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世界第一的三峽水電站一天能賺多少錢嗎?人們常把它比喻成印鈔機是否真的貼切呢?
2012年7月4日,三峽水電站最後一台機組正式并網發電。你知道嗎,如果三峽中所有的發電機組同時工作,一小時可發電2240萬度。想要知道三峽一年的發電量,我們隻需要在此基礎上乘以24小時再乘365天,大概是1962億度。按照民用電價0.5元一度計算的話,那三峽一年的發電收入就高達981億元,一天就是2.7億元,毫不誇張地說,這相當于一台印鈔機的印錢速度,也難怪這麼多人将三峽比喻為“超級印鈔機”。
有人可能會說了:就算是機器也不能開足馬力全年無休的一直工作下去吧?
其實,剛才所說的也隻是三峽發電的最大值。事實上,發電機組并非一直工作,也不是所有機組同時都開啟,隻有在水量最大時的滿發狀态,才需要所有發電機組同時運轉,也才能達到2240萬度的發電量。就好比開飯店,客流量少的時候,所需的盤子比較少,用一部分就夠了,而客流量多的時候,才需要把全部的盤子都拿出來。
實際上,根據三峽官方公布的數據,每個發電機組的年平均工作時間大約是4000小時,三峽全年平均發電在800至900億度之間,所以,三峽大壩一年發電賺錢就是900乘以0.5,等于450億元,屏幕前的你,也是這麼認為的嗎?
三峽靠賣電,一年到底能賺多少錢?
實際上,水電站發的電并不是直接輸送到咱們手裡的,而是将電先賣給電網,再由電網把電輸送到各家各戶。這樣一來,電網在其中充當了中間商的角色,自然就不能按0.5元一度來計算了。得按照水電站上網電價價格0.25-0.3元計算,所以正确的計算方式應該是0.25*900=225億元。平均到每天的話,就是6000萬元的收入。
這樣就可以和咱們今天的另外一位主角——印鈔機對比了,印鈔機一秒能印出12張百元大鈔,簡單計算就可以得到答案,一天能印出約一億元。可以說,把日入鬥金的三峽水電站比喻成印鈔機也是很貼切的了。
你有沒有想過,霓虹閃爍的街頭,萬家燈火的城市夜景,點亮城市的電力中可能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三峽水電站呢。
很多人可能會說,三峽一年發的電,其實也剛好滿足類似成都這種新一線城市一年的用電需求,并沒有想象中的這麼厲害,畢竟我國所有用電中百分之七十還是火電。除了發電之外,你還能想到三峽給我國帶來了哪些利益嗎?
去過三峽大壩觀光旅遊的小夥伴們應該知道,三峽的五級船閘是免費通行的,而且旅遊也不對國人收門票,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前面提到三峽水電站每天都能有近億的收入,和這相比,收門票帶來的收入就顯得很九牛一毛啦。而且免費的門票還能起到宣傳的作用,吸引更多的遊客前來領略國家基建的魅力,這樣一來還能帶動當地的旅遊業和經濟發展,何樂而不為呢。
堪比印鈔機的三峽大壩,除了發電等經濟效益,還有什麼作用呢?
三峽大壩的建成,極大地改善了長江的航運條件,使長江年單向通航能力由1000萬噸提高到5000萬噸,運輸成本降低了35%—37%,促進了長江航運的迅速發展。
其次在環保方面,水電作為清潔能源,在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綠色動力的同時,還有着巨大的節能減排效益。根據數據顯示,三峽電站多年平均發電量882億千瓦時,相當于每年替代燃燒原煤5000萬噸,每年減排二氧化碳1億噸、二氧化硫200多萬噸。
最後,三峽水庫保證了周邊及其中下遊地區的農作物灌溉用水需要。高峽出平湖,水庫内水質優越,營養豐富,造就發展了淡水水産養殖業。
而三峽工程建立之初最重要的出發點就是抗洪防旱,調蓄長江洪水。不僅要避免汛期時長江中下遊地區發生洪災,還要在旱情時能夠調動水源,确保供水需求得到保障,而防洪抗旱自然也不是能用金錢來衡量的。
三峽工程從提出到實施到完工曆經近百年,在建設之初的投資金額超2000億元,如今三峽水電站每天的收入至少6000萬以上,投入使用這些年,當初的建設成本也都全部收回。
好了。歡迎在評論區互動,我們下期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