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内,自從明代漢口崛起以後就一直是湖北第一大城市。
但是第二大城市卻經常發生變動。
過去,誰是湖北的第二城?
過去特指1949到1978年。
答案是荊州。
1978年,武漢的總産值為38.6949億,荊州為17.1126億。武漢老大,荊州第二。
1978年,經濟規模上湖北第一城武漢是第二城荊州的2.3倍,但40年後,到了2018年,湖北第一城的經濟規模卻已是第二城的3.45倍。看來“一城獨大”在當年的湖北還不算嚴重。
荊州當年能做湖北第二确實實至名歸,曆史古城,工業重鎮。
那時的襄陽和宜昌在哪裡?前6名都看不到他們的身影。
排第三的估計很多人想不到,黃岡,産值為13.4732億(是不是因為新洲當時還在黃岡的原因呢,呵呵)。
第四是荊門,8.7454億,第五十堰,6.9848億,第六鹹甯,4.7802億
1978-1987年,湖北前三名維持不變,4-6名則多次發生變動。
- 1980年,十堰超過荊門,躍居湖北第四。
- 1984年,荊門重新超過十堰,回到第四位置。
- 1985年,十堰再次超過荊門。
誰是現在的湖北第二城。
答案是襄陽和宜昌。
【湖北諸多地名多次發生改變,為方便理解,城市隻稱呼現在的名稱】
1987年,襄陽首次超過荊州,成為武漢第二城。
當年武漢産值為119.7378億,襄陽為54.0860億,當時的武漢經濟規模是襄陽的2.21倍,和10年前的差距相當。
荊洲下降為湖北第三,産值為35.2759億
1987-1995年,湖北前三位維持不變(武漢、襄陽、荊州),第四名則争奪激烈
- 1990年,宜昌市躍居第四位,前三位還是武漢、襄陽和荊州。
- 1993年,十堰超過宜昌,躍居第四位。
- 1994年,宜昌再度超過十堰,回到湖北第四的位置,和老三荊州的差距已經極小了。
- 當年武漢産值為485.59億,襄陽為267.05億,武漢經濟規模是襄陽的1.81倍,這個時候大約是武漢發展最緩慢的時期,同時也是湖北經濟地區最均衡的時期。
- 荊州當年産值為159.83億,宜昌為156.92億
1995-2004年,宜昌超過荊州躍居地三,湖北前三位為武漢、襄陽和宜昌。
- 1995年,宜昌正式超過荊州,成為湖北第三城。
- 當年新組建的孝感市也超過了荊州,名列第四。荊州降為第五。
- 以下6-8名分别是黃岡,荊門和十堰。
- 1996年,黃岡超過荊州,列湖北第五。
- 1999年,宜昌降至第五,孝感升至第三,這應該是孝感在湖北的最高位置了。
2004年至今,襄陽和宜昌更替成為湖北第二城。
- 2004-2011年,宜昌超過襄陽,成為湖北第二城。
- 2012-2013年,襄陽反超宜昌,再次成為湖北第二城。
- 2013-2017年,宜昌再度成為湖北第二城。
- 2017年至今,襄陽超過宜昌,重新回到第二的位置。
将來誰是湖北第二城?
湖北三大城市,武漢、襄陽和宜昌,沒一個在湖北正中,武漢偏居湖北正東,襄陽偏西北,宜昌偏西南。
湖北對襄陽和宜昌基本是平等對待,都是湖北的副中心城市。
純粹從地理來說,感覺宜昌的發展前景更大些,畢竟武漢-宜昌的經濟走廊覆蓋了湖北經濟最發達地區江漢平原。
或許以後湖北最好的地方将是武漢,襄陽和宜昌組成的黃金三角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