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賽,法國巴黎衛星城,曾是法蘭西王朝的行政中心,因為宮殿、花園壯觀精美,内部陳設和裝潢富于藝術性,被譽為法蘭西藝術的明珠。而網絡語境中的“凡爾賽”,則指使用一些委婉隐晦的方式,來炫耀自己的某種類似于凡爾賽富麗尊貴式的優越,具體方式如:先抑後揚、自問自答式的炫耀,在不經意或僞裝痛苦中的炫耀。
“凡爾賽”的語境表露出“凡爾賽”者的這樣一種心态:特别想炫耀,但又不願意讓别人覺得太直接(因為這樣會顯得自己太“土”),所以需要用一種委婉的方式來表達。隻不過這種方式使用後沒多久,就被廣大網友識破,然後就給這種行為起了個名字:“凡爾賽”。這個詞的意思還可以用另外兩個字來表達:“作”或者“裝”,如果用書面語來表達的話,就是“一種虛假僞裝後的虛榮心的表達”。
那麼,這種“凡爾賽”心态是如何産生的呢?使用馬斯洛心理學中的需求層次理論可以很好地解釋。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的行為由動機産生,決定動機産生的是人的需求,人的需求則可以劃分為7個層次(國内常用的版本為5個層次,但後面做了修改,增加了2個層次),由低到高分别為:生存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需求、自尊需求、認知需求、審美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一般說來,人的需求由低層次向高層次逐級滿足,也就是說人在低層次需求得到滿足以後,才會追求更高一層次的需求——當然,也不排除人的需求跳躍式滿足的可能,比如就有從安全需求滿足直接跳躍到自我實現需求滿足的現象發生(仁人志士為理想信念獻身)。
對中國人來說,改革開放前生存需求、安全需求得到了基本滿足,愛與歸屬需求也得到了部分滿足。改革開放以後至今,中國人的生存、安全、愛與歸屬的需求都得到了大部分滿足。現在,中國人的需求普遍上升到了自尊需求滿足這一層次。
另外,中國傳統文化中對自尊需求的滿足特别看重(比如“光宗耀祖”,比如“愛面子”,都是中國特色的自尊需求滿足的表現)。所以,現在的中國人普遍具有自尊心強的心理特點,這一特點的外在表現就是攀比心重,虛榮心強,凡事都要和别人比一比,炫耀一下心裡才舒服。
以前炫耀的方式很直接,比如名表豪車大金鍊子,顯得太土容易被嘲笑,但自己的炫耀之心又必須一吐為快,怎麼辦?那就改變一下方式,炫耀得委婉一些吧。但是,這種方式又很快被大家發現,并被命名為“凡爾賽”。
目前,很多人即使知道是“凡爾賽”,但還是忍不住想要“凡爾賽”一下。究其原因,就在于攀比心和虛榮心的消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時至今日,擁有“凡爾賽”心态的人仍然不少,甚至有些評價别人是“凡爾賽”的人,自己也是個“凡爾賽”——隻不過炫耀的更加隐蔽罷了,或者一直憋在心裡?一般說來,“凡爾賽”者的表現是心中得意臉上裝苦逼,而“被凡爾賽”者的表現則是心中焦慮臉上裝坦然。
總之,“凡爾賽”并不是一種好的心态,因為大多數人的心态都注定一會兒“凡爾賽”,一會兒“被凡爾賽”,心态就像過山車一樣起伏不定,時好時壞。因為總有人比你差,也總有人比你強(除非你站到了金字塔頂端,但這樣的人數量永遠是少數)。
所以,“凡爾賽”背後隐藏的是對自尊心滿足的不懈追求,但這一追求大多數人注定不能完全實現。
那麼,我們是不是就無法得到更大的快樂呢?其實不然,在自尊心需求層次的上面還有三個層次的需求:認知需求、審美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這三個層次的需求滿足後給人帶來的快樂,遠超于自尊需求滿足後給人帶來的快樂。
認知需求是通過探索未知世界、發現問題原因、找到解決方法給人帶來快樂(比如科學家在研究過程中獲得快樂),審美需求是通過美的事物或作品給人帶來快樂(比如藝術家在創作時獲得快樂),自我實現需求則是一種類似于"高峰體驗"的情感,是一種欣喜若狂、如醉如癡的感覺(比如修行者獲得的快樂)。
當下的中國人,要消除“凡爾賽”心态,就必須明白自尊需求的滿足需要适度,過度就會變成“攀比“和”虛榮”,無法得到徹底滿足,最終隻會讓自己處于“亢奮---傲慢---焦慮---自卑”的惡性循環之中。而超越自尊需求層次,實現認知、審美和自我實現層次需求的滿足,才能使自己獲得人生中的最大快樂。
當下的中國人,要超越自尊需求,滿足更高層次的需求,還需要在思想境界方面做進一步提升才能達到。消除“凡爾賽”心态,還需要花很長一段時間才行。
本文由行者弋原創,歡迎關注,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