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話民俗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首童謠所唱的便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每逢端午,除了吃粽子、賽龍舟、挂菖蒲艾葉、熏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等耳熟能詳的民俗外,還有一些地區依然保留着具有當地特色的風俗習慣……無論是哪種,在這一天,大江南北的人們都用不同的民俗來慶祝着這沿承了千百年的傳統節日。
捉蟾蜍
在我的老家陝南,每逢端午節這天,家裡的主婦都起得特别早,将事先準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煮完的大蒜,甜甜的,沒有了原本的辛辣味,口感也很軟綿,老少皆宜。有的家庭,還會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馍,這種食法據說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嘻 嘻
畫額
在我的故鄉湖南,端午節有畫額的習俗,就是在額頭上畫一個“王”字。畫“王”字有兩個寓意,一是驅毒,二是鎮邪。在這一天,基本上所有的小孩子都被大人畫一個大大的“王”字,大家在一起玩,比的就是誰的“王”字最好看,誰畫了“王”字最像老虎。
畫個“王”字就能避邪?我以前覺得這是大人戲耍孩子的把戲,後來才明白端午畫額,是大人對孩子寄予的美好希望。
劉 希
吃豆面卷子
我的老家在祖國的北方。老家鄉下過端午節吃“豆面卷子”是個重要環節,多數人家都是吃以蒸黃米面和炒熟的黃豆面為原材料制作的風味小吃。家家屋檐插艾蒿,煮雞蛋,包餃子,挂紙葫蘆,大人孩子手腳系“五色線”,戴香草荷包。老家産糜黍,加工成黏黃米來包粽子,倒也别具一格。
臧龍海
抽荷包
公婆都是很傳統的人,沿襲故鄉的風俗習慣,過端午,插艾蒿、煮粽子自不必說,還多了抽荷包。抽荷包,須一針一線細細縫制。抽荷包用的是平時剩下的碎布頭,剪好樣子,一拼一湊,細細一縫,裡面塞滿棉花和香草,在一端緊緊收緊線繩,一個精巧細緻的小荷包便成了,或縫于幼童的衣服上,或挂于脖頸,或挂在鑰匙鍊上,既漂亮,又驅蟲避邪。
虹靜
剪貼紙葫蘆
和南方人在端午節紀念屈原相比,身為吉林的滿族人,我們在端午節不僅會吃粽子,還會在4月30日晚上剪紙葫蘆,并且在第二天貼在牆上,這樣能夠消除厄運。除此之外在端午節當天,人們還會在松花江邊采艾蒿并用江水清洗面部,年輕的女性還會染紅指甲,因為她們相信這樣能給未來一年都帶來好運。
綦乃青
民俗學教授楊太漫話端午節本報記者 王梅芳
端午節來臨之際,記者采訪了遼甯大學文學院民俗學教授、研究生導師楊太。楊太說:“端午節與很多名人和傳說有關,不是單一地紀念屈原,而是以各種習俗和文化堆疊,構成了複合型内涵的節日。據考證,端午節早于屈原兩千年就有了。”
那麼在此之前,端午節有主角嗎?
楊太說:“有,伍子胥和曹娥。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自刎,夫差令取子胥之屍于五月五日投入錢塘江,伍子胥入江化為濤神,因此有了端午節紀念伍子胥的傳說。另一說法——紀念孝女曹娥,出自東漢《曹娥碑》。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于江中,數日不見屍體,十四歲的曹娥晝夜沿江嚎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
當記者問到端午節插艾蒿、戴五彩線的風俗為什麼在全國都流行時,楊太說:“五月份是瘟疫、毒蟲橫行的月份,為了驅五毒(蠍子、蜈蚣、壁虎、蛇、癞蛤蟆),而用青、赤、黃、白、黑五種彩線配成五色線戴在手上,遇雨扔到河裡,讓河水将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安康。為了避邪驅瘟,人們還在門口插艾蒿、蒲草,還給小孩的額頭上點雄黃酒等。”
在談到龍舟賽、喝雄黃酒等端午習俗在東北地區不盛行時,楊太說:“主要是因為南北方自然條件不同,相應的文化就不同,東北少水,不适合劃龍舟,就沒有龍舟競渡。東北的氣候溫涼,瘟疫和毒蟲也不如南方多,加之東北的文化發展較晚,因此,關于端午的故事就不如南方的豐富。”
雖然各地端午習俗不盡相同,但中心思想都是擺脫瘟疫,祈福安康。如今過端午節,除了祈福安康外,更重要的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傳承。
轉自《遼甯老年報》微刊平台,感謝原作者。
祝大家端午吉祥安康,想快樂就快樂,想吃好吃的就開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