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定律之一:态度決定一切
米盧神話雖然破滅了,但他給中國足球帶來的理念不應該随之而去。在中國足球隊員的帽子上寫着這樣一句話:“Attitude is everything”(态度決定一切)。在預選賽上,中國隊靠它打出了精神,打出了氣勢,終于沖出了亞洲。在世界杯賽中,中國隊似乎把這個理念無償地送給了韓國,在韓國隊一往無前的時候,自己卻大敗而歸。
其實,“态度決定一切”,不僅是體育的定律,更是生活的定律、教育的定律。教育,在一定意義上說,就是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态度的過程。
積極的人生态度有以下這樣幾個維度。
一是對待未來的态度。一個人能否樂觀地面向未來,能否用激情和詩意去追尋人生理想,能否具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把所有的行為納入自己的目标軌道,锲而不舍地向理想邁進,是是否具有積極的未來态度的體現。
二是對待工作的态度。一個人能否認真地對待工作,用“沒有最好,隻有更好”的精神,處理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愛崗敬業,提高效率,不斷地追求卓越,是是否具有積極的工作态度的體現。
三是對待社會的态度。一個人能否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主動地參與各種社會公益活動,有沒有公正、正義感,是不是愛憎分明,見義勇為,樂于助人,是是否具有積極的社會态度的體現。
四是對待學習的态度。一個人能否具有良好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能否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我,能否在信息化與國際化的浪潮中成為時代的弄潮兒,抓住各種機遇,利用點滴時間進行學習,是是否具有積極的學習态度的體現。
五是對待他人的态度。一個人能否與他人和諧地相處,能否具有優良的人際溝通能力,能否受到同事與朋友的尊重和愛戴,能否主動幫助别人,理解别人,是是否具有積極的交往态度的體現。
六是對待自己的态度。一個人能否正确地評價自己,能否擁有自信,能否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能否把握各種機會鍛煉自我,是是否具有積極的自我态度的體現。
如果我們的教育能加強這些方面的訓練,使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态度,可能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定律之二:說你行你就行“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這樣一“定律”用在教育方面常常令人拍案叫絕。如果你想激勵一個學生,你就不斷地(當然也是适時地)對他說:“你行,你行,你真行。”那他便往往能做得比别人期望的更優秀、更卓越。慢慢地,這個學生會變得“行”起來。相反,要毀掉一個學生的意志,你就不斷對他說:“你不行,你不行,你真笨!”這樣,原本是“行”的學生,也會逐步地喪失信心,變得“不行”起來。
當然,這個教育定律更重要的是對于學生自身來說的。如果你能不斷地對自己說我能行,我真行;如果你能擁有強烈的自信心;如果你能毫不計較别人說你不行:你肯定會變得很行。讓我們看看坂本保之介的故事。
日本能力開發研究所所長坂本保之介先生在《提高記憶力的奧秘》一書中說過一段令人回味的話:“對于來我們研究所請教的人,我首先讓他懂得自信心的重要性,要‘相信一定能記住’這樣一種自信。說來也怪,一旦來訪者确實認識到這一點時,好像就在這一瞬間,他們的記憶力一下就提高了很多。”
其實,自信心不僅是提高記憶力的訣竅,也是成才的先導。自信心是人生重要的精神支柱,是人們行為的内在動力。隻有自信,才能使人自強不息,不達目的不罷休,幾乎每個成功者都具有自信心這個最重要的法寶;而自卑,隻會使人自暴自棄,畏首畏尾,多愁善感,無所追求,從而失卻成功的希望。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呈正态分布,真正的天才的白癡都是很少的,隻占1%左右,我們大多數的“芸芸衆生”,在智力上的差異是不大的。隻要不是白癡,我們每個人的成功概率幾乎是相同的,隻要選準目标,奮力拼搏,每個人都可以有所作為,有所成就。明了這個道理,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樹立自信心呢?
請記住:你能行,我能行!
