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色瓷是中國傳統制瓷工藝越窯青瓷中的精品,中國古代越州名窯(今浙江一帶)進貢朝廷的一種特制瓷器,簡稱“秘瓷”。"秘色"一詞最早出自晚唐詩人陸龜蒙詩篇《秘色越器》。
宋、明、清迄今,學者們為“秘色”一詞的确切含義聚訟不已。據宋人說,五代吳越國王錢鏐規定越窯專燒供奉用的瓷器,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藥配方、制作工藝保密。其說近是。據本百科“色”字條解釋,“色”除了“顔色”一解外,尚可解為“配方”。“秘色”的“秘”意思是“機密”、“保密”,“色”的意思是“藥粉配方”、“釉料配方”。故所謂“秘色”即“保密的釉料配方”之意。所以,“秘色瓷”就是釉料配方保密的瓷器。
秘色瓷的瓷片标本
胎壁較薄,表面光滑,器型規整,施釉均勻。從釉色來說,五代早期仍以黃為主,滋潤光澤,呈半透明狀;但青綠的比重較晚唐有所增加。其後便以青綠為主,黃色則不多見。
“秘色瓷”就是用保密的釉料配方塗抹器物表面而燒成的瓷器。
五代 秘色瓷
通常所說的越窯泛指東漢至宋一脈相承的青瓷體系,窯址主要分布在今浙江上虞、餘姚、紹興、甯波等地,這裡原系古越族人居信地,東周時為越國政治中心,唐時稱越州,越窯因此得名。
唐代中朝,餘姚縣上林湖窯産品因質地超衆被朝廷錄為貢瓷,并置官監燒。此後,品質愈發日瑩的越窯備受文人雅土推崇,有“類玉”、“類冰”及“千峰翠色”的贊譽。晚唐起,越瓷中的貢品又得了一個千古絕唱的“秘色瓷”稱謂。
關于秘色瓷的質地和色澤,清人說是"其色似越器,而清亮過之"。從出土的典型的秘色瓷看,其質地細膩原料的處理精細,多呈灰或淺灰色。胎壁較薄,表面光滑,器型規整,施釉均勻。從釉色來說,五代早期仍以黃為主,滋潤光澤,呈半透明狀;但青綠的比重較晚唐有所增加。其後便以青綠為主,黃色則不多見。
“秘色”一名最早見于唐代詩人陸龜蒙的《秘色越器》詩中,詩雲:“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鬥遺杯”。可見“秘色”瓷最初是指唐代越窯青瓷中的精品,“秘色”似應指稀見的顔色,是當時贊譽越窯瓷器釉色之美而演變成越窯釉色的專有名稱。
一九八七年四月陝西省考古工作者在扶風縣法門寺塔唐代地宮,發掘出13件越窯青瓷器,在記錄法門寺皇室供奉器物的物帳上,這批瓷器的确記載為“瓷秘色”,從而使人們進一步認識了“秘色瓷”。這批“秘色瓷”除兩件為青黃色外,其餘釉面青碧,晶瑩潤澤,有如湖面一般清澈碧綠。“秘色瓷”的出土,解決了陶瓷界長期以來議論不休的問題,同時有力地說明了“秘色瓷”晚唐時開始燒造,五代時達到高峰。
這些秘色瓷器的發現在我國陶瓷史考古上具有突破性的意義,為鑒定秘色瓷的時代和特點提供了标準器。經過專家多年考證,和有損與無損X光譜測試後,證實了秘色瓷在胎底,胎釉和燒制工藝上與青瓷完全不同。
五代 秘色瓷 蓋盒
秘色瓷特殊的釉料配方能産生瓷器外表“如冰”、“似玉”的美學效果,釉層特别薄,釉層與胎體結合特别牢固。所以,這種配方是保密的,專用于皇家瓷器的燒造。以後,凡是釉料配方保密的瓷器,都叫“秘色瓷”。例如,曆史上有過“高麗秘色瓷”等。五代秘色瓷支釘多為三或五個,也有罕見的七個長條形。
秘色瓷在法門寺地宮未開啟之前的今人眼裡,一直是個謎。人們隻是從記載中知道它是皇家專用之物,由“越窯”特别燒制,從配方、制坯、上釉到燒造整個工藝都是秘不外傳的,其色彩隻能從唐詩“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等描寫中去想象。
五代/北宋 秘色瓷 魚化龍
越窯品種十分豐富,有碗、壺、瓶、罐、盒、罂、熏香爐、雕塑等。同類器皿又有多種制式。以碗為例,分圓口、花口,花口碗則有四瓣、六瓣等。唐代執壺最明顯的特點是短直流、小曲柄、體态飽滿。晚唐至五代,流與柄相對加長放大,腹體喜作成瓜果形。
宋時則形體輕盈秀長,尤其流和柄,幾乎高于壺口。細辨這一時期的碗、壺、水盂等造型變化,可發現一些小規律:花口或瓜楞體呈四瓣通常為唐,五瓣系唐末五代,六瓣屬宋;直、短流的壺為唐,曲流或長曲流為五代或宋;平底足器物的年代相對較早,玉璧形底足多數屬唐中晚期之物,唐末五代出現了玉環形淺圈足,宋代圈足相對見高見窄。宋代魚化龍(魔蠍)圖案及造型皆為上品。另外,由于疊燒法世襲沿用,鼎盛時期的部分越窯産品依然在器内可見到支燒痕,比如上博晚唐越窯海棠式花口大碗的碗内心就有支釘痕16個。這說明,唐末五代的越窯疊燒器皿未必都屬粗瓷,收集時當多一份細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