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少納言說人間最美的四時四景分别是:春曉,夏夜,秋昏和冬晨。
之于黃山最美的四景四絕分别是:奇松,怪石,雲海和溫泉。
黃山“四絕”之一的怪石,以奇取勝,以多著稱,它們遍及峰壑險壁,它們兀立于峰頂或戲于坡緣,與松結伴或傍水臨壑,它們以人,以仙,以物,活靈活現,獨一無二。 比如說在北海群峰之間,有一位背着靈草的仙人,讓你不禁感歎造物主的神奇,未經人工雕琢,處于山脊之中,惟妙惟肖。每逢雨季煙霧缭繞,像極了不受世俗紛擾在山間修煉的仙人,騰着雲霧,滿載而歸。
當然,說到奇石不得不提的是飛來石。它位于黃山風景區平天矼的一塊平坦岩石上,為自然風化生成。體積龐大,造型奇特,這塊巨石豎立在一塊的平坦岩石上,令人驚歎的是這塊岩石體積并不大,并且兩大岩石的接觸面很小,看上去飛來石的存在異常突兀。再加上石頭的旁邊就是懸崖,這就讓人更加奇飛來石的來曆。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人們為了解釋飛來石的來曆杜撰了許多故事。
這裡面流傳着許多傳說其中比較多的是說:宋代有個叫單福的石匠,一生給人造橋,于是他也計劃要去在自己家鄉門口的江上建造一座。 他的女兒小嬌知道了父親的想法便想要去幫忙。但那深山采石并不是一件易事。但是正在遊曆的八仙之一的鐵拐李路過,拿起背後的扇子,對着石頭扇了一下,使它們紛紛落在江邊,還生怕不夠對着身下立着的巨石扇了三次,他就站在那巨石上飛到了江邊。隻見底下盡是人,未敢讓巨石落下。又聽單福大聲說:“石頭夠了”。他便駕起雲頭,飄遊起來,遊到黃山,見黃山風景秀麗,便将石頭落下。從此,這飛來石就給黃山增添了絕妙的一處景觀。
冬去春來,雲卷雲舒,飛來石獨自處于峭壁之間,随着歲月的流逝,氣勢不減分毫。
但是大家如果選擇在冬天過來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哦!
既然是黃山的四絕之一有怎麼會止步于此呢?
較為有名的還有“仙人指路”這怪石屹立于山峰之巅一手舉起像是為來往的人們指出皮蓬之路。因為它還流傳着一首詩“世事多乖錯,投足皆模糊。請君(仙人指路石)出山去,到處指迷途。”
還有著名的景點“猴子望太平”,當“猴子”前有雲海時我們也叫它“猴子觀雲海”。每當天空出現雲海的奇觀時,遙遙望去如同一幅畫卷,一隻靈猴蹲踞在雲海前向前眺望。這些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還有仙人翻桌,豬八戒吃西瓜等等。
每一處“怪石”都為黃山平添了許多的趣味性,讓我們不禁感覺到這座神秘的大山離我們的生活近了一些。
黃山的每一處都讓我訝于大自然的神奇,究竟是黃山給了我們揣摩的餘地還是我們為黃山刷上了神秘的色彩。而這都隻是這座神秘大山的邊邊角角,在葳蕤的古樹,在陡峭的崖壁,在變幻莫測的雲海,奇特壯觀的景色數不勝數。
希望有一個清晨,或者傍晚,或者是一個孤獨的時刻,可以背起行囊,去探訪這座古山,去領略它的魅力。
圖片:今日頭條正版圖庫
,