教育定律之三:體罰近乎無能在學校教育中,獎勵與懲罰是一對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它用肯定與否定的評價來鞏固和發展學生的優良行為,克服和改正學生的不良行為。獎勵是一種陽性強化,分贊許、表揚、嘉獎等;懲罰是一種陰性強化,分批評、體罰、勸告、記過、留校察看、勒令退學、開除等。
體罰行否?答曰:不行。我認為體罰是無能的表現。一般說來,體罰會在三種情況下出現:一是說而不服,管而不理,教育方法“失靈”;二是教師情緒不好時的沖動,難以控制自己的行為;三是堅信體罰能解決問題,消除危機。如有的人就說:“鞭子本姓竹,不打書不讀”,“不打不成才,一打分數來。”
在這樣的理念支配下,有些學校和老師便理直氣壯地對學生進行懲罰。也有一些國家甚至允許學校運用體罰。盡管如此,我還是認為體罰是不能應用于教育的。
第一,體罰并不能使學生真正心悅誠服,不能從根本上感化學生的心靈。俄國教育家皮羅果夫說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抽打,是為激發人的羞愧感而采用的一種過于粗暴的強制手段。而羞愧感是一種在溫室裡培育出來的嬌嫩的花朵。它一旦落入粗暴之手,就會立即枯萎。抽打會使人産生恐懼,這是無疑的,但是這種恐懼并不能起感化作用,也是靠不住的,它隻能掩蓋内心的邪惡。抽打隻能改造那些精神脆弱的,用甚至不那麼危險的方法也可以改造過來的人。”
第二,體罰往往使人自暴自棄,滋長仇恨的心理。明代教育家王守仁也有精彩的論述:“鞭打繩縛,若待拘囚。彼視學舍囹圄而不肯入,視師長如寇仇而不欲見,窺壁掩複,以遂嬉遊,設詐飾詭,以肆其頑鄙。偷薄庸劣,日趨下流。是蓋趨之于惡,而求其為善也,何可得乎?”
第三,體罰往往容易使學生模仿暴力。當他成年以後,或者當他們面對比自己更弱小的教育對象時,他們會毫無猶豫地抱拳相向。
教育是心靈的藝術,隻有心與心面對,心與心交融,才能取得真正的實效。皮肉之苦,隻能是飲鸩止渴,所以,“體罰近乎無能”,這大概也是教育的基本定律了。
教育定律之四:讀書改變人生很多年前,我讀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時看到這樣一段話,它使我刻骨銘心:“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縱觀世界各國,凡是崇尚讀書的民族,大多是生命力頑強的民族。全世界讀書最多的民族是猶太族,平均每人每年讀書64本。
酷愛讀書,不能不說是猶太人在亡國兩千年之後,又能重新複國的重要原因;酷愛讀書,不能不說是猶太人在複國之後,能迅速建成一個現代化國家的重要原因;酷愛讀書,不能不說是猶太人在流離失所中誕生了馬克思、愛因斯坦和門德爾松等無數傑出的思想家、科學家和藝術家的重要原因;酷愛讀書,不能不說是猶太人不僅在全世界的富豪中名列前茅,而且在曆屆諾貝爾獎得主中也有驚人比例的重要原因。一句話:酷愛讀書使猶太人成為一個優秀的民族;熱愛讀書的國家,必定是不斷向上的國度。
而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崇尚、熱愛讀書的民族。隻是随着科舉制度的出現,讀書人的閱讀視野漸漸狹窄化了。現在的應試教育,也在很大程度上擠兌了學生讀書的空間,學校中無書可讀的現象遠未銷聲匿迹,學生無暇讀書、不想讀書的情形也不少見。除了幾本幹巴巴的教科書,學生幾乎不再有也不再讀其他書。這就使他們的精神世界逐漸枯萎,他們的人生色彩逐漸黯淡。這是令人痛心、發人深省的。”讀書改變人生”,我想以最近讀到的一位普通作者——黑龍江青年阿穆爾的一篇文章來與大家一起領略、品味這個定律的意義和價值。他這樣寫道:
我在少年時期讀了一本蘇聯小說《明天到海洋去》。這本小說叙述的是一所中學的學生假期到黑海上航行的故事。讀後久久不能平靜,幻想着有朝一日到遠方,到世界的每一個地方漫遊。長大後,我特别鐘情于旅遊,遊覽過不少名勝古迹,名山大川。是《明天到海洋去》點燃了我投入大自然懷抱的熱情和激情。
後來,我做過汽車搬運工、更夫,燒過鍋爐,賣過燒餅,還當過編輯、秘書、代課教師,進過機關工作;我在烏蘇裡江邊承包過土地,在俄羅斯當過倒爺,在北京做過小報記者。現在,我成了一名自由撰稿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我為此感到驕傲:是書給我提供了生活基礎,它是我的衣食父母。1996年,我在北大荒承包土地時,白天幹活,晚上點起蠟燭,讀随身帶着的帕斯捷爾納克的《日瓦戈醫生》。2000年,我在北京漂泊時,一邊忙着記者工作,一邊忙裡偷閑讀《李普曼傳》……書能改變人的一生,性格、愛好、禀賦、氣質、思想和觀念,以及對生活的理解。——學無止境,行者無疆。書陪伴着阿穆爾成長,也祈願它能一生伴于你我左右!
