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奮鬥不青春主題班會?——記宣威市市場監管局派駐東山鎮三樂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張曉龍,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無奮鬥不青春主題班會?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無奮鬥不青春主題班會
——記宣威市市場監管局派駐東山鎮三樂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張曉龍
本報特約記者夏骁 楊金香 李思 通訊員餘宏飛 文/圖
張曉龍(中)與村幹部謀劃産業發展。
無奮鬥,不青春!出生于1988年的張曉龍,作為宣威市東山鎮三樂村的黨總支書記、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在紮根三樂村的兩年多時間裡,與全體村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與81戶貧困戶共同書寫脫貧緻富故事。
三樂村位于宣威市東山鎮北部大山之中,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落後,農業産業薄弱,屬深度貧困村。2017年9月,時任東山鎮市場監管所所長的張曉龍同志被派至三樂村兼任黨總支書記,2018年3月又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自到三樂村以來,他始終牢記使命職責,以黨建引領轉思想、轉作風、夯基礎、強隊伍,圍繞鎮黨委決策部署,真抓實幹,因地制宜為全村百姓想辦法、謀路子,較好地完成駐村各項工作任務,曾連續獲評“駐村扶貧工作隊員标兵”“脫貧攻堅幫扶之星”“優秀駐村扶貧工作隊員”等榮譽稱号。
因地制宜
發展産業謀出路
這天,天空一直下着小雨,為了把已經找到開發企業的虹鳟魚養殖項目盡快落實下來,張曉龍再次來到規劃選址地:“我們這一片近80畝的土地,準備規劃建成虹鳟魚養殖場,前面山腳這裡有個噴水洞,計劃通過涵管引過來,水質方面有保障。”
就在旁邊,是三樂村的姬松茸人工種植基地,工人們正忙着在大棚裡采收、烘幹姬松茸。這個基地建起來以後,每天有30~40人在裡面打工,去年已經脫貧出列的貧困戶謝瓊蓮就是其中之一。“平時做零工70塊錢一天,現在烘烤是100塊一天,去年收入有1.2萬多元,比在家裡種莊稼好多了。” 謝瓊蓮笑着說。
三樂村是典型的深度貧困村,一直以來,老百姓廣種薄收、靠天吃飯,要實現脫貧,要有自己的産業。張曉龍盤清家底、整合資金,通過引進龍頭企業簽訂收購協議,發展姬松茸、辣椒種植等特色産業。“姬松茸經過烘烤加工以後,銷往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去年銷售額近200萬元,工資支付90多萬元。三樂村和鄰村直接受益貧困戶人均增收3800元,村集體創收12萬元。”張曉龍說。
春風化雨
群衆冷暖記心間
“叔叔,殘疾證已經辦好了,你拿着這個證以後每個月可以多領255塊錢,這個證你要保管好。”貧困戶浦恩陽肢體殘疾,沒有條件乘車到城裡辦理殘疾證,張曉龍了解情況後,聯系好辦理單位,随即開車帶着老人進城辦理。殘疾證一下來,他就送到了老人手中。
老百姓的事都是雞毛蒜皮的事,但是雞毛蒜皮的事在老百姓心中都是大事。2017年以來,張曉龍帶領村組幹部、駐村工作隊梳理短闆、項目入庫,多方争取資金支持,共完成硬化村内道路3.81公裡,“串戶路”19060平方米,危房改造75戶,新建、改造蓄水池4個,新建橋梁1座、活動場所3處、垃圾池19個、公廁4座。通過群衆會、黨群夜校等,建立健全了村規民約、衛生保潔、人飲工程等各項管理制度,确保民生工程有人管、能管好,村内面貌煥然一新。為解決群衆反映強烈的低保不合理不精準問題,他帶領幹部隊伍開展入戶調查,對标對表大幅剔除不合理不精準低保對象117人,村内不公平現象少了,村民反映的問題少了,幹群關系更緊密了。
以身作則
抓好隊伍樹正氣
張曉龍剛到三樂村時,村組幹部庸、懶、散,幹群矛盾突出。部分村組幹部不配合、不落實、不信任讓他工作舉步維艱,但他并沒有打退堂鼓,而是決心抓班子帶隊伍、率先垂範帶頭幹、獎懲分明嚴紀律,還老百姓一個為民務實、公平公正的幹部隊伍。每次下村,最遠、最難走的村他先去;入戶走訪,最窮、最難纏的農戶他先到;遇到困難,他沖在最前面,用實際行動給村組幹部作出表率,一步一步赢得大家認可。他堅持吃住在村,以勤政務實的精神面貌,精準落實各項扶貧政策,實實在在踐行一個共産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群衆滿意度、幸福感不斷提升。“原來的路是泥巴路,隻夠人走,現在路很寬,修的平平整整,像我們老人出來也安安心心地走。”祖祖輩輩在三樂村生活的浦紹清、李在興兩位老人說。
2019年,三樂村已高質量實現脫貧出列,如今,三樂村正奔向全面小康。張曉龍說:“‘隻争朝夕,不負韶華’,作為一名年輕幹部,這段經曆會是我這一輩子最寶貴的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