的長條形音箱和位于上方的彎曲的琴頸,形成一三角形琴架,琴弦自上而下與前柱平行地繃于琴頸與音箱上,琴身是木制結構。據埃及古圖記載,此種樂器出現于公元前三、四千年。當時的形狀猶如一個有弦之弓,傳說這是受射箭時箭發弦鳴的啟發而發明的。
至中世紀有記載說古代豎琴就是裡拉琴。形體大的豎琴當時被稱為奇塔拉琴。經過許多年的逐次改良,才形成現代豎琴。
現代豎琴都是落地式的,形狀巨大,音域與鋼琴相仿。此種樂器能改進成今天的模式,主要應歸功于19世紀的制琴家S.厄拉爾德,他把原先的單踏闆豎琴改成雙踏闆豎琴,這一改進大大擴展了豎琴的演奏能力,此後又有人在這種雙踏闆豎琴的基礎上改制成半音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