教育定律之五:課堂屬于學生構築課堂的目的何在?當然是為了學生的增知長識,為了學生的成長進步。
有人說,難道課堂就不屬于教師?問得好!但它的“潛台詞”(“課堂屬于教師”,“師為主,生為客”)及其所蘊含的觀點或許就是課堂沒能“回歸”主體(學生)的根本障礙所在。
表面上看,“課堂屬于教師”沒有什麼錯。但一旦我們認識到,如果沒有學生,課堂和教師就失去存在的必要和意義,那麼我們就會清醒地發現,學生才是課堂的終極目的對象,而教師隻是實現目的的手段和途徑,或者比喻為橋梁和紐帶。
作為“中介”的教師是不具備主人資格的,是不應該獲得“歸屬”權利的。那麼他的角色應怎樣定位呢?我想,既然教育是為人(學生)更好地生存,那麼,把教師定位于“護衛者”“服務者”“促進者”“協作者”等角色是很合适的。鑒于此,人們提出三個“一切”(即“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我以為深得教育“三昧”。
課堂屬于學生。既然如此,他就不應該有下人的拘謹、奴仆的膽怯、童媳的壓抑。他應該投入洋溢四周的自由輕松的氛圍,他應該享受汩汩而來、欲罷不能的詩意和幸福。而現實中,我們的許多課堂如戰場,強調的是嚴明紀律,要求的是正襟危坐,學生如履薄冰,戰戰兢兢……我曾把某些教師比做“教育警察”。更有甚者,有的教師在學生的眼裡竟變成“教育的魔頭”。有他們的存在,課堂就不是學生的”家”,縱使是”家”,也是一個冰窖般讓學生畏而遠之的”家”。于是,他們隻能成為”一個不回家的人”。
課堂屬于學生。因此,課堂應該是學生生活和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未來生活技能的操練場,是學生未來人生閱曆的實習地。所以,在課堂裡,我們不僅要讓他們學到知識,還要讓他們學會生活,為他們營造必要的交際場,讓他們學會交往,甚至學會“理論”,學會争吵。真正的課堂還要讓學生擁有多種生活的體驗、多種情緒情感的體驗,讓學生擁有解開疙瘩、戰勝挫折的經曆,體嘗”苦樂年華”的滋味。
好的課堂永遠是人性的、人道的,而上述課堂卻剝離了人之為人的本質和特征,又哪裡能實現還課堂于學生的教育追求?在這樣的教學情景中,課堂非但不屬于學生,而且也不屬于人類。所以,“課堂屬于學生”要義之一就是“課堂屬于每一個鮮活的、富有個性的生命體”。
教育定律之六:性格主宰命運在我的心理學教育和研究曆程中,烏申斯基的一句話讓我難以忘卻:“教育中的一切都應該以教育者的人格為基礎,因為隻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隻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是的,性格在人的整個發展中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創造、創新是新世紀的教育主題,也是永久的教育話題,而這一切離不開人的創造性性格,而創造性性格在目前中小學教育中卻嚴重地缺失。對中小學師生的大量調查表明,多數人不知道如何才能擁有創造性性格。我在長期的思考中發現,創造性性格類型的人有着極其相似的特征,那就是勤奮努力、科學安排時間、虛心進取、有強烈的好奇心、具有懷疑精神、個體獨立以及對錯誤容忍、觀點靈活并且具有不尋常的價值觀念,等等。這些特征對于每個教師來說,對于成長中的中小學生來說,是否重要,當然不言而喻。
