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中秋節送禮習俗是什麼?中國人中秋為何喜歡送禮?中秋節一直是中國的大節日,在每年的八月十五,而在這段時間裡月亮也是最圓的時刻,象征着中國人期盼合家團圓的美好心願,而中秋也是人們最喜歡送禮的一個節日,那麼為何這個日子需要送禮呢?
菏澤中秋節送禮習俗
泰安一帶有八月十五看閨女的風俗。每到中秋節前家家戶戶備了禮品去看出了嫁的閨女,包括出嫁多年的老閨女。人們拿着月餅和鯉魚,去看閨女,與泰安的民間傳說有關系。
傳說泰山老奶奶是天老爺的閨女,玉皇大帝的妹子。她生得漂亮,心地慈善,不戀天堂,愛塵世生靈,下凡來到泰安,苦心照管山下百姓,使泰山一帶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人們編了歌謠頌揚她的功德:泰安神州,十年九收。歌聲傳到天老爺那裡,他非常高興,決定八月十五豐收時節來看看閨女,天上的圓月是他送給閨女的餅,花翅鯉魚是他送給閨女的禮。
從那時候起,泰山下的人都學老天爺那樣八月十五看閨女,也都用月餅、鯉魚作禮品。
中國人中秋為何喜歡送禮
秋收之際的中秋節,正是加強親族聯系、增進感情的好時機,是一年當中僅次于年節的饋贈大節。中秋節日饋贈,稱為賀節、送節、追節,也稱送節禮,陝西醴泉稱送秋節。
往往在節前數日甚至月初就開始趕辦節禮,相互饋送,路上行人往來如梭。直到今天,中秋節前送節禮的習俗依然盛行,幾乎等同于年前送禮賀節。
一般送禮要趕在節前,但也有在節後送的,如在甘肅洮州,中秋節後第二天以餅果饋送親戚。
作為團圓象征的月餅和時鮮的瓜果都是饋贈佳品。其他節物各地多有不同,如在廣東東安要送糖饴;在湖南藍山,親友間多饋贈鴨;
在江蘇六合,家家以菱藕、蹲鸱、糖餅相饋贈;在四川江津,中秋前一日互相饋贈糍餅,取意其圓;
福建同安分節前一二日,親友間互送月餅、番薯、芋魁,中秋時以此祀先和祭神;在台灣嘉義,節前人們互送月餅、文旦、麻糍,等等。
中秋禮數頗多,如在江蘇地區,必要送禮的有學徒向師父送禮,分家的兒子給父母送禮,女婿要給嶽家送禮,書塾學生要給教書先生送過節錢。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親戚之間互贈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