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張大媽帶着小孫女在小區院子裡乘涼,大家閑聊。李奶奶問張大媽,你兒子兒媳走了,你家楠楠哭沒?
張大媽指着小孫女說,“哭?我楠楠壓根就不去媽媽跟前。她媽媽前幾天休假回來了,想抱抱楠楠,楠楠躲在爺爺身後,不讓媽媽抱。吃飯的時候,媽媽給她夾菜,楠楠都從碗裡挑出來了。我教她叫媽媽,楠楠都不願意。楠楠媽媽難過得抹眼淚,我告訴她媽娃還小不懂事,等長大點就知道了”
張大媽笑着說,其他人也笑着附和着。聽到張大媽這樣說,言語裡幾分志得意滿。楠楠生下來幾個月就讓奶奶帶着,楠楠爸爸媽媽去了外地。每年就是休年假回來幾天。楠楠從小就和爺爺奶奶生活,自然認為最親近的人就是自己身邊的爺爺奶奶。
媽媽看到女兒那麼排斥自己,自然是很傷心的。楠楠算是城市“留守兒童”,爸爸媽媽不在身邊,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從父母那裡得到的關愛太少,所以才會生疏。
最近的熱播劇《星漢燦爛》裡面,女主程少商也是留守兒童。她從生下來就被留在自己的奶奶身邊。
由于奶奶讨厭少商的媽媽,也就不喜歡這個孫女。二叔母也不喜歡這個大嫂,養育少商這個侄女的時候,也是對她媽媽懷恨在心,不好好養育,來報複她嫂。
因此,十幾年未見的母女重逢。女主少商對自己的母親是生疏的,而她的母親行軍打仗,随父親南征北戰,對家中的女兒還是很期待的。沒想到,自己把女兒放家裡,讓女兒受盡了苦難折磨,還大字不識幾個。
少商親生母親蕭氏看到十幾年未見的女兒,太想讓女兒變得知書達理,成為大家閨秀。母親對多年未曾養育的女兒,看見她是歪脖子樹,急于想把她扶正。因為愛子心切,時時刻刻鞭策女兒。
可是女兒十幾年在奶奶不疼,叔母不愛的壞境下長大,一時半會也改變不了。
母親的鞭策,教育,對母親的所作所為,在女兒看來,就是不愛她。母親時時刻刻拿堂姐的知書達理與幼時缺衣少食,缺少管教的少商相比,就是處處針對,處處作難,還是看不上這個女兒。
對于留守兒童來說,最缺的是什麼?
是愛,從小沒有得到父母的關愛,渴望父母在身邊,渴望他們能夠噓寒問暖。程少商的母親,錯了嗎?
她其實是太愛了自己的女兒,所以希望女兒事事做好,但是她忘了給女兒更多的愛。用愛去感化女兒,讓女兒變好。恰巧相反,作為母親,卻用家長的身份去激化母女之間的矛盾。
母親讓女兒識字,不達成目标不許吃東西,母親讓學規矩,闆着臉,事事要求公平。少商有的,堂姐必須有的。這種看似公平的公平,對于親生女兒來說,自己的母親更是偏心。
這樣的教育方式,少商肯定是心裡不服的。這樣做,隻能讓矛盾更大化,讓女兒産生逆反心理,想早日逃離母親的掌控中。
留守兒童該怎麼教育?
一 先關愛孩子,給孩子更多的愛。從小不在孩子身邊,作為父母,首先要放下身段,用愛來感化孩子。久别重逢,先不要去挑剔孩子身上的缺點,先去關愛孩子。
問問孩子需要什麼,讓孩子先接受父母的愛。這才是最關鍵的。孩子從心底裡接納父母的愛,才會對父母敞開心扉。
不要用家長的身份,讓孩子産生畏懼心理。首先要學會愛孩子,先俯下身子和孩子做朋友。隻有這樣,才能拉近與孩子的距離。
二、教孩子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從小就要立好規矩,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
由于長時間與父母不在一起,孩子身上或許有各種各樣的不足之處。如果不是大問題,暫時不要急于改正。
而是要告訴孩子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有些原則性的問題,必須立好規矩。比如過馬路看紅綠燈啊。
之前有位媽媽說帶孩子過馬路,孩子闖紅燈,媽媽教育這樣不對,孩子說奶奶以前一直這樣,也沒有見出什麼事情啊。雖然是紅燈,但是路上不是沒有車嗎?
這樣的做法就要嚴格讓孩子改正。不能抱有僥幸心理。該守的規矩還是要遵守的。
也就是大方向,作為家長一定要給孩子樹立好規矩,不偷不搶,不随便拿别人的東西,遵守社會秩序規則,這些都是必須做到的。
三、即使不在孩子身邊,多和孩子溝通交流,時刻關注孩子留守兒童在同齡孩子跟前會些許自卑,别人可以和父母有商有量,可以撒嬌賣萌,而自己呢,父母不在身邊,心酸不已。在爺爺奶奶身邊呢,孩子的許多心事會默默埋在心裡 ,讓孩子少了許多童真,多了些這個年紀不該有的成熟。
因此,有條件的話,帶着孩子在身邊。如果實在不方便,多和孩子溝通,現在科技發達,閑暇之餘和孩子視頻聊天,多問問孩子身邊發生的事情。在假期方便可以接孩子在自己身邊玩幾天。
總之,多和孩子溝通,孩子才會和父母親近。否則,孩子不願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心事,早已習慣自己一個人扛下所有。
希望每位家長都能夠多多關心孩子,多和孩子溝通,時刻關注孩子的一切動态,能夠與孩子心與心的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