由此,我想到了我國當代著名曆史學家張舜徽的事。張教授有着獨立的性格特征,他集“恒心、毅力、耐性、信念、傻氣“于一身。在這種性格影響下,他19歲時讀《資治通鑒》,日盡一卷或兩卷,經過七個月,讀完這部294卷的大書,并且還寫了簡明的劄記。他不畏艱難,不避寒暑,整整花了十年時間,終于将這部3259卷的大書讀完,而且都用朱筆圈點,讀得很仔細。1946年,張教授任教的蘭州大學買到明刻本《皇朝經世文編》,504卷,收錄424家的政治論文3145篇。這就是頑強的性格的力量和頑強性格的魅力。
所以說性格是決定命運的關鍵,我們每個人也應該重視自己性格的設計與養成。在這方面,不妨學學托爾斯泰。托爾斯泰在十多歲時就給自己制定過“性格修養計劃”,立志使自己成為一名揚善懲惡的文學家。他在晚年回憶人生曆程時,每每提到自己年輕時代的這一性格修養計劃,說它在一生中經常起到提醒、督促、推進自己從事創作的作用。
21世紀是新的世紀,是充滿生機的世紀,更是中國人創新的世紀。願我的這一“定律”,能喚醒充滿靈性的個體,使之擁有更美的性格,打造絕美的命運。
教育定律之七:特色就是卓越特色最根本的要義就是不同尋常,或者說它的本質屬性是差異。目前的中國基礎教育在“差異性發展”方面做得還非常不夠。我曾經到過轄區範圍内一所省重點中學搞調研,校長彙報工作一套又一套,我提問:“你認為你們學校最大的特色是什麼?”他想了半天,最後說是優異的教學質量和在同類學校中一流的升學率。質量當然是學校的生命線,升學率也很重要,但我以為,重點中學之間的比較和競争不應該再“聚焦”于這些方面,它們是“等式”兩邊的相同量,可以同時“劃掉”。
當然不能去怪罪這位校長和其他校長,因為他所置身的大背景就是不利于甚至有礙于特色形成和發展的背景。确實,在我們的教育現實中,還存在着古希臘神話中的那張“魔床”,所有的學生、教師、校長和學校都必須與”魔床”的長度保持一緻,短則補之,長則截之。有如此統一的”模子”或範式去規定,去制約,你還能期望出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可喜局面嗎?有人說:“上帝造人本來不一樣,可是現行的教育卻與上帝對着幹。”
呼喚特色,追求特色,鑄造特色,應該是當代中國教育的主題之一;沒有特色的教育就像千篇一律的文章,像千人一面的群體,是沒有美和卓越可言的。
當然,特色或個性與共性不是“不共戴天”的。特色或個性寓于共性之中。像前面所舉的那所重點中學,如果沒有較高的教學質量和較高的升學率這兩點共性作為基石和保證,那麼,你即便有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即便在科技發明、藝術表現等方面出了一批苗子,我們也很難說你就是我們理想和期待中的好學校,你的辦學業績就是卓而不群的。問題是,你不能滿足和停留在這兩點上,而要以更廣闊的視野和更豁達的胸襟去發現、包容和造就有差異的學生、有風格的教師、有特色的學校。從這個意義上說,共性是基礎,特色是超越。誰能在基礎層面上裹足不前,誰又能不在超越突破中鑄造輝煌?
特色能助你提升品質,追求卓越。你或許在埋怨生源不好,教師平平,學校落後,在曾經令你怦然心動的“特色”面前徘徊,在曾經讓你翹首期盼的“卓越”門外嗟歎,我要告訴你:“朋友,何必為特色而發愁?”
我願以一個真實的故事來收筆,并與你一起思考、共勉。
日本一家大公司招聘人才,貼出啟事:“本公司隻招留級生。”應聘者紛至沓來。經過面試,智商低的不要,不勤奮的不要,因為專注、癡迷于創造發明而耽擱了課程一類的“怪人”卻“多多益善”。
教育定律之八:理想創造輝煌很多學生的作文都曾把理想、志向、抱負等比做航标、路燈、方向牌,說沒有理想的人生是迷茫一片的,沒有志向的人生是消極頹廢的,沒有抱負的人生是渾渾噩噩的。
一旦說到理想、夢想這一類話題,我都無一例外想到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講述的是英國内閣教育大臣、盲人戴維的故事。還是在幼兒園的時候,戴維在題為《未來的我是——》作文中描述了自己的夢想,希望長大後當一名英國内閣大臣。他認為,在英國曆史上還未曾有過盲人進入内閣的先例,他要創造曆史。長大後,戴維夢想成真,當上了英國内閣教育大臣。他說:”隻要不讓年輕時美麗的夢想随歲月飄逝,成功總有一天會出現在你的面前。”
理想創造輝煌。你有怎樣的理想,往往就決定着你将采取怎樣的行動,取得怎樣的成績。沒有理想,你人生的“記分冊”上将永遠是零或者是一片空白。一個有大成的人絕不可能“瞎貓碰着死老鼠”——沒有一點兒理想,卻“蒙”來了成功、成就甚至是輝煌。這是毫無疑問的。
戴維幼年的理想在不少人看來與白日做夢無異,但他卻夢想成真。我們不難想像他所經曆的艱難困苦、坎坷挫折甚至是偏見歧視。沒有他的進取不息,奮鬥不止,沒有他的百折不撓,愈挫愈勇,一句話,沒有他後天的努力,他就可能永遠在黑暗的世界中做一個混混沌沌的盲人,甚至也鬧出“盲人摸象”之類的現代笑話。後天的努力怎麼形容和比喻都不過分,但在承認和贊美“努力”之“化腐朽為神奇”的功用的同時,我們更不應該忘記“努力”的動力源自何處,起于哪裡。
答案是理想。
我所講的理想是能創造輝煌的理想,還必須是“心存高遠”的理想,是“不畏浮雲遮望眼”的理想,是“少年壯志當拿雲”的理想!
教育定律之九:愛心産生奇迹25年前,有位教社會學的大學教授,曾叫班上學生到巴爾的摩的貧民窟調查200名男孩的成長背景和生活環境,并對他們未來的發展作一評估。每個學生的結論都是”他毫無出頭的機會”。
25年後,另一位教授發現了這份研究,他叫學生做後續調查,看昔日這些男孩今天是何狀況。結果根據調查,除了有20名男孩搬離或過世,剩下的180名中有176名成就非凡,其中擔任律師、醫生或商人的比比皆是。
這位教授在驚訝之餘,決定深入調查此事。他拜訪了當年曾受評估的年輕人,跟他們請教同一個問題,“你今日會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麼?”結果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回答:“因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師。”
這位老師目前仍健在,雖然年邁,但還是耳聰目明。教授找到她後,問她到底有何絕招,能讓這些在貧民窟長大的孩子個個出人頭地。
這位老太太眼中閃着慈祥的光芒,嘴角帶着微笑回答道:“其實也沒什麼,我愛這些孩子。”
對教師來說,沒有什麼比愛心更重要的。
你沒有豐富的知識、紮實的功底、精湛的教藝……但你有一往情深的“愛心”,你就會吃别人不能吃的苦,坐别人不願坐的“冷闆凳”,苦讀苦練,日積月累,終成大器。
你的學生中沒有天才,沒有一看就聰明過人的孩子,沒有英俊少年,有的是表現平平、看不出多大“出息”的一群少年,甚至是一班”調皮大王”、頑劣不化的“主兒”,是一考就“大紅燈籠高高挂”的“差生”……但你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執着期待,有“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隻有不會教的老師”的律己精神,有“轉化一個後進生與培養一個優秀生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的理性認識,一句話,有非凡的愛心,你同樣可以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優生和俊才。李鎮西自願把人見人厭的“差生”要到自己班級,在“轉化”和促成方面寫下了一篇篇瑰麗的教育詩章;孫維剛在名不見經傳的北京二十二中為清華大學等重點高校輸送了許多新生,同樣是充盈胸間、激情蕩懷的”愛”讓他們體會與領略到教育的美麗和幸福。
你的學校沒有氣勢磅礴的教學大樓,沒有讓莘莘學子足不出戶就可以神遊天下的互聯網,甚至沒有像樣的課桌課椅,但你有“跟困難作鬥争其樂無窮”的精神,有“黃土高坡也能長出參天大樹”的充分信心,有“雞窩裡飛出金鳳凰”的不滅夢想,你就會迎難而上,變不利為有利,造就一個個敢于放眼天下、胸懷全球的“國際化的現代中國人”。我曾經到過一些老少邊窮地區進行教育考察,一方面為他們的貧困落後而揪心,另一方面,也為那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教育人”的可貴精神和他們創造的非凡成績歎為觀止。“匹夫不可奪”的“愛心”讓他們也擁有了一份獨特的風景和輝煌。
教育的愛心是空氣,是陽光,是土壤,是水源,是食糧,是布匹……你可以把它比喻為人類生存和發展必不可少的一切,而且絕不過分。所以,老一輩教育家夏丏尊說: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
來源:“中